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耳朵流水 小心中耳炎
耳朵流水 小心中耳炎
2天未自癒應就醫
2010年06月25日蘋果日報
夏天氣候炎熱,許多人喜歡到游池、海邊戲水,國泰醫院汐止分院耳鼻喉科醫師洪士涵指出,每到暑假門診中至少近1成的患者,因耳朵不斷流出淡黃色組織液而前來門診,在各式耳、鼻、喉的疾病中,比例算是相當高。洪士涵醫師強調,耳朵流水可分外耳發炎流水,或是中耳發炎流水,一般外耳炎導致流水只要保持乾燥1到2天就會自癒,但若超過2天症狀仍持續,就應懷疑為中耳發炎速就醫,嚴重的話可能影響聽力。報導╱陳韋婷 攝影╱吳朝奎
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耳3個部分,外耳負責收集聲波,其經過外耳道傳入中耳,再傳入內耳的耳蝸。
洪士涵醫師說,耳朵流水有許多原因,最常見的是玩水、游泳後,外耳遭細菌感染,或因耳道狹窄,耳屎堆積排不出,最後導致發炎。外耳發炎流出組織液,只要定時以棉花棒或衛生紙擦乾,洗澡、洗髮時注意保持乾燥,多半無須用藥,2天內就會停止流水;但若中耳發炎,同樣也會流水,病程會超過2天。不過,要簡易分辨病灶是在中耳還是外耳,只要以衛生紙擦拭組織液,並聞聞看,若是有異味、臭臭的多半是外耳發炎,若無則可能是中耳發炎應就醫。
可分辨
聞組織液味道
洪士涵醫師強調,外耳炎多半容易痊癒,可不必太過擔心,但若是罹患中耳炎,容易因中耳持續發炎導致聽力受損,甚至耳膜破裂,因此要分辨是外耳炎或中耳炎造成的耳朵流水,可聞組織液的味道,若有異味則可以觀察2天,症狀未解再就醫;若沒有味道,則應懷疑是中耳發炎,宜盡速就醫。
這樣做
洗髮沐浴耳塞棉花
洪士涵醫師指出,外耳感染大多可追溯外來原因,包括游泳髒水入耳、掏耳朵使用器具不潔或洗髮精、沐浴乳入耳刺激感染。建議大家到海邊玩水或是泳池游泳時,都應戴耳塞,沐浴洗髮時則可以棉花球塞耳,或是使用耳塞,避免刺激。
耳朵應保持乾燥
無論是中耳炎或是外耳炎導致的耳朵流水,洪士涵醫師說,都應注意清潔,保持乾燥,可以棉花棒或衛生紙在外耳耳道稍微吸水,若2天內症狀未解,就應就醫。不過應特別注意器具是否乾淨無污染,否則更易引發其他細菌感染。
醫師說
耳癢可滴嬰兒油
國泰醫院汐止
分院耳鼻喉科
醫師 洪士涵
耳屎能保護耳道,讓耳道不易受細菌侵犯,且正常的耳朵,耳屎會慢慢向外擠出,並自然剝落;不過也有人因耳道狹窄,耳屎過多導致耳朵發癢,建議可滴嬰兒油或一般橄欖油進耳,無須特別以棉花棒擦拭,讓油自然流出,能溶解帶出耳屎,提昇耳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