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6 10:16:00manis
輕陸奕
幾年前才開始知道"蓋斑鬥魚"這種魚
而且是台灣原生種的魚
本來只是弄個缸子養好玩的
某次春節回台南時
在兩光獸醫簡醫師家裡看到他把蓮花缸當做孔雀魚的"恢復室"
生病的魚移到蓮花缸養之後通常都會恢復健康
可能是環境比較接近自然吧
自此之後
就開始種蓮花和養蓋斑的生活了呵
而且
養在蓮花缸裡的魚真的比較健康
看起來也快樂多了呵
麻煩的事只有~~夏天藻類實在太多了
介紹一下蓋斑吧
維基百科上面寫的:
蓋斑鬥魚是一種小型的淡水魚類
又名三斑鬥魚、台灣鬥魚
英文名稱為天堂魚(Paradise fish)
日本人稱台灣金魚
原產於中國南部、海南島、中南半島及台灣
蓋斑鬥魚具有"迷器"--輔助呼吸器官
可以直接呼吸水面空氣
頭部眼後到鰓蓋有一黑色紋
鰓蓋上有一暗綠色圓斑
成魚體長約5~7公分
通常雄魚體型較大、雌魚較小
雄魚顏色較為鮮豔,身上的條狀斑紋較為明顯、色彩也較艷麗
雌魚的色澤則比較淡
此外
雄魚會擁有較長的尾鰭且呈燕尾狀
雌魚的尾鰭短,燕尾狀不明顯
雄魚可活3~6年,雌魚則為2~3年
生活環境
蓋斑鬥魚主要棲息於池塘、沼澤地帶、稻田等水流和緩的地區
群居於水草覆蓋區
以浮游動物、水生昆蟲、蚊蟲為食
最佳生長的水溫範圍約為攝氏20度~27度
但是在攝氏4度~38度的水溫中依然可存活(沒錯,有通過淡水寒流的考驗哦)
適合生活的pH值在6.0~8.0
繁殖
蓋斑鬥魚的交配繁殖期在每年的3月到10月間
發情的成年鬥魚一年約可交配1~4次
這時的成年雄性鬥魚會出現性徵變化
背鰭、腹鰭、尾鰭會一直延長至體長的一倍左右
身上的鱗片也會發出紅、藍相間的閃閃光澤
母魚則是因為抱卵而腹部鼓大
在繁殖期間
雄蓋斑鬥魚會為了搶地盤、爭領域而變的凶猛出現明顯鬥性
往往會與靠近的雄魚打的很激烈甚至重傷、死亡
雄蓋斑鬥魚在發情時會在水面上吐泡泡築成「泡巢」
供雌鬥魚在交配時產卵用
交配時雄魚以身體環抱雌魚
輕壓刺激雌魚腹部使雌魚排卵後
雄魚會同時射精使卵受精
排卵後雌魚會呈現短暫的昏迷狀態
此時雄魚會將卵一一銜至泡巢上固定
雌魚清醒後亦會幫忙
此交配動作會重複數十次直到雌魚卵排完
總共可產出約數百顆卵
一旦交配完成
雄蓋斑鬥魚會負責守護泡巢上的受精卵及不斷的補強泡巢
並驅逐其他接近的鬥魚
其中也包括原本負責交配產卵的雌鬥魚
生長
蓋斑鬥魚受精卵約兩天時間便能孵出幼魚
視氣溫而定
剛孵出兩三天的幼魚還無法平游
以體內的卵黃囊維生
可平游後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主食
雄魚會持續照顧仔魚直到仔魚可自行游開覓食
成長快速
約半年即可發育成熟
台灣的蓋斑鬥魚由於地理上的區隔
演化出不同於東南亞地區的亞種
台灣的蓋斑鬥魚也根據分佈地區的不同分成食水嵙型、三義型、嘉義型、北埔龍潭型
台灣清華大學曾晴賢博士由DNA鑑定結果確定以上四型DNA相近
可視為同一種
由於台灣的環境汙染、農藥濫用、過度開發
以及外來種蓋斑鬥魚與台灣鬥魚的雜交
台灣純種的蓋斑鬥魚日漸稀少
行政院農委會於1990年將台灣蓋斑鬥魚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Rare valuable species)予以保護
蓋斑鬥魚生活於平緩的水域
這種環境也是蚊子的繁殖地
成年蓋斑鬥魚在野外的主食即為蚊蟲以及孑孓
一隻野生鬥魚一天可捕食300隻孑孓
因此對於防治病媒蚊有很大的效果
因此台灣政府正在嘗試復育台灣蓋斑鬥魚並計畫性放養
以最自然的方式來防治病媒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