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景點|昭和13年四柱造建築的竹田車站|糶糴村客家文字特色|大和頓物所
從有印像開始,假日總搭著藍皮火車,由高雄前往潮州。
當時的藍皮火車是沒有冷氣的,窗戶厚重一直都是開著。
在火車上看著窗外風景,吹著自然的風,不由自主的睡著。
當時的藍皮普快火車,每一站都會停,印象中最深刻的車站名稱,就屬「西勢站」、「竹田站」。
只要聽到這二站其中之一的站名,便會緩緩的由睡夢中慢慢的醒來。
在內埔用餐後騎著車閒逛,帶著女兒踏入久違的車站。
對竹田車站沒有任何的記憶印象,只知道以前鐵軌是在地上的,2013年6月底全面高架化。
目前的車站是保留下來的歷史古蹟。售票與搭乘處,皆在新車站。
「竹田車站」原名為「頓物驛」,初建於日本大正八年(西元1919年11月),是一所簡易停靠站。
台灣日治時,為了「屏東」到南州段的「潮州」,而設置的鐵路線。
日本昭和13年(1938年),因客貨運增加而擴建成現今保留下來的木造車站。
竹田火車站|竹田驛園
地址:屏東縣竹田鄉履豐村豐明路27號之1
#屏東親子景點 #屏東秘境美食 #屏東客家文化
現今保留的木造車站,屬於日式傳統「四柱造」家屋建築形式。
造型古樸,梯字形的水泥底座,兼具穩定站體及防蟲、防潮功能。
木造內部保留辦公室、信號房、茶水間、值夜室、木窗售票口、毛筆書寫時刻表...等。
內設旅遊服務站,還有多個印章可收集。
池上一郎博士文庫
池上一郎捐獻畢生收藏的日文書籍、報章雜誌。
擁有數量豐富的日文藏書,同時也是號稱「日本在亞洲最南端的日文圖書館」。
但假日是不開放閱覽。
竹田車站戶外景觀,歲月時光機流轉下的新舊融合,成為今天的竹田驛園。
大和頓物所
曾經老舊荒廢的碾米廠,在進化成為咖啡廳,歲月痕跡裡那些年意氣風發的樣貌依然存在。
竹田除了日式老車站外,角度能輕易取景出沖繩風的岡本,也很適合拍照打卡。
岡本的可可半糖去冰,很受小哈囉推薦,紫川本人也覺得滿好喝的。
「糶糴村」(糶ㄊ一ㄠˋ);(糴ㄉ一ˊ)
竹田的客家文化歷史之一,看了之後還真不會唸。
「出米」的「糶」是賣米,「入米」的「糴」是買米,合在一起就是「買賣穀米」的意思。
「糶糴村」是早期是南台灣的米倉也是竹田最早開發的客家庄。
早期是六堆客家地區米穀雜糧買賣的集散地。
利用龍頸溪的水路運輸,連接東港溪至東港。
接駁的大船會將穀米雜糧賣往大陸唐山。
也因此在「糶糴村」設立河口港,稱為「達達港」,現在已成為灌溉用水閘門。
在水閘門附近,有個用紅磚造的古樸「敬字亭」,專為焚化字紙的亭爐。
表示客家人「晴耕雨讀」深具崇儒敬聖的精神。
正當要離開時,突發現綠色快速移動物體。
仔細一看是外來種「綠鬣蜥」,之前只在新聞上看到屏東鄉下出現「綠鬣蜥」的身影。
這是第一次,超近距離看到這樣的外來種野生蜥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