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9 23:44:38阿譚

101年之玉山行--第二天南玉山

  

第一張--玉山杜鵑伴著玉山南峰


現在要進去玉山只能申請圓峰山屋或圓峰營地搭帳篷,而且每天承載人數只有36人(床位15人+營地21人),這次去玉山經過排雲山莊,看到這龐然大物有點嚇到了,也對內部設計充滿了好奇。在排雲山莊旁休息吃午餐時,看到有位大哥在那進出,我就請大哥讓我們進去參觀一下。


 
第二張--玉山薄雪草

一上到二樓就看到地板竟是做木質地板,山上的氣候多半是潮濕,我想應該很快就會受潮而壞掉。另外一般登山客若把登山杖帶上2樓及3樓後,然後"不小心"往地板敲2下,經年累月下來加上玉山每天都近100人上山,100人就等於敲200下,10000人就是20000下,這地板沒有一年就掛了,我可想像得到,地板一定慘不忍睹。

第三張--往南玉山的途中 

要管理員管理所有登山客的行為很難,而且大部份上玉山的有7成以上都是初入門的登山客,實在很難去一次宣導教育完成。在這地板上走動來回,有種空空的感覺,若是各個登山隊凌晨2點起床準備出發登頂的時候,2樓及3樓的登山客一動起來,下樓上廁所、下樓吃早餐、下樓集合出發、忘了拿東西又上樓的,上下樓梯頻繁,肯定排雲山莊一片吵鬧,真搞不懂當初樓層之間的設計是怎麼想的?樓層間的隔音效果很不理想。

 



第四張--日頭赤炎炎

以前的排雲山莊是大通舖,現在在2樓分成好幾間房間,每個房間容量可睡14個人內,採取是上下舖。只是走道兩側的房間通舖空間設計不同,問題出在右側的房間內,下舖的高度空間OK,但是睡上舖的人可苦了,有鋼樑在頭頂的床位要格外小心,因為一起身肯定命中頭部,個子嬌小的人也是不好閃過,就算沒有鋼樑在頭頂的床位,正常身高的人只要一坐正頭就很容易撞到屋頂,還沒開始登山就先頭昏了。


 
第五張--玉山杜鵑

房間內的空間都不大,是有個小空間,但不是設計放個人大背包,14個人的背包是肯定放不下的。設計者是把台灣的排雲山莊當作是國外的登山健行山屋,每個人都只背登頂小背包而已嗎?若大背包只能放一樓,那麼想到大背包拿個東西就得下樓,結果樓梯間上上下下的也很吵。



第六張--往玉山南峰 

另外應該很多人都不放心大背包離開自己的身邊,怕貴重裝備被別人拿錯或偷了,若要登山客把背包放一樓,也好歹設計個置物櫃讓人家放背包,至少有個置物櫃放背包,整體視覺也好看,也會降低有人拿錯同款背包,結果目前也沒此設計。

 

第七張--圓峰山區的玉山杜鵑

廁所的空間設計也是不知在想什麼?一樓有設計大大的殘障廁所,可是身體有殘障的人上山的人數有多少呢?不可能推輪椅上山吧?應該多設幾個給一般登山客用的蹲式馬桶,才不會出發前一堆人排隊等廁所太久,或是一故障就沒得使用。


 

第八張--往南玉山路上的草原風景

一樓女廁有三間蹲式馬桶及一間坐式馬桶,蹲式馬桶的廁所空間一蹲下來就會顯得空間小。而廁所外有個小畸零地,為何不利用呢?讓每間蹲式馬桶廁所空間變大一點,排雲山莊的空間利用率真的很不理想。


 

第九張--三岔峰叉路口只留下我一個人

深深地覺得這樣的山屋很不人性化,設計者是否有在台灣經常登山呢?玉山每年有上萬人會來,蓋成這樣,反而令登山客感受不便及休息受到打擾,現在排雲山莊大致都好了,以後被國內外登山客上網抨擊,玉山國家公園想要改進是不是只能打掉樓層重蓋了?然後再封閉幾個月以上呢?

 

第十張--玉山圓柏伴著玉山南峰

現在光是工程款編列過少,導致積欠廠商上億元,而無法驗收。令我們這些想上玉山的人只能去申請36人的床位與營地,若那時玉山真的入列世界七大奇景,而一大堆來玉山的外國人住排雲山莊,應該會被外國人笑吧!

 

第 十一張--圓峰山區的玉山杜鵑花海

第一及第二天行程照片網址 http://photo.pchome.com.tw/mammut909/0326/

第三天行程照片網址 http://photo.pchome.com.tw/mammut9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