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5 21:34:28Macoto Chen
地方制度法專題:二○○八年立委選後的地方政治發展(二)
這是一篇筆者所寫惟尚未修飾的初稿內容,內容就是昔日以來筆者短文的組合與擴大,談論的主題是:二○○八年立委選後的地方政治發展..............
(接續前文)
參、立委選後的地方政治發展
以下筆者即就「二○○八年立委選後的地方政治發展」,也就是其對地方政治運作(包括對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的影響、對地方自治之影響等),分成以下幾點加以說明[8]:
一、恩惠侍從關係更鞏固
蓋二○○八年一月十二日立委選舉結果揭曉後,以國民黨為主的藍軍(包括親民黨、無黨籍聯盟等)形同跨越「修憲門檻」,綠軍(無論是大綠的民進黨,抑或屬小綠的台聯黨)則幾近崩盤的「準兩黨制」(一個半政黨制)形成後[9],既會影響國會的權力運作、三月的總統大選,也會對地方政治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10]。
必須正視的是,由於七十三席是以「單一選區」產生,小黨或無黨籍人士的參政空間確實不大。因此,地方政治發展將更趨向於「政黨競爭」、「兩黨對決」,儘管綠軍版圖已退縮至八掌溪、曾文溪以南[11];換句話說,地方精英仍須代表國民兩黨,才會有較大的勝算。基此,國民兩黨的對決將會擴及至更為基層的鄉鎮市長、縣市議員選舉,而非只是立委選舉或百里侯選戰的既有對壘而已。
有趣的是,國民兩黨(尤其是幾近於全面獲勝的國民黨)固然可以利用「政黨競爭」、「兩黨對決」的態勢藉機收編地方派系,但未獲政黨提名的地方精英,卻也可能會「帶槍投靠」至原先敵對的陣營,以致於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仍容易出現「換黨如翻書」的現象[12]。詳言之,無論是國民黨抑或民進黨,其與地方派系的「雇主與代理人」(principal-agent)之互動關係,也就是恩惠侍從關係只會更加僅密而已,儘管所的「陳明文效應」也可能會不斷的出現(此即前段所指「換黨如翻書」的現象)[13]。
總的來看,單就選後地方政治發展的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之衝擊而言,政黨與地方派系之間,似乎又得以找回昔日「派系輪流執政」(亦即「雙系主義」)的機會之窗,而使得地方派系又與特定政黨(尤其是國民黨)展開長期合作,而重回「地方世襲政治」、「地方家族政治」的時光隧道(因為「單一選區」加上多數選區的藍大綠小選票結構,對國民黨更為有利),惟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換黨如翻書」的現象仍不排除隨時發生[14]。影響所及,政黨為滿足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追求利益共構、資源互賴的「肉粽政治」(提肉粽政治學)就會更加穩固[15]。
二、小縣大鎮有潛在的「雙頭效應」[16]
又對地方政治發展而言,另個值得注意的面向是,「小縣大鎮」的「雙頭效應」,即:「竭力輪流」與「竭力滿得」!蓋全國劃成七十三個單一選區的結果是,有些「小縣選區」是由人口規模較少的縣市所構成,如連江縣、金門縣、澎湖縣、台東縣、花蓮縣、嘉義市、基隆市、宜蘭縣、新竹市、新竹縣等地,人口從一萬至五十萬不等;有些「大鎮選區」則是由人口規模較多,約三十萬人以上的縣轄市即可單獨組成,如板橋市、中和市、三重市、桃園市、中壢市、鳳山市等地[17]。
儘管若干小縣大鎮昔日以來就是行政首長與立法委員選舉均屬單一選區的縣市(如金門、連江等地),對當地的既有政治生態而言,並不會有明顯改變的潛在影響;然而,對多數的「小縣大鎮」而言(如宜蘭縣、新竹縣或桃園市、鳳山市等),行政首長與立法委員選舉均為單一選區卻是頭一遭,就有機會產生兩種未被注意到的「雙頭效應」。
亦即,小縣大鎮高票落選的首長候選人,卻幾可捲土重來而篤定當選立委;或是,競逐立委選舉失利的地方精英,卻因為競爭對手已經當選立委不可隨意背離民意委託之故,而可輕騎過關首長之職位。再不然就是,同黨派甚或某家族即可以其驚人的政治實力,既坐定民選首長的寶座,也摘下立法委員的桂冠,而一手通包。
以上再詳言之,第一種「雙頭效應」就是小鎮大縣之內朝野政黨、敵對派系或不同家族勢力的輪替執政,即當甲派領袖出任首長時,乙派領袖則有機會當選立委;剛好相反的是,若是乙派領袖出任首長,甲派領袖卻當選立委。表面上的優點為,連基層政治都有動態牽制的平衡作用,亦即有防止彼此腐化的機制;但是,真正的缺點則在於政黨政治、派系政治,甚或家族政治終於找到可以生根茁壯的「定著點」,因為「竭力輪流」的選舉機器即將啟動,反正選不上這一頭(首長或立委),仍可拿下另一頭(立委或首長),但這卻是基層政治之所以腐化(或無法進步)的開始[18]。
第二種「雙頭效應」似乎更為令人擔憂,也被眾人嫌棄,也就是說小鎮大縣之內的某黨派或某家族勢力已「竭力滿得」於當地而長久執政,形成「泛藍者恆藍之,泛綠者恆綠之」的特殊景象,因為首長或立委都是當地同色系的老大或老二而已。坦白說,於此情形下,缺乏競爭互賽的結果,當地的民主政治不僅無法提升、難以進步,甚至將淪為「只問藍綠,不問是非」的「安全選區」(也就是所謂的「鐵票區」)。例如,昔日以來的連江縣、金門縣即是如此(均由泛藍軍主導)[19]。
當然,影響所及的是,大型縣轄市(尤其是板橋市、中和市、新莊市、三重市、桃園市、中壢市、鳳山市等七大縣轄市)與人口數少的小型縣市(如宜蘭縣、基隆市、新竹市、花蓮縣、台東縣、嘉義市等),政治權重(選票權重)已經相當,甚至大型縣轄市在總統大選的「票倉重要性」已不低於小型縣市,因為還有些離島小縣的人口數才十萬人不到(例如:澎湖縣、金門縣與連江縣);其次,則中央面對地方的資源分配,或許將不再是沿襲以往的「重視直轄市、輕視縣市、無視鄉鎮市」之傳統論點[20],但卻亦將因此全面轉型為「瞧不起中小型縣市與偏遠鄉鎮市」,進而導致國家資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補助款或統籌分配款的重分配)備受扭曲[21]。
三、出現「大鎮吃小鄉」的兼併效應
此外,二○○八年立委選後對地方政治所造成的另個潛在威脅則是,所謂的「選區利益」也以「大鎮」為中心,形成「小鄉」沾不到邊的不合理現象;畢竟各該「單一選區」內的主要票源仍集中在「大鎮選民」這邊,則小鎮、小鄉的利益就會受到忽略。
詳言之,有機會產生所謂「大鎮吃小鄉」的兼併效應,蓋多數單一選區都是以一個大鎮(重要縣轄市)為中心,然後加進諸多小鄉鎮一併劃定(例如,筆者故鄉雲林縣第二選區,就是以斗六市為中心,其他如崙背、二崙、西螺、莿桐、林內、大埤、斗南、古坑等鄉鎮環繞之)。可以預知的是,此屆立委選舉以後當重要縣轄市再度喊出「大鎮選民團結一致選大鎮立委」的口號之後,屆時無論小鄉鎮的選民們如何團結在一起,只要觸及「地域政治」的敏感神經時,大鎮就會完全終結週邊鄉鎮的政治命脈,使其在國會內部毫無發言權可言。
也就是說,「地域政治」發酵的話,那麼就只有大鎮才選得出立委代表其區域利益,小鄉鎮就只有默認的份。果爾如此,日後中央對地方的補助款也會在重要縣轄市選區立委的建議下,出現「大鎮吃麵,小鄉喊燒」的不合理現象[22]。重要的是,當「大鎮」的政治權重不斷抬頭之後,「小鄉」甚至前文提及之「小縣」則將淪為聊備一格的地方自治團體!
又類似「大鎮吃小鄉」兼併效應的是,「河洛族群吞併客家族群」的現象。蓋「單一選區」的七十三席部分依法予以選區重劃的結果,足以將客家鄉鎮市分散(當然,苗栗縣山線選區則是唯一的例外),使得具備客家族群背景的立委降到個位數以下,讓客家族群的政治權重更為弱勢與失衡[23],形成另類的「傑利蠑螈」(不規則選區劃分)。
四、造就立委選舉「里長化」的趨勢[24]
不僅如此,單一選區的競選規格也導致立委選舉「里長化」浮現,也就是區域利益優先,包括前言所指的,立委或立委候選人都只關心家鄉故里的水溝、路燈、馬路、橋樑、紅白帖、人事請託、派系利益或家族發展……等區域利益。
問題是,當立委選舉「里長化」之後,真正的受益的還是地方派系甚或就是政治世家,因為他們反可藉此立委選舉「里長化」的不斷佈樁找到生根茁壯的「強力定著點」。尤其是,對多數的地方派系或政治世家而言,如果能夠選得上此次二○○八年立委的話,就更有實力可以強攻當地的百里侯或大型鄉鎮霸侯寶座,讓地方派系或是政治世家的「強力定著點」更趨於鞏固。
也就是說,地方派系會因為立委選制改變而更加凝聚,才能既當選立委又有機會得以強攻地方諸侯寶座,讓派系成員雨露均霑;而政治世家也會更有機會存在「萬世一系」的現象,使得世襲政治亦為基層政治的特色[25]。
影響所及,由於選舉新制僅有三成席次係採「政黨比例代表制」產生,加上「單一選區」的競爭限制,又對票源集中型的「地方立委」較為有利,自會扼殺票源分散但卻具備專業的「全國立委」之出線。也就是說,七成的立委(區域立委或原住民立委)將更專注於「選區服務」以求連任,導致國會的權力遊戲將形成以「選區利益」為中心的「地方政治國會」,以致於「肉桶政治」的趨勢將會更為明顯。
實際上,即有媒體曾報導,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出的七十三名區域立委後,也等於就是選出七十三個「無黨籍聯盟立委—顏清標」[26]:(一)在政治上搞政黨與派系之結盟;(二)以地方經濟實力豢養派系成員;(三)結合農漁會或是宗教團體等「社會力量」,動員別人所不能動員的選票。
另個具體的影響是,地方型立委(即前文所指的七十三個「無黨籍聯盟立委—顏清標」)將會更深入地方政治的權力分配,例如許多公職職位的適當人選未來就都得經過他們的點頭。舉例來說,地方政府機關若出缺一位課長,則於地方型立委介入之後,就可以透過派系討論分派人選,但相對的,該位課長人選必須答應並動員下次選舉「開出選票」。
更令人擔心的是,「單一選區」實施之後,中央的政黨跟地方的派系之結合將更為緊密。而地方派系與中央政黨之結盟終究離不開「利益」,包括農漁會或農田水利會資源、地方工程包攬、土地重劃利益等都是交換之標的。而且,地方派系的地方型立委大量進軍國會後,勢必改變立委問政的方針,導致全國性議題將徹底被地方型議題所取代[27]。
總的來說,以後的地方型立委,甚至可以挾持中央資源(尤其是補助款的建議)為籌碼,介於地方與中央之間,成為另一種交換與結盟的政治次級系統,而蛻變成為新的「跨域型派系」,既跨越了地方與中間,也可能會在同一縣市內再度跨域結盟(例如:筆者故鄉雲林縣的第一選區、第二選區當選人均屬前縣長張榮味所領導的張派)。
五、鄉鎮市長地位抬頭
另單就此次「單一選區」的選舉結果來看,即有不少初試啼聲的現任或卸任鄉鎮市長,打敗高知名度的原現任立委。探究其實,由於選區幅員變小,導致立委選舉「里長化」,就容更造就現任或卸任鄉鎮市長由於長期在地方耕耘,反更容易獲得選民的青睞[28]。
舉例來說,原先選情並不被看好的土城市長盧嘉辰,在台北縣第十選區代表國民黨拌倒三連霸的民進黨籍立委候選人李文忠。再如,曾任集集鎮長的林明溱,在南投縣第二選區擊敗實力堅強的二連任立委湯火聖;前屏東市長王進士,也替國民黨奪下屏東縣唯一的席次。此外,先後擔任過板橋市長的吳清池和林鴻池,更是雙雙擊敗民進黨現任立委莊碩漢和王淑慧,都是明顯的例證[29]。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就是所謂「小縣沒落、大鎮崛起」的潛在效應[30]。即全國劃成七十三個「單一選區」後,平均每三十萬人左右就會成為一個選區(但憲法增修條文又規定,每縣市至少一名)。人口數不到五十萬的縣市,只能劃成一個選區,例如新竹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等中小型縣市,其政治權重不僅將與人口數不到一萬的連江縣相當;即連人口數在三十萬人以上的大鎮如板橋市、中和市、新莊市、三重市、桃園市、中壢市、鳳山市等大型縣轄市的政治權重,也不會亞於這些中小型縣市。
舉例來說,人口數近六十萬的板橋市必須劃成兩個選區,其政治意涵是,能夠當選板橋市長者已經有選票實力可以拱出兩名區域立委;相反的,新竹、宜蘭、花蓮、台東等縣市長的政治實力,如就全國性的選舉板塊(尤其是總統選舉)而言,已遠不足大型縣轄市了。可喜的是,日後中央面對地方諸侯的態度,或許將不再是沿襲以往的「重視直轄市、輕視縣市、無視鄉鎮市」,但卻將因此轉型為「瞧不起中小型縣市與偏遠鄉鎮市」,進而導致國家資源的合理配置再度受到嚴重扭曲,因為有權決定資源配置的立委其實就是以直轄市、準直轄市、大型縣市與大型縣轄市立委為主。
又可以想像的是,參加立委選舉的落選精英日後也會以鄉鎮市長作為前進立法院的跳板,甚或是未來挑戰縣市長寶座的基礎。
(接續前文)
參、立委選後的地方政治發展
以下筆者即就「二○○八年立委選後的地方政治發展」,也就是其對地方政治運作(包括對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的影響、對地方自治之影響等),分成以下幾點加以說明[8]:
一、恩惠侍從關係更鞏固
蓋二○○八年一月十二日立委選舉結果揭曉後,以國民黨為主的藍軍(包括親民黨、無黨籍聯盟等)形同跨越「修憲門檻」,綠軍(無論是大綠的民進黨,抑或屬小綠的台聯黨)則幾近崩盤的「準兩黨制」(一個半政黨制)形成後[9],既會影響國會的權力運作、三月的總統大選,也會對地方政治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10]。
必須正視的是,由於七十三席是以「單一選區」產生,小黨或無黨籍人士的參政空間確實不大。因此,地方政治發展將更趨向於「政黨競爭」、「兩黨對決」,儘管綠軍版圖已退縮至八掌溪、曾文溪以南[11];換句話說,地方精英仍須代表國民兩黨,才會有較大的勝算。基此,國民兩黨的對決將會擴及至更為基層的鄉鎮市長、縣市議員選舉,而非只是立委選舉或百里侯選戰的既有對壘而已。
有趣的是,國民兩黨(尤其是幾近於全面獲勝的國民黨)固然可以利用「政黨競爭」、「兩黨對決」的態勢藉機收編地方派系,但未獲政黨提名的地方精英,卻也可能會「帶槍投靠」至原先敵對的陣營,以致於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仍容易出現「換黨如翻書」的現象[12]。詳言之,無論是國民黨抑或民進黨,其與地方派系的「雇主與代理人」(principal-agent)之互動關係,也就是恩惠侍從關係只會更加僅密而已,儘管所的「陳明文效應」也可能會不斷的出現(此即前段所指「換黨如翻書」的現象)[13]。
總的來看,單就選後地方政治發展的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之衝擊而言,政黨與地方派系之間,似乎又得以找回昔日「派系輪流執政」(亦即「雙系主義」)的機會之窗,而使得地方派系又與特定政黨(尤其是國民黨)展開長期合作,而重回「地方世襲政治」、「地方家族政治」的時光隧道(因為「單一選區」加上多數選區的藍大綠小選票結構,對國民黨更為有利),惟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換黨如翻書」的現象仍不排除隨時發生[14]。影響所及,政黨為滿足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追求利益共構、資源互賴的「肉粽政治」(提肉粽政治學)就會更加穩固[15]。
二、小縣大鎮有潛在的「雙頭效應」[16]
又對地方政治發展而言,另個值得注意的面向是,「小縣大鎮」的「雙頭效應」,即:「竭力輪流」與「竭力滿得」!蓋全國劃成七十三個單一選區的結果是,有些「小縣選區」是由人口規模較少的縣市所構成,如連江縣、金門縣、澎湖縣、台東縣、花蓮縣、嘉義市、基隆市、宜蘭縣、新竹市、新竹縣等地,人口從一萬至五十萬不等;有些「大鎮選區」則是由人口規模較多,約三十萬人以上的縣轄市即可單獨組成,如板橋市、中和市、三重市、桃園市、中壢市、鳳山市等地[17]。
儘管若干小縣大鎮昔日以來就是行政首長與立法委員選舉均屬單一選區的縣市(如金門、連江等地),對當地的既有政治生態而言,並不會有明顯改變的潛在影響;然而,對多數的「小縣大鎮」而言(如宜蘭縣、新竹縣或桃園市、鳳山市等),行政首長與立法委員選舉均為單一選區卻是頭一遭,就有機會產生兩種未被注意到的「雙頭效應」。
亦即,小縣大鎮高票落選的首長候選人,卻幾可捲土重來而篤定當選立委;或是,競逐立委選舉失利的地方精英,卻因為競爭對手已經當選立委不可隨意背離民意委託之故,而可輕騎過關首長之職位。再不然就是,同黨派甚或某家族即可以其驚人的政治實力,既坐定民選首長的寶座,也摘下立法委員的桂冠,而一手通包。
以上再詳言之,第一種「雙頭效應」就是小鎮大縣之內朝野政黨、敵對派系或不同家族勢力的輪替執政,即當甲派領袖出任首長時,乙派領袖則有機會當選立委;剛好相反的是,若是乙派領袖出任首長,甲派領袖卻當選立委。表面上的優點為,連基層政治都有動態牽制的平衡作用,亦即有防止彼此腐化的機制;但是,真正的缺點則在於政黨政治、派系政治,甚或家族政治終於找到可以生根茁壯的「定著點」,因為「竭力輪流」的選舉機器即將啟動,反正選不上這一頭(首長或立委),仍可拿下另一頭(立委或首長),但這卻是基層政治之所以腐化(或無法進步)的開始[18]。
第二種「雙頭效應」似乎更為令人擔憂,也被眾人嫌棄,也就是說小鎮大縣之內的某黨派或某家族勢力已「竭力滿得」於當地而長久執政,形成「泛藍者恆藍之,泛綠者恆綠之」的特殊景象,因為首長或立委都是當地同色系的老大或老二而已。坦白說,於此情形下,缺乏競爭互賽的結果,當地的民主政治不僅無法提升、難以進步,甚至將淪為「只問藍綠,不問是非」的「安全選區」(也就是所謂的「鐵票區」)。例如,昔日以來的連江縣、金門縣即是如此(均由泛藍軍主導)[19]。
當然,影響所及的是,大型縣轄市(尤其是板橋市、中和市、新莊市、三重市、桃園市、中壢市、鳳山市等七大縣轄市)與人口數少的小型縣市(如宜蘭縣、基隆市、新竹市、花蓮縣、台東縣、嘉義市等),政治權重(選票權重)已經相當,甚至大型縣轄市在總統大選的「票倉重要性」已不低於小型縣市,因為還有些離島小縣的人口數才十萬人不到(例如:澎湖縣、金門縣與連江縣);其次,則中央面對地方的資源分配,或許將不再是沿襲以往的「重視直轄市、輕視縣市、無視鄉鎮市」之傳統論點[20],但卻亦將因此全面轉型為「瞧不起中小型縣市與偏遠鄉鎮市」,進而導致國家資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補助款或統籌分配款的重分配)備受扭曲[21]。
三、出現「大鎮吃小鄉」的兼併效應
此外,二○○八年立委選後對地方政治所造成的另個潛在威脅則是,所謂的「選區利益」也以「大鎮」為中心,形成「小鄉」沾不到邊的不合理現象;畢竟各該「單一選區」內的主要票源仍集中在「大鎮選民」這邊,則小鎮、小鄉的利益就會受到忽略。
詳言之,有機會產生所謂「大鎮吃小鄉」的兼併效應,蓋多數單一選區都是以一個大鎮(重要縣轄市)為中心,然後加進諸多小鄉鎮一併劃定(例如,筆者故鄉雲林縣第二選區,就是以斗六市為中心,其他如崙背、二崙、西螺、莿桐、林內、大埤、斗南、古坑等鄉鎮環繞之)。可以預知的是,此屆立委選舉以後當重要縣轄市再度喊出「大鎮選民團結一致選大鎮立委」的口號之後,屆時無論小鄉鎮的選民們如何團結在一起,只要觸及「地域政治」的敏感神經時,大鎮就會完全終結週邊鄉鎮的政治命脈,使其在國會內部毫無發言權可言。
也就是說,「地域政治」發酵的話,那麼就只有大鎮才選得出立委代表其區域利益,小鄉鎮就只有默認的份。果爾如此,日後中央對地方的補助款也會在重要縣轄市選區立委的建議下,出現「大鎮吃麵,小鄉喊燒」的不合理現象[22]。重要的是,當「大鎮」的政治權重不斷抬頭之後,「小鄉」甚至前文提及之「小縣」則將淪為聊備一格的地方自治團體!
又類似「大鎮吃小鄉」兼併效應的是,「河洛族群吞併客家族群」的現象。蓋「單一選區」的七十三席部分依法予以選區重劃的結果,足以將客家鄉鎮市分散(當然,苗栗縣山線選區則是唯一的例外),使得具備客家族群背景的立委降到個位數以下,讓客家族群的政治權重更為弱勢與失衡[23],形成另類的「傑利蠑螈」(不規則選區劃分)。
四、造就立委選舉「里長化」的趨勢[24]
不僅如此,單一選區的競選規格也導致立委選舉「里長化」浮現,也就是區域利益優先,包括前言所指的,立委或立委候選人都只關心家鄉故里的水溝、路燈、馬路、橋樑、紅白帖、人事請託、派系利益或家族發展……等區域利益。
問題是,當立委選舉「里長化」之後,真正的受益的還是地方派系甚或就是政治世家,因為他們反可藉此立委選舉「里長化」的不斷佈樁找到生根茁壯的「強力定著點」。尤其是,對多數的地方派系或政治世家而言,如果能夠選得上此次二○○八年立委的話,就更有實力可以強攻當地的百里侯或大型鄉鎮霸侯寶座,讓地方派系或是政治世家的「強力定著點」更趨於鞏固。
也就是說,地方派系會因為立委選制改變而更加凝聚,才能既當選立委又有機會得以強攻地方諸侯寶座,讓派系成員雨露均霑;而政治世家也會更有機會存在「萬世一系」的現象,使得世襲政治亦為基層政治的特色[25]。
影響所及,由於選舉新制僅有三成席次係採「政黨比例代表制」產生,加上「單一選區」的競爭限制,又對票源集中型的「地方立委」較為有利,自會扼殺票源分散但卻具備專業的「全國立委」之出線。也就是說,七成的立委(區域立委或原住民立委)將更專注於「選區服務」以求連任,導致國會的權力遊戲將形成以「選區利益」為中心的「地方政治國會」,以致於「肉桶政治」的趨勢將會更為明顯。
實際上,即有媒體曾報導,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出的七十三名區域立委後,也等於就是選出七十三個「無黨籍聯盟立委—顏清標」[26]:(一)在政治上搞政黨與派系之結盟;(二)以地方經濟實力豢養派系成員;(三)結合農漁會或是宗教團體等「社會力量」,動員別人所不能動員的選票。
另個具體的影響是,地方型立委(即前文所指的七十三個「無黨籍聯盟立委—顏清標」)將會更深入地方政治的權力分配,例如許多公職職位的適當人選未來就都得經過他們的點頭。舉例來說,地方政府機關若出缺一位課長,則於地方型立委介入之後,就可以透過派系討論分派人選,但相對的,該位課長人選必須答應並動員下次選舉「開出選票」。
更令人擔心的是,「單一選區」實施之後,中央的政黨跟地方的派系之結合將更為緊密。而地方派系與中央政黨之結盟終究離不開「利益」,包括農漁會或農田水利會資源、地方工程包攬、土地重劃利益等都是交換之標的。而且,地方派系的地方型立委大量進軍國會後,勢必改變立委問政的方針,導致全國性議題將徹底被地方型議題所取代[27]。
總的來說,以後的地方型立委,甚至可以挾持中央資源(尤其是補助款的建議)為籌碼,介於地方與中央之間,成為另一種交換與結盟的政治次級系統,而蛻變成為新的「跨域型派系」,既跨越了地方與中間,也可能會在同一縣市內再度跨域結盟(例如:筆者故鄉雲林縣的第一選區、第二選區當選人均屬前縣長張榮味所領導的張派)。
五、鄉鎮市長地位抬頭
另單就此次「單一選區」的選舉結果來看,即有不少初試啼聲的現任或卸任鄉鎮市長,打敗高知名度的原現任立委。探究其實,由於選區幅員變小,導致立委選舉「里長化」,就容更造就現任或卸任鄉鎮市長由於長期在地方耕耘,反更容易獲得選民的青睞[28]。
舉例來說,原先選情並不被看好的土城市長盧嘉辰,在台北縣第十選區代表國民黨拌倒三連霸的民進黨籍立委候選人李文忠。再如,曾任集集鎮長的林明溱,在南投縣第二選區擊敗實力堅強的二連任立委湯火聖;前屏東市長王進士,也替國民黨奪下屏東縣唯一的席次。此外,先後擔任過板橋市長的吳清池和林鴻池,更是雙雙擊敗民進黨現任立委莊碩漢和王淑慧,都是明顯的例證[29]。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就是所謂「小縣沒落、大鎮崛起」的潛在效應[30]。即全國劃成七十三個「單一選區」後,平均每三十萬人左右就會成為一個選區(但憲法增修條文又規定,每縣市至少一名)。人口數不到五十萬的縣市,只能劃成一個選區,例如新竹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等中小型縣市,其政治權重不僅將與人口數不到一萬的連江縣相當;即連人口數在三十萬人以上的大鎮如板橋市、中和市、新莊市、三重市、桃園市、中壢市、鳳山市等大型縣轄市的政治權重,也不會亞於這些中小型縣市。
舉例來說,人口數近六十萬的板橋市必須劃成兩個選區,其政治意涵是,能夠當選板橋市長者已經有選票實力可以拱出兩名區域立委;相反的,新竹、宜蘭、花蓮、台東等縣市長的政治實力,如就全國性的選舉板塊(尤其是總統選舉)而言,已遠不足大型縣轄市了。可喜的是,日後中央面對地方諸侯的態度,或許將不再是沿襲以往的「重視直轄市、輕視縣市、無視鄉鎮市」,但卻將因此轉型為「瞧不起中小型縣市與偏遠鄉鎮市」,進而導致國家資源的合理配置再度受到嚴重扭曲,因為有權決定資源配置的立委其實就是以直轄市、準直轄市、大型縣市與大型縣轄市立委為主。
又可以想像的是,參加立委選舉的落選精英日後也會以鄉鎮市長作為前進立法院的跳板,甚或是未來挑戰縣市長寶座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