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雙溪學衡】論文豈只標點乎?
2010/5/13 | 作者:李明書
新式標點符號與斷句自小學教育即十分重視,唯恐詞不達意、文不表情,許多語句在不同的標點與斷句下,文意不只有別,尚且可能造成截然對立的解讀。
然而,大學程度以上猶不斷強調標點與斷句,若非輕視學生,則似自貶身價,學習的歷程自高等教育乃至於教師,實早已超越標點形式之桎梏,而邁入義理、哲思、意象的層次。
《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豈有斷成「子不語怪,力亂神」?同書,〈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又何曾讀為「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像這樣的文句,大概中學以下用心即不難辨識。
《老子》開首第一章有「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句,就算一般有「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以及「常無欲,以觀即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兩種斷句方式,並且造成義理詮釋之爭論,卻因此開啟多種解釋之可能。研讀經典之樂,也莫過於此。
義理的探討如果過於生硬,不妨來看看元代曲家馬致遠的著名佳句,〈天淨沙‧秋思〉:「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或許略遜於「斷腸‧人在‧天涯」,但又如何能抹滅初讀到「斷腸人」時所引起的驚嘆與愁思!
另外,若只強調標點,為什麼不重視正音?殊不知現代的音讀可造成的誤解也頗不小!「酒食(ㄕˊ)」‧「酒食(ㄙˋ)」不分,則不知是指飲食的動作或食物;「使(ㄕˇ)者」‧「使(ㄕˋ)者」不別,則不知是在指遣人或者是被遣的人;「奉養(ㄧㄤˇ)」‧「奉養(ㄧㄤˋ)」不明,則不知接受供養的是馬還是父母!牙牙學語時,究竟應該先教學子標點,還是先教其發音呢?
就此而論,哪裡有聽說高等教育還在以標點正誤為職志的?又或者講評論文徹頭徹尾探討如何改正標點。難道這是學有專精的錯置所導致?豈不聞佛曰:「依義不依語,依法不依人。」佛既容許在不違佛法深意之原則下,開啟崇高的解讀向度,一般人難道不應以此為榜樣?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