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7 11:54:01月影兒

「光影事業」

  遽聞藝術家陳逸飛先生辭世,心裏難受。

  還記得初次接觸陳先生的作品,便是在巿政局圖書館內,從一冊冊厚重碩大的油畫集裏,看見幅幅人物作品,畫中女士衣著,不是前清平民裝束,便是宮禁紀嬪模樣,縷縷細細的衣紋、絲絲入扣的圖案,背景是幽暗的亭園台階,又或是窗櫺竹簾,特別之處是那光影的配合,在晦明晦暗的氛圍中,為油畫中的女士添上神韻──不說話的畫中人,彷從背景裏,透示了內心的積鬱壓抑;畫風是濃濃重重的古樸風味,以西洋細膩刻劃的筆觸,展現了中西揉合的韻緻。

  偶爾的觀賞電視節目,影畫箱裏出現的是陳先生的訪問,他形容自己的創造,只是把精神和意志,藉著油畫、電影、布匹漂染藝術等等,一切和光與影有關、審美與欣賞等美學上抒發、投資;他嫌的是時間忒少,而主意則多多。

  看到這篇訪問稿,徒然一震。這番說話,不正是那些逝若流星、閃現一瞬的天才的感悟,雖然陳先生定必謙讓;但那番生命有限、創意無限,想像在千里之外,恨不能以短暫韶華將之捕捉的一現曇花靈感,古往今來,獨是天才的遺憾、創作者的哀歌!

  逝去了!伴隨著陳先生離去的,便是那與之長埋黃土的瑰麗創意,留下的便是幅幅眩目迷人、光影幻變所做成的油畫、藝術作品,更重要是,他用那西洋的審美眼光,以東方靈秀古樸的風物和人物表達,重新再為華夏文化賦上一層現代美學的意義,讓我們的文化披上新一層的現代美,這不正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更不是我們刻刻為記,恢復華夏文化光輝燦爛、對中外文化兼收並蓄的歷史任務?

  逝去了!陳先生和他的夢想、他的精神,一併化作黃土枯骨。可嘆的是,能有幾人明白他?坊間是:除了不聞不問他的逝世消息,便是加倍趕製那些充斥街頭、粗製濫作的模彷膺品來回應!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