【藝文賞析】 【城市漫步】陰濛的華沙
2010/5/11 | 作者:孟樊
一步出火車站,只見傍晚灰濛濛的天空映襯著車站前Aleje Jerozolimskie大道的車水馬龍,構成了一幅極具對比張力的畫面。我們在十二月隆冬的季節初來乍到,映入眼簾的華沙(一直到今天),給我的是一種陰濛濛的印象,始終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波蘭有著一頁被蹂躪的歷史,華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更被戰火摧毀殆盡,幾乎化為灰燼;所以眼前所見的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可說是在廢墟中重新起造的,可是它又令人覺得灰灰舊舊的,毫無嶄新、亮麗之感,不知是否和它在二戰後被蘇聯老大哥關入鐵幕有關,抑或是臘月天所形成的氛圍有以致之?
搭上計程車讓司機幫我們找下榻的飯店,朝左邊車窗眺望,一座高聳入雲的文化科學宮直逼視網膜而來,這座三十七層高達二三四米典型的列寧式建築,據說是前蘇聯餽贈給波蘭的禮物(諷刺的是,經費是波蘭自己籌措的),前有一德費拉(Defilad)廣場。它是華沙的地標,裡頭有電視台、劇場、電影院、音樂廳,以及其他科研單位。翌日,我們乘坐電梯直達三十層的瞭望台,為了俯瞰華沙全景。
雖然華沙城不小,但是市中心的名勝景點其實相距不算太遠,花兩天時間可以只靠兩條腿把它走完。我和內人全程就是用走的 ———但是在攝氏零度下「走」馬看「華」,頂著寒風拍照,代價也不小,第二天晚上我就有小感冒的跡象(所幸沒發燒)。
我們漫步的啟程點是文化科學宮,朝北走可以到薩斯基公園,公園裡有一衛兵站崗的無名戰士墓(十二點有交換衛兵表演)。從下榻的飯店當晚得知現在大歌劇院正好上演《卡門》歌劇,從文化科學宮瞭望台下來,我們就直驅歌劇院買票,希望能躬逢其會欣賞到這齣名劇;怎奈票已售盡,只能向隅,徒呼負負。當晚演出前我們仍不死心,再次前往劇院,但盼有人現場臨時割愛,結果仍是一票難求。
從大歌劇院繞個彎再往北走,經過聖安娜教堂及札姆克威廣場終於來到最富盛名人聲鼎沸的舊市街(Stare Miasto),徜徉於頗有十六世紀氛圍的舊市街,你才能感受到華沙的古城風韻;但很抱歉,這真是誤解,因為這舊市街是二戰後華沙市民按舊貌依樣畫葫蘆重建的。陰鬱寒冷的都市,只有在此地才能感受到些許勃發的生氣。回程我們從與維斯拉河平行的新世界大道(Nowy Swiat)折回,沿途經過華沙大學,由於天氣委實濕冷,我們沒再停留,匆匆一瞥即過。
第三天我們搭乘公車一早即直奔南郊的夏宮維蘭諾斯基宮。夏宮是十七世紀巴洛克的建築,其庭園風格近似巴黎市郊的凡爾賽宮;此時不知不覺中竟下起雪來,冬雪漸漸將宮殿染白,我和妻索性走進對面的一家咖啡廳品嘗波蘭的熱咖啡,靜靜欣賞窗外的白色美景,度過難忘的華沙最後一日。
來源:人間福報
+++++++++++
上一篇:【藝文賞析】【遇見,詩】茶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