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小劇場示範說明會”觀後感
沒想到由凹凸之外(林乃文)策劃與編導的“甚麼是小劇場示範說明會”(What is Little Theatre?),會是這麼別出心栽的一幕“小劇場”演出。雖然受制於“窮空間”所能支援的燈光、佈景以其它客觀條件限制,但絲毫沒有減少表演製造的效果,特別在表演者與觀眾那近乎“零”的距離,表演者能隨時看到觀眾的反應作出互動及即時調整,觀眾也可以清淅地欣賞表演者的精湛演出,正是各有所得。
三位主要的表演者中,主持人彭浩秦可謂身經百戰,先後有參演林奕華的製作,亦是影視演員,很欣賞他在聲音唸白的處理,每每恰到好處,帶動演出的氣氛和推進;負責示範表演的姚尚德,雖然架著一副“龐大”的身軀(可能是演出空間太小,所以相映得個子較大吧?),但肢體動作異常靈活,曾於巴黎Hippocampe現代默劇學校修業的經驗,也使得他在三人之中的動作最具感染力;別一示範表演張婉婷雖然相對資歷較淺,但“綠葉”仍是不可缺少。
透過一連串對小劇場的問題探討,三人以嬉笑怒罵的方式展示了外間對小劇場的種種誤解:反語言?叛逆?複式觀點?批判顛覆?看不懂的?最教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最後一幕:各式藝團和藝術工作者向“文藝局”申請資助,最後知名的劇團獲得了可觀的資金,名氣稍遜的分毛不獲,最諷刺的是有藝術工作者獲得了僅一百元台幣……。但一場至少要半年時間籌備,同時要向燈光、舞台等支付薪酬的藝術表演,一百元台幣的“資助”,意義何在?
看著在投映幕上徐徐播出各個演出及工作人員的名單,除說明在“甚麼是小劇場示範說明會”擔任的崗位外,還可知道他們同時有從事保險從業員、賣牛肉麵、補習老師、電腦售貨員、健康用品推銷員等等“謀生工作”……。這個現象,在澳門何嘗不是?在本地高舉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旗幟下,又有多少位本地藝術工作者或藝團可以全身投入、以此視作謀生的職業?現今的藝術創作越來越講求專業,試問同時需要兼顧生計的他們,每天又可騰出多少個小時來專心發展他們的創意、以至成就一份產業?
這篇我想轉載到我個人部落格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