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7 22:03:25 落葉之楓

【藝文賞析】靜心感悟

靜心感悟


那天,一位高校女孩問我說:「『心靜如水』和『心如止水』,『心態平和』和『心態死寂』的界限是什麼?」我想了一下,回答說:「是『活著』和『死了』!」她開始有些愕然,繼後又問:「一個人總是覺得只有家人才能相信,不敢相信別人;而有時覺得這個世界都是好人,有時又覺得這個世界勾心鬥角,生活和學習常常感到壓抑,沒有安全感;在激烈競爭的世界裡,時時感到心情鬱悶,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人呢?」我告訴她,如果按照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的性格可分為「內向型」、「外向型」和「內外向兼型」。那麼,她所說的這種人應該屬於「內向型」的人!這種人愛靜愛思考,但同時又有點鬱鬱寡歡,比較神經質!
  
  她默許了。我又問她,她所說的這種人是不是就是她?她說是的,她有時很鬱悶,她說性格是天生的,改變不了!後來我又說,雖然人有天生的性格,但性格是可以隨著環境和心態而改變的,她的性格一樣可以改變!她又說:「是的,可事實卻是很難的!」我說不錯,雖然很難,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毅力和智慧來改變原有的性格!我希望她能有信心,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我還告訴她,其實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是好人,關鍵是我們怎樣面對和理解!我和她聊完之後,心裡就有了想寫的衝動,我很想通過文章告訴她一點什麼。
  
  比如人們對人性的理解,就可以分為「性善」和「性惡」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性善論」說,人們天生就是向善的,他們的本性與生俱來就是好的,只是後來經歷了社會的影響,有些人變壞了,但並不能說他們天生就是壞人,只要用心,他們還是能改好的!而「性惡論」的人卻說,人們天生的本性是自私的,自然法則就是弱肉強食,凶殘、貪婪、野心、爭鬥,這些都是他們原始的本性,也是與生俱來的,只有文明社會才能改變他們的本質!所以我想,不管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其實都是人性與社會的兩種根本,兩者之間似乎總有相同之處,目的總是相互相承的,就是讓人類適應和改造社會,同時讓社會改變和成就人類。
  
  事實上,在今天這樣競爭的社會裡,人們對生存的理解顯然有所不同,對幸福感的理解也存在分歧,有人甚至覺得現代社會比以往更沒有幸福感!「心靜如水」和「心態平和」,它們說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內涵達到一定的高度,一個有修養的人,不管世態如何,生存環境如何惡劣,他們都能溶入並化解,完成人生的自我塑造;而一個對人生和社會充滿不滿的人,或者是受過社會傷害的人,他們所表現的卻是另外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常常是消極的、惰性的、悲觀的,他們就是上面所說的「心如止水」和「心態死寂」,這不是一種境界,而是對生存的逃避,對社會的逃避,幻想脫開凡塵!在他們的心中,不想擁有任何責任,不想理解世事;他們的生命猶如一潭死水,沒有任何生機可言!
  
  然而,社會的競爭和人性本來的險惡,總是固然存在的。做為人,偉大者會發展自我,剷除不平,改變社會;而平庸者依然也要面對社會,用平靜的心態對待問題、解決問題。至少,他不能是消極悲觀,甚至產生對社會負面作用的!只有持著安穩生活心態的人們,才能泰然處世!
  
  當人們對幸福感理解不同的時候,人們也很容量產生生存的分歧。有人覺得,幸福是金錢和財富的增加,有人覺得幸福是精神修養的成長,而事實上,所謂的幸福感,是指人們對社會生活的「滿意感」、「快樂感」和「價值感」,他不只是代表物質金錢,同時也代表精神修養,以及人們適應環境和生存能力的感覺!世界幸福指數評比顯示,被認為最有幸福感的國家,不是發達的西方工業化國家,而是居住在環境優雅,但相對貧窮的島國。他們之所以有幸福感,是因為他們生活平和,沒有壓力,較少暴力,感覺社會有親和力,人與人相處相對安全,並有一種愛的和諧。而金錢和房子、汽車這類東西,雖然能讓人感覺富有,但同時也俱有可攀比性,讓人無緣無故產生壓抑感!
  
  生活在當今社會環境或者校園區內的同學,同樣也會因為生活的攀比和學習的競爭感到生存的壓抑,甚至會出現神經質!面對這種狀況,要經常讓自己放鬆,不斷告誡自己,「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你只要做到了「更好」,就說明你有明顯的進步了!
  
  同時,我們也要學會自我解脫,以「性善論」來說,我們知道我們周圍都是好人,所以沒必要凡事提心吊膽,只要做好了事,團結朋友,互助友愛就行了!有些人之所以會讓我們產生壓力,只是因為他們有他們的目標,他們有他們的人生準則,有競爭有壓力才會進步!而個別人之所以變得相對醜惡,同樣是由某種社會原因造成的!而以「性惡論」來說,我們應該理解人們天生的本性是自私的,正因為這種自私,讓人們產生相應的競爭,產生相應的角鬥,只有這樣,社會才能不斷進步,人類文明才能不斷刷新。做為這個社會群體中的一員,我們也有自己的私心,也有爭鬥的本性,我們應該為我們的目標而努力!那些極端分子是因為沒有受過文明教育和社會關心,才會產生畸形心態的!
  
  一個真正的生活者,當社會進步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對物質和精神的渴求,會不斷地升級達到最終的完美。社會是人的社會,相信社會就等於相信自己,對人對事都要有足夠的信心。性格外向的朋友,更多偏重於社交活動、宣傳組織;而性格內向的朋友,更多偏重於思考分析、創作表演。這是社會分工的不同,不管怎樣,一定要讓自己溶入社會,瞭解社會,理解生活,改變生活!
  
  因此,我很想對他們說:每一個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不管生存空間多麼渺小,生存難度多麼強大;不管是「外向型」的還是「內向型」的朋友,都要努力去謀求平衡,去調節心態,讓自己能夠做到「心靜如水」、「心態平和」。千萬不能自暴自棄,逃避責任,讓自己變得「心如止水」、「心態死寂」。如果是這樣,就會消極怠性,對自己對社會都相當不利,活著的東西,才會有真正的應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