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不能總是幫你做
我曾聽聞一個故事,深深佩服這個母親的智慧與勇氣──
她的兒子已經20多歲了,也完成了學業,工作沒多久就爆發了憂鬱症,只好辭職在家。在家宅居的這段時間,他的開銷都由父母支付,母親也幫他辦了一張副卡,以支付個人的一些花費。
這位母親沒有說明,當她兒子宅居在家時,她心裡的擔憂。我想一定是有的,因為不知道這兒子的情況何時才能好轉,而且因為孩子心理脆弱,父母也不敢問:「你何時要去找工作?」,只能看著兒子一天又一天的待在家裡,情況雖然沒有繼續惡化,但也沒有好轉的跡象。
半年過後的某一天,這個母親收到一張帳單,震驚了她:兒子有一筆單筆消費高達數萬元。其實她並非付不起這數萬元,但這件事點醒了她,如果她為了家庭和諧而繼續容忍下去,兒子的情況,恐怕只會越來越惡化。
於是她鼓起勇氣找兒子過來,跟他當面談這個問題,而且清楚地告訴他:媽媽不能幫他付這筆費用,他必須自問:當刷下這麼大筆金額時,心裡在想什麼?而且能夠一次花這麼多錢,代表他認為自己是有能力償還的,所以這筆錢,他必須自己還。
兒子一聽就抓狂了,沒想到過去都會幫忙解決問題的父母此時卻打算撒手不管,心理上完全不能接受,他撂下狠話:「妳要讓我死嗎?」,並且衝出家門,一去不回。
有孩子的人一定都能想像:當母親看到自己罹患憂鬱症的兒子衝出家門時,心中的感覺是怎麼樣?那一定是很苦的、很痛的,還包含了各種恐懼:孩子會怎麼樣?會去自殺嗎?我是不是做得太狠了?也會有深深的罪惡感:這幾萬塊我也不是付不起,犯得著讓孩子受這種罪嗎?
但是這個母親忍住了,忍住了心中的擔憂與不捨:不去尋找孩子的下落,不主動跟他聯絡。還好她結交了一批年輕朋友,這些人跟她兒子也熟,會互通msn,她就輾轉透過這些年輕朋友的轉述,得知了兒子的現況。
她的孩子沒有去自殺,而是開始找工作養活自己。聽到孩子開始去工作了,作媽媽的總算能鬆一口氣。
這母親不光是拒絕幫孩子付帳,也開始會跟同住的、已經在工作的孩子「要錢」,不光是生活費,也包括他們過去向母親借的大筆金錢。因為她的這些舉動,她的孩子生氣起來會嗆聲說:「我的媽媽很愛錢!」
說真的,聽到這句話真的很令人難受,就像一把刀子刺進心中,因為媽媽能明白孩子說這些話時的心理感受,也知道他們完完全全誤解了自己。
為了親子和諧,不跟孩子們拿錢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她家境富裕並不缺那一點錢,但她為什麼要做這麼不討喜的事?這麼做,孩子不一定能明白母親的用心,反而可能會影響親子間的關係,她之所以堅持這麼做,都是為了挽救孩子的獨立能力與責任感。
對孩子,尤其是成年的孩子,父母要做到「無為」、「退守」,真的很不容易。
因為孩子是從我們手中拉拔大的,我們很習慣就想要為他們做一些事、多照顧他們一點。尤其,我們實在很愛他,在我們眼裡他們年齡不管多大,都是「小孩」,我們捨不得讓他們吃苦、受罪,害怕他們無法承受生命裡的波濤與磨練。
說到底,我們無法承受失去他們。為了保住他們,為了確保他們的幸福快樂,我們寧願緊縮自己,為他們多做一點、再多做一點,直至死而後已。
如果我們沒有一種訓練,除了看到眼前的,孩子正在享受的的安樂與舒適,而是從這些眼前的畫面看得更深一點,看到他們的未來,甚至到我們壽命終了,他們也步入中老年的處境時,真的,我們很容易就會依循著長久以來的習慣,繼續寵愛著我們的孩子,而不管他的年齡有多大。
這就是現在社會上年輕、高學歷的啃老族越來越多的原因。
對父母來說,「不做」比「做」更難。真的很難想像,「無為」也這麼需要耗費能量,因為我們要能忍住,要能退守,要能等待,要能信賴未知,也必須承受失去孩子的風險,這簡直是一種戰士的品質,比總是出手接住孩子要困難得多了。
所以,誰說老子的「無為」是一種消極的選擇?
海寧格對於「無為」有一種偏愛,他甚至認為,不僅要去除多餘的協助與干涉,甚至也無需過度擔心與關切他人,我們只要自問:「我這樣擔心他是增強他的力量還是削弱了他的力量?」答案就很清楚了,有時候我們過度擔心孩子,或是其他家人,為的只是我們自己的心理需要,這種擔心不僅消耗了自己的能量,也無益於對方的成長。
「無為」是一種人性的逆反,一種心智上的鍛鍊,對天底下的父母來說,是一門最需要花功夫了解與練習的功課。
上一篇:新年新希望:為自己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