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8 03:06:03 落葉之楓

【歷史文化】 【佛教典故】五體投地

【歷史文化】 【佛教典故】五體投地 
 
  2010/10/7 | 作者:心文
 
  「五體投地」原是古印度最恭敬的禮拜方式,泛稱跪拜,或稱「頂禮」、「稽首」、「頭面作禮」、「稽首作禮」等。在《大唐西域記》所舉九種致敬法中,是最恭敬的行禮方式;後為佛教沿用,作為禮敬三寶最殷重之禮。

所謂「五體」,是指雙肘、雙膝和額頂。其過程為: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承空作接佛足之念,再以頭著地,頂禮;以此成一拜,故又稱接足禮(即舉身投地、以雙掌承空接佛陀雙足)。乃以最恭敬的方式,來表達對佛陀的虔敬之心,故經中多有記載。如《增壹阿含經》云:「王阿闍世即至佛所,五體投地,以兩手著如來足上。」

此外,「五體投地」也含有至誠懺悔之意,《法苑珠林》提到:「《上生經》云:……若有男女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一切惡業速得清淨。」同時也因五體投地專精正念,而降伏諸煩惱,甚至證果,見《摩訶摩耶經》所說:「摩訶摩耶聞佛此語,合掌低頭,一心思維,長跪佛前,五體投地,專精正念,諸結消伏。」

尤其,禮拜主要在於降伏憍慢之心。憍慢生,則長養一切不善之法,心若不謙下,則常受生死輪轉之苦。《大方等大集經》說道:「永斷習氣,摧憍慢山,拔生死樹。」

也因此,世尊曾為諸比丘說明,承事禮佛有五種功德:一者端正,二者好聲,三者多財饒寶,四者生長者家(指富貴人家),五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

另據《離垢慧經》記載,以五體行禮,有五種意義︰一、願我右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二、願我左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於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正覺道中;三、願我右手著地之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震動現瑞,證大菩提;四、願我左手著地之時,令諸外道難調伏者,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法;五、願我首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

從這段經文可知,當佛教徒以五體投地禮敬三寶時,除藉此折伏憍慢表達虔誠之外,也蘊含殷切的發願:願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更願與諸眾生同證覺道。

「五體投地」除實際的跪地頂禮之外,現今也被用來表示非常欽佩對方,並表示極度敬重、推崇之意。因而當我們對某人心悅誠服之至時,總會說:「他的真知灼見,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