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09 23:07:54飄揚的落葉

參光畢卡索畫展的心得

【心得】
關於畢卡索的畫我是看不懂啦‚但如何展出的方式倒有點心得。我先描述一下展覽的場地‚一進門你可以看見一個佈景‚上面寫著「畢卡索的世界」‚左右兩邊有中英文簡介畢卡索的一生。整個展示的空間是一個很寬闊長方形的場地‚把畢卡索一生分成8個不同風格時期‚順時鐘方向間隔出七個展覽場(見附圖)‚每片牆壁都漆成白色的‚可能是為了增強亮度‚每個展覽場分別展示畢卡索不同時期的作品。現場有導覽員的解說‚場外也有可租用的語音導覽。
第一個展覽場有畢卡索第1~4時期(1901-1904‚巴黎—巴塞隆納:籃色時期、1904-1907:從粉紅時期到〈亞維儂姑娘〉、1907-1916:立體時期、1917-1924:古典時期。)的作品‚第二、第三個展覽場展示畢卡索第5時期(1925-1936:變形時期。)的作品‚第四個展覽場展示第6時期(1937-1953:二次大戰與戰後時期。)的作品‚第五個展覽場展示畢卡索第7時期(1954-1973:晚年時期(一)。)的作品‚第七個展覽場展示畢卡索第8時期(晚年時期(二)。)的作品‚這個展覽場也有畢卡索的大事紀‚記錄畢卡索一生的要事‚和重要的作品(有小小的圖片)。第六個展覽場專門展示畢卡索的素描‚不同於其它六個展覽的是畢卡索油畫、水彩、蠟筆畫等‚這一個展覽場也是依畢卡索一生各個不同時期的風格而展示的。在第一、第二、第三個展覽場有畢卡索青銅雕刻的作品(女人頭像(費爾南德)、躺臥的女泳客。)。
在每幅圖畫下有個牌子上頭有編號‚介紹這幅畫的尺寸大小、作畫地點、時間、名稱、用什麼原料畫的(ex:水彩、炭筆)、畫在什麼材料上(ex:畫布)。只有展出若干編號的作品‚整個展覽場展示的順序有些地方並不照號碼的順序‚例如在古典時期編號第24到28之間、變形時期編號第43、38、40之間、二次大戰與戰後時期編號第56、50、57、54、60這之間‚我猜想是因為每幅畫大小不同的關係‚所作順序方面的改變。
綜合來看這個名為「畢卡索的世界」的展覽‚展示了三種東西:第一素描畫‚第二是非素描畫‚第三是三個雕刻作品。首先‚在空間設計來看‚這三個雕刻作品‚有兩個是獨立放置在第一、第二個展覽場中‚與畫是區隔開來的‚而且第一展覽場中那個青銅雕刻竟然沒有罩子保護‚也實在是太粗心了吧。在第三展覽場那個卻是放在牆壁上與畫一起展示‚這三個青銅雕刻給人很突兀的感覺‚不知有何意義‚尤其是放在跟畫一起展示那個‚更不知其用意在那裡。難道是要我們知道畢卡索也會雕刻嗎?另外‚展示的順序有些地方並沒有按順序‚可能是畫大小不同的原故‚但應可以先排好再編號‚難道說這些畫早已有了固定的號碼?故宮不敢擅自改變嗎?這也是我疑惑得地方。這兩個是空間上的問題。再來‚為何畢卡索的大事紀‚會放在最後面呢?是讓我們整個看完後能重溫他的一生嗎?可是如果能放在一進門就能看的到的地方‚讓我們能透過年表式的介紹‚先對畢卡索一生有概略的了解‚我想這比一進門就看見那一長篇大論來介紹畢卡索來的恰當。還有‚這次展示了畢卡索的素描畫和彩色畫‚但在空間的安排上‚素描畫卻放在倒數第二個展覽場‚也並非是畢卡索到了晚年才開始畫素描‚這種安排方式令我匪夷所思。這兩個則牽涉到除放置空間的問題‚還有時間順序的問題。最後‚這次展覽的門票要一百塊‚如果你再租用語音導覽又要一百塊‚對一個窮學生的經濟能力來說‚是有著一點沉重的負擔。
整個展覽看來‚在許多時間、空間上的安排我仍舊有些疑惑的地方。如果能加以改善‚應該會更加完美吧。
畢卡索是個藝術家‚展覽他的作品‚理論上就是藝術的展示。畢卡索是個多變的創作者‚他一方面不甘心以傳統的技術來作畫‚不斷的求新求變來顛覆傳統也顛覆他自己‚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他每一時期的時間多不到十年‚甚至在一個時期也有不同的風格‚像是在變形時期‚當別人還為他的創新讚嘆時‚他又不滿現狀‚又創作出另一種風格。另一方面透過蔣勳老師介紹畢卡索的一生和解說‚我們也也可以試著把畢卡索生命歷程中每一階段的心境‚與那時期的畫風做一種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