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17 21:26:31台灣女生

從媒介帝國主義淺談國際新聞事業的壟斷

一、媒介[文化]帝國主義
  依照李金銓教授在<大眾傳播理論>中的解釋,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媒介(或傳播)帝國主義]一詞過分狹窄,因為它只是文化帝國主義的一部份]。那麼,什麼是文化帝國主義呢?依照馬克思主義學者許勒(Schiller, 1979)的觀點:"一個社會如何被引進現代世界系統,佔優勢的上層階級受到威脅利誘,其所鑄造的社會機構,迎合甚至推廣了世界系統的權力中心之價值結構,這些過程加起來的總合便是文化帝國主義。"
  非馬克思主義者喜歡用[媒介(或傳播)帝國主義],不喜歡籠統概括的[文化帝國主義],因為他們認為在工業社會的多元模式下,傳播媒介機構有相當的自主性。所以,什麼是媒介帝國主義?李金銓解釋為"假定一個國家不能自己控制本國媒介的主權、結構、分配和內容,而得處處制肘於別的國家,對方又無互惠的誠意,這便是媒介帝國主義"。本文中,個人傾向用媒介帝國主義一詞,因為媒介帝國主義似乎不應該與文化帝國主義混為一談,他們之間有著因時因地因對象而有不同程度的關連,媒介應該被獨立出政治、經濟、文化以外來觀看與這些社會制度的互動與影響。
  媒介帝國主義的表現,在國際新聞事業方面,個人偏好彭芸 的說法:[挾持著雄厚的財力,配以科技的高度發展,西方通訊脈絡連結全世界各地成為一個資訊的大網,(在蘇聯、東歐政權崩潰前),全球四大通訊社──美聯社、合眾國際社、路透社與法新社,控制了社會主義世界以外的四分之三以上的新聞發佈與新聞流通,提供全球數十億人有關國際的消息與資訊。由這些西方國家的通訊組織所發出的新聞與資訊,大量流入非西方的第三世界,形成一種單向傳播的資訊流通]。
  黃瑞琪 則更一步強調:[四大通訊社當初就是為了歐美國家統治其殖民地而建立的新聞網絡,故可稱之為殖民地時代的遺產,如今殖民時代早已過去,此遺產仍支配著第三世界的新聞傳播。除了新聞之外,歐美的廣播、電影、電視節目、報紙、雜誌等也大量流入第三世界。這些現象一方面是資訊全球化的一個證據,另一方面也證明國際媒體霸權的所在]。
  詳細的引述學者們的解釋與觀點,除了對傳播帝國主義一詞呈現不同論域的看法之外,最重要的,舉凡[帝國主義說],都是一種強烈不平衡的狀態,媒介帝國主義則是一種國際間資訊嚴重不平衡,甚至是單向輸送,在媒介領域內權力宰制、衝突、聯合、妥協種種複雜現象與不同文化間衝突、交流、採借的關係。

二、國際新聞事業被壟斷的情況
  國際新聞壟斷的情況一直都十分嚴重。施拉姆(Schramm)在一九六四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的研究已發現,當時的國際新聞是以美國、蘇聯、英國及法國的消息為主。這些國家在阿根廷的報章上所獲的報導篇幅,比阿根廷的鄰近國巴西還多。同樣地,印度對這些先進強國的報導亦比它的鄰國巴基斯坦還要多。施拉姆當時已指出這四大強國正是世界五大通訊社所在地(路透社、美聯社、合眾社、法新社、塔斯社),而這些通訊社都以報導本國新聞為主。
  一九八十年,施拉姆在一項同類研究中 發現亞洲區十五份報紙的國外消息,竟有四分之三是來自四大通訊社。到一九八五年[國際大眾傳播研究協會](IAMCR)為[教科文組織]做的研究 。更發現二十九各國家的報紙所強調的國際消息及其主題,都是四大通訊社所強調的。該研究發現四大通訊社對很多國家的報紙具有[議程設置]的作用,即是它們告訴各國的報紙什麼是應該報導的和什麼是可以忽略的。
  這樣的情況可以由麻省理工學院教授Noam Chomsry一篇《主流媒體何以成為主流》 (What Makes Mainstream Media Mainstream)的文章做出說明:[主流媒體又稱"精英媒體"(Elite Media)或是"議程設置媒體"(Agenda-setting Media),這類媒體設置著新聞框架(the Framework),所有的二、三流媒體每天都在這個框架中篩選新聞。李建諸在《呼喚中國國際級主流媒體》 一文中,精妙的描述香港各大報小報所做的國際新聞,就是在西方四大通訊社(路透社、美聯社、合眾社、法新社)的新聞批發倉儲裡尋寶,或是做一個"本報綜合報導"的拼盤,自採稿件少之又少。他認為:[要跳出這個框框不容易,沒有別的新聞來源你只有隨大流,要不你還落個"沒有新聞觸覺"的劣名]。
  除了在文字及圖片上國際通訊社壟斷了國際間的新聞發佈外,在影像上,國際新聞也出現壟斷的情況。目前世界上最大三個提供新聞影片及影帶的機構是路透社電視(Reuters TV)、哥倫比亞新聞社(CBS News)及世界電視新聞社(Worldwide Television News Corp,簡稱WTN)。這三大電視新聞通訊社都是英國或美國公司,其聘用之記者大都為歐美人士,其取材、角度、及觀點亦會以歐美西方讀者的興趣為準。
  所以在國際新聞壟斷的情況上,可以發現有四點傾向:
1、由西方通訊組織製作新聞與資訊是一種單向的傳播,大量的流入非西方的國家中。
2、這些新聞與資訊帶是強烈的西式觀點,所報導多數是西方明星大國,通訊社甚至多報導其本國新聞。
3、非西方的國家對國際新聞的採用,是經濟與能力不足只能依存"大腕"的窘況。
4、非西方國家報導國際新聞所強調的消息與主題,出現"被議程設置"的情況,影響了國內對國際事務認知與判斷的能力,卻又無法擺脫這層限制,因為西方通訊組織認為的重點新聞,就是必須跟從的"大流"。

三、當前中國國際新聞事業發展現況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還沒有一家媒體有國際影響力]李建諸說。
  這樣的自我批判,可能令人太傷心了。總體而言,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社會的變動頻度大,不停的發展與進步:解放思想、撥亂反正、對外開放、對內搞活、走向市場經濟體制、加入WTO等,這些重大改革影響了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當然也帶動了國際新聞事業的發展。尤其在新的國際國內條件下,國家領導人的思想對新聞事業走向國際化也有極大的推動: [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增強感召力]。
  中國的進步可以從一個小例子看出,1991年的海灣戰爭,新華社的通訊員僅有三至四人,美國戰斧導彈一開炸,只剩下唐師曾一人。2003年3月,美伊戰爭再次交鋒,這次中國記者兵團破百人,雖然美聯社一家就五十人,但中國傳媒的進步是令人吃驚的。
  還有一個令人雀躍的消息 ,世界報業協會發表了一份全球日報發行排行榜,中國有三份報紙進入前20名,《參考消息》以日發行量270萬份排名第9,《人民日報》日發行量186萬份排名第18位,《羊城晚報》日售150萬份位居20。中國同時還被列為世界最大報紙消費國,日銷量達8200萬份。
  另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亞洲各國及部分地區憑藉衛星和CATV(有線電視)相結合的傳播技術,跨入了多頻道(more channel)化時代。以鳳凰衛視為代表的一系列華語電視媒體迅速崛起,掀開了華語媒體進入全球媒體市場的序幕。目前,繼北美以後,亞洲成為全球第二大衛星放送市場。亞洲主要以中文為語言的衛星放送[見表1-1]。 
  表1-1
衛星頻道 開播時間 節目內容
STAR TV 1991 綜合
鳳凰衛視 1996 綜合 諮詢 電影等
Discovery Channel 1994 紀錄片
MTV NETWORK ASIA 1995 音樂
ESPN 1992 體育
TNT&Cartoon Network 1994 卡通片、電影
CNBC Asia 1995 新聞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1996 紀錄片
TVBS 1993 綜合娛樂
GALAXY CHANNEL 1998 綜合娛樂
CTN 1994 新聞、娛樂
CETV 1995 娛樂
CCTV 1992 經濟、娛樂
摘自日本電通公司綜合研究所《情報媒體白皮書2000》
  目前在日本通過通信衛星轉播平台,可以收看到五個中文頻道。[表1-2]其中樂樂中國為日產的中文媒體。
表1-2 日本中文電視媒體
頻道 頻道來源 節目內容
781-上海東方衛視 上海 新聞、綜藝(節目與國內相同)
782-TVB大富 香港 娛樂
783-CCTV大富 北京 央視CCTV4
784-樂樂中國 日本 鳳凰衛視、東風衛視、樂樂中國
785-CCTV9 北京 以英語為主,也播出部分中文節目

  除了全亞洲的衛星放送,新華社每天用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葡萄牙文向國外發出四百多萬字的大量稿件,在海外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社,同時分別在香港、墨西哥城、內羅畢、開羅、巴黎設有亞太、拉美、非洲、中東及法語地區等五個可以直接經向國外發稿的總分社,而衛星通訊傳輸網絡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香港、紐約、巴黎、倫敦為轉發中心,覆蓋中國和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通信體系。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用38種語言向外廣播,語種和時間都居世界前列。中央電視台更是大步走向世界,現在已在美國落地,2000年9月CCTV-英語頻道順利開播,使中國的對外傳播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目前中央電視台的信號已覆蓋全球98%的陸地和海岸。只要能與各國、各城市的有線電視網和無線電視網合作,全世界都能收視央視的節目。
  國內部份,領頭的英文媒體還有電視頻道(CCTV9)、電台(Radio Beijing)、報紙(China Daily)、雜誌(Beijing Review)。
  短短二十多年,中國的國際新聞事業發展直可以用神速來形容,尤其是九十年代開始至今,搭著新科技的快車,一步到位的手法,如同世界無法忽視中國這個大經濟體一般,已經全面不能忽略來自中國的聲音。
  雖然目前對中國國內與國際新聞事業的發展,有許多批評的聲音,例如雖然是最大的報紙消費國,人總量與人均量卻是不同層次的涵義,或是認為傳媒企業規模小、技術落後、資金投入不足,和西方媒體還有很大的差距…等。這都是客觀且實際的自我評價。但是不足才有進步,知道不足才懂如何進步,這都能化為對未來期盼的展望。



四、從媒介帝國主義評論國際新聞事業壟斷現象
  [國際資訊失衡大抵出於供求失調的緣故] 李金銓說。
  非馬克思主義者更主張:[雖不否認美國傳播關係企業對外進行剝削,各國內部的複雜因素毋寧更為重要]。主要有四點看法:
  第一,他們認為,美國媒介的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可以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在市場競爭上面佔有絕對的優勢。
  第二,他們認為,每個國家的基礎條件有厚薄之分,對外依賴有輕重之別,不應該一視同仁,所以只研究外在的世界系統(外因)是不夠的,還須探討每個國家所存在的內在因素(內因)。
  第三,他們認為,在一定的程度以內,每個國家都可能凝聚內在的力量,抵禦外在的影響,不是完全束手無策。
  第四,他們認為,國際傳播的暢通對參與國的文化影響好壞兼而有之 ,並且需要逐一探討。
  李少南在《國際傳播》一書中,更是主張: [資本主義後進國的媒介在發布國際消息時,無可避免的受到國際通訊社提供的消息所限制。但是,是否這些媒體別無選擇,…..答案是否定的。至少這些媒體對國內或本地新聞都表現出極大的自主性及自覺性。西方通訊社壟斷國際新聞的最壞後果,恐怕是令所有國家,包括西方及非西方的,先進與後進的,都不了解其他國家的真實情況,這種互不了解可能才是西方通訊社壟斷國際新聞的最危險之處。誤解往往是爭鬥的開端]。
  這樣的惡果其實我們已經嘗到。 關於海灣戰爭,大部分的消息都源於西方四大通訊社及美國的有線電視網(CNN),這些媒介都不可能用阿拉伯世界的觀點來報導這場戰爭,所以人們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很清楚,而對伊拉克所謂的"聖戰"一無所知。
  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曾說: [只有太陽與美聯社永遠照亮地球的每一角落]。
為國際新聞資訊失衡狀態下一個會心一笑的註腳。

  既然是供需失衡的問題,那麼究竟非西方的後進國該怎麼辦?
  
  李金銓認為:[每個國家必須擬定明確的媒介政策,以控制本國媒介的命運,一方面不可接受肆無忌憚的[自由暢通],另一方面也必須抗拒獨裁者對媒介的鎮壓。第三世界應該有選擇的自由,只要是公平,只要是對國家發展有力,就應該從各種模式中綜合出一條自求多福的路。]

  其實,對中國而言一個絕佳的契機已經來到眼前---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了WTO。
  丁伯銓認為 :[經濟全球化進程給我國帶來的,不僅是更多的外國產品、外國資金;而且將帶來先進的企業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將帶來民族工業,以及國內各類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等)發展的新的際遇或新的困境]。
  駱正林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認為 :[實際上加入WTO,我們的文化產業應樹立參予國際競爭的信心,加入WTO我們可以參與國際貿易新規則的制定,"規則的制定者,注定是規則的受益者",成為WTO成員將加快我們進入國際市場的速度。從另一方面說,西方文化企業大量湧進我國,客觀上也不同程度地推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當然,加入WTO帶來的不全然是甜美的果實,還有許多可預期與不可預期的衝擊。藉以傳播學者普爾(Pool,1977)的話 :[從外國採納大量文化成分,把被採納的東西加以修正,以適應本國文化。在這個過程首先需依賴外國文化,與之往來,隨後則發衍出新活動,國內的交流亦相對的成長。]
  畢竟,文化不會同質。個人都不會被魔術子彈(magic bullet)所擊倒,更何況是一個國家?!採集歐美文化優秀的部分,藉以發展國內文化,一方面將全球化在地化,一方面也藉此將在地文化全球化。假如因歐美文化入侵而採取閉關自守或竭力排外的手段,這是重蹈歷史的覆轍,積極長久是建設及加強國內的文化工業,投入國際市場公開競爭。當然,在本國文化工業未站穩腳時,有計畫地、暫時性地設立某些對外來文化的限制也是應該的,但這應是為了將來與國際競爭而設之過度措施,[不競爭,就淘汰]是二十一世紀的趨勢,全球化的浪潮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能逃避。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