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詩人心事】春城無處不飛花
2010/6/21 | 作者:羅秀美
「春城無處不飛花」,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詩人寫道,暮春時節,長安城裡處處飛花與飄絮;寒食節裡,東風吹進皇家花園裡,但見柳枝飄拂。夜暮降臨後,宮裡忙著傳遞蠟燭,裊裊炊煙漸次散入王侯貴戚家裡,好一片繁華景象。
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介之推的故事,介之推輔佐晉文公回國即位後,隱居綿山不出。晉文公乃燒山逼之,不料介之推竟抱樹而死。晉文公為悼念他,遂於其忌日禁火寒食,即目前清明節前一、二日。
因此,此詩首先描寫暮春時節長安城的繁華景象,滿城花絮紛紛。在此無限風光中,東風吹過京城裡的皇家花園,但見柳枝隨風款擺的輕俏與柔美模樣。接著,又將焦點集中於王宮中,描述夜暮低垂後,在普天禁火的現況中,宮裡卻忙著傳遞蠟燭,顯現宮裡盛況依舊的昇平景象。
韓翃乃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生卒年不詳,但這首〈寒食〉詩的首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卻使他名揚後世。據聞此詩所寫的是他與唐德宗的故事,依《新唐書‧文藝傳》附傳所言,當時唐德宗親自點名為中書舍人,因當時有兩位同名的韓翃,德宗乃特為批示指明是那位歌詠「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由此可見韓翃文名之盛,此故事亦流傳甚廣,人盡皆知。
詩裡寫出寒食節日裡依然傳遞燭火的宮廷景象,一般多以此詩具諷刺意味。「飛花」喻宮城不禁,「御柳斜」喻持躬不正,「五侯」則是指唐代宦官權勢之盛。姑不論其諷刺宦官與否,此詩仍舊有其值得稱道之處。
就其空間感而言,由大的「春城」,隨著漫天飄舞的飛花落絮,逐漸過渡到宮苑中的楊柳,再聚焦於宮裡的蠟燭,並由蠟燭燃燒而生的輕煙,緩慢的、細微的隨風飄散至五侯家裡。
由「春城無處不飛花」至「輕煙散入五侯家」,空間感極為強烈。就其時間描述而言,「春城無處不飛花」指的是爛漫春日,「寒食東風御柳斜」所指則是寒食節。而「日暮漢宮傳蠟燭」指的是夜暮低垂後,熒熒燭光的景象,最後「輕煙散入五侯家」則聚焦於一個美妙的片刻。由「春季」至「寒食節」,再到「日暮」以及視覺凝止的「片刻」,無一不呈露著時間遞進之美。
整體言之,全詩自「飛花」,至「輕煙」而止,呈現一派迷離朦朧之美,亦難怪唐德宗對韓翃之文名讚譽有加。更令千百年後的讀者,由「春城無處不飛花」中得以想見一個曼妙的遲遲春日,便在眼前。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