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個頭,又如何下去?
澳門地少人多,人脈關係緊密相依,形成了一種既傳統且有效的訊息傳收方法:口耳相傳。每當將有演藝節目上演時,第一手消息往往來自朋友告知,當中已經包含對節目的資訊(表演性質、演出者、時間、地點),接收者可以舒適地直接獲得資料,省卻閱讀文宣的時間,發佈者亦可以更快得知對方的觀演回覆,以便預計人數。對於演團而言,策劃媒體宣傳已非首要,宣傳單張、海報和新聞稿的工作,只是滿足贊助單位必須提供的材料,所以澳門的報章和雜誌內鮮見較為積極的民辦藝術節目宣傳,演團也樂於藉此借卻不少的行政費用和人力資源。這種關係至今仍是持續發生,也使觀眾被養成了一種惰性,就算經常觀演的一群,會積極尋找與節目相關的資訊不多、對於評論的參與及發表不熱衷,使得演團繼續在表演,觀眾看過便算,在消費主義的氛圍下,觀賞藝術活動變成純粹的消費行徑。
澳門以藝術為主題的紙本刊物一直未曾受到重視,專題刊物少之又少,或只是偶有一篇見於消閒雜誌至內。翻查澳門過往曾經出現過的文化演藝刊物,無論是主流或非主流藝術類別的,均是少得可憐,聞說本地的戲劇界曾有《劇藝廊》、《清新》、《無印良品》等等,都已經成為「傳聞」,真身難以一睹;澳門藝穗會出版的《劇場月報》和《劇場月刊》、足跡的《眾藝管》同樣已經成為歷史,現今只有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出版的《劇場.閱讀》從二零零七年辦刊至今,並在本年開始嘗試以季刊出版,可是該會長久以免費贈閱的方式運作,是否可以一直辦刊下去,是讓人感到憂慮的。
因此,獲悉資源較豐的牛房倉庫從本月起,開始以發售方式出版的季刊文化藝術雜誌《牛杂》(Ox Magazine),無疑是一個為填補澳門藝文雜誌空白的喜訊,但在本地這片藝文雜誌荒地裡該如何開墾,無不同樣令人擔心它的後繼能力。在該雜誌編輯部在月初策辦題為「開了個頭,又如何下去?」的澳門藝文雜誌生存與生態座談會上,便邀請了牛房倉庫藝術總監李銳奮、新生代編採主任羅德慧、澳門演藝評論協會代表和與會者一同集思廣益,就關心澳門文化藝術雜誌發展進行交流討論,會上談及關於辦雜誌方向的、討論售價的、書刊設計、讀者目標群、閱讀水平,甚至討論到澳門市民對刻下社會的關心不足等等,尤如一次對議題進行的切割式分析。
對於一本新辦的雜誌而言,《牛杂》要「如何下去」所需做的可能只是依循一套簡單的商業運作模式,單純的繼續吸納藝術資訊、擁有具風格的刊物設計、吸引讀者掏腰包購買下來,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在此運作模式下,存在於本澳藝術生態發展裡的藝術作品乃至購物者(讀者),又該可如何下去才能得以維持?從關心本澳藝術發展的人數、觀眾的素質與個人取態等方面,這股支持其發展的力量似乎是未有得到培養,也是欠缺長遠的發展策略。今天與十年前的「同儕支持」現象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客觀環境的變化和經濟發展的不斷衝擊,原有的支持者人數正不斷流失,而年青一代對於藝術發展和價值觀也逐漸被「產業化」的光芒影響;也許從今屆澳門藝術節的各場門票幾乎全數售清,我們似乎可以大聲疾呼:澳門喜愛和支持藝術活動的人數是很多的!可是從質量方面的深層查察中,卻被活生生地反映在對於藝文雜誌的忽視,以至澳門竟然無法擁有一本能夠受普遍支持,得以長期發行的藝文雜誌。這樣是否正隱示著,澳門藝術生態發展,只是趨於一種表面性的泡沫化,內部核心卻是不斷地萎縮?如是這般,將來還可以如何下去?
上一篇:將勤補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