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2 08:07:56Macoto Chen
記住自己:台灣光華雜誌的引述轉載(二)
(續前文)
幸福的認知分裂
更糟糕的是,媒體還製造了許多謬誤新聞,或是把爆料未查證的消息當頭版要聞,並用聳動的標題誤導民眾。
管中祥以2006年冬天喧騰一時的「瀝青鴨事件」為例。當初TVBS未經查證,即指控台灣鴨農以瀝青除毛,造成消費者人心惶惶,鴨農含冤莫白。事後證實所謂的瀝青其實是合法的「脂松香」,但損失已難以挽回。像這樣的事件不斷重演,民眾的消費信心和台灣農產品的商譽,也一次次遭受嚴重打擊。
「名嘴」現象也是一絕。每天晚餐過後,台灣幾家主要新聞台就被政論節目佔據。固定的幾位名嘴,可以從媒體人化身為任何領域的「專家」,大放厥詞。「常看見台北記者滔滔不絕地評論高雄選情,完全不以自己的外行為恥,」管中祥幽默地說。
電子媒體擅長「小事化大」,真正的大事卻無力深入探討。往往在激憤地陳述民生危機、批評主政者無法體恤百姓痛苦後,緊接著卻是某家知名百貨公司周年慶的消息。鏡頭前出現的,是民眾大排長龍、瘋狂搶購特價名牌的畫面。究竟,現今台灣有多少比重的人已「活不下去了」?又有多少比重是「購買力驚人」?媒體無法提供完整深入的分析,使得民眾更加迷惑不安。
根據11月初中央大學發表的台灣民眾幸福感調查,高達77.8%的民眾,對個人生活感到幸福;但對台灣整體生活感到幸福的只有43%,略高於不滿意的40.5%。這項在4月間進行的調查,或許因當時物價尚未颳起漲風而略顯樂觀,但也點出許多民眾在「自己生活得不錯」和「印象中台灣很糟糕」的兩極間擺盪,以致出現這種認知落差。
引爆點1:台灣經濟向下沈淪?
在媒體印象中,經濟不振和民眾痛苦指數上升,是引爆當今島嶼人民不滿情緒的主因。然而,台灣經濟真的如此不堪嗎?
翻開台灣經濟史,從1986到200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是7.3%,屬於穩定理性成長,且順利轉入已開發國家之列。在已開發國家中又分成一軍、二軍,屬於一軍的國家如美、日、德,經濟發展已進入平穩高原期,成長率約在2%至4%;台灣則屬二軍,成長率介於4%至6%之間;而開發中國家因基準點較低,衝刺空間大,約在8%至10%間,如中國、印度、越南等。
2001年,因千禧年換機潮剛過,全球資訊業陷入低迷,加上網路產業泡沫化,造成資訊業比重極重的台灣,出現了三十多年來首度的經濟負成長(-2.17%),同年有全球「經貿模範生」之譽的新加坡,也出現難堪的負成長(-2.4%)。但這次中挫,加上核四停建又復建的爭議,卻讓2000年甫執政的民進黨,從此蒙上了「不懂經濟」的惡名,即使第二年經濟成長即已快速回升至4.6%,民眾的印象卻在媒體推波助瀾下難以扭轉。
台灣產業強悍依舊
曾任行政院副院長、在企業界有著「台灣艾科卡」美譽、現任工研院董事長的林信義,點出台灣面臨「前有強者(一軍),後有追兵(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現實:「本來台灣遙遙領先這些追兵,所以國外客戶願意用多5-10%的價錢來採購我們的產品;但現在,追兵不但已兵臨城下,更以便宜20%的低價搶攻市場。」
林信義認為,關鍵轉折在於台灣部分產業轉型升級速度太慢,沒有即時拉開與開發中國家的差距,造成近20年來業者關廠、外移不斷。目前台灣產業結構雖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與高科技業,但原先釋出的人力卻不符所需,形成了失業人數增加、而企業也同時缺人的資源錯置現象。
為了加速產業升級轉型,2000年,政府提出「兩兆雙星」計劃,如今不僅「半導體」和「光電」兩大兆產業已提前達成目標(2006年產值均約1.38兆元),第三兆元產業──精密機械──也呼之欲出。
此外,1997年落成的南部科學園區,如今已有105家國內外大廠進駐,2006年產值為台幣3,313億元;2003年啟用的中部科學園區,產值也已達1,200多億元,西部科技走廊繁星盛開,包括筆記型電腦在內,台灣有18項產品產值為世界第一;另有光碟機、IC設計等8項為世界第二,台灣產業並沒有停頓或弱化之虞。
島嶼內,產業結構轉型已初具雛形,但攤開全球版圖,一向排行名列前茅的台灣,卻在不久前「世界經濟論壇」(WEF)發佈的「2007-2008全球競爭力報告」評比中退步一名,落居14,這也是韓國競爭力首度超越台灣,不容輕忽。
台韓消長之謎
中經院第二研究所副研究員溫蓓章分析,韓國近年來推動金融自由化、簽署美韓自由貿易區協定、舒緩工潮、推動南北韓互訪以緩和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等等,這些項目在WEF評比中的比重高達7成,促使韓國排名上升。相對之下,台灣近年來國內政治紛擾,媒體負面報導偏多,還有2007年初爆發的力霸集團所屬中華銀行為政府接管,造成台灣在「金融市場成熟度」的指標大幅滑落,影響了排名。
韓國的成就雖令人羨慕,但因台韓兩國企業的結構不同──韓國以三星、樂金、現代等家族大財閥為主(其中僅三星一家企業即掌握了韓國22%的總出口值,前10大企業總計合佔80%),並以自有品牌搶攻全球市場,較容易形成焦點,而台灣則以中堅型代工企業為主,做法不同,利弊也互見。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媒體認為台灣經濟之所以不如以往,是因為政府不允許兩岸三通、對中國投資設限、不開放中資來台等。但若以台韓經濟做比較,早在雙方競爭力消長關鍵的1990年代,台商便已一窩蜂搶進大陸,韓國的「中國熱」反倒姍姍來遲;尤其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金大中政府更一度壓制韓商赴中投資,成功迫使企業根留韓國,並力圖轉型升級。
自2000年起,韓國資訊科技業大舉赴中國投資,但迄今韓國對中國投資及貿易依存度的比例仍遠低於我國。以2004至2005年為例,韓國對中國投資僅占其GDP的0.2%,台灣則平均為2%至3%。台韓經濟消長互見,原因很多,但一味把焦點放在「經濟鎖國」之爭上,卻是一種簡化與誤導。
此外,在WEF的競爭力報告中,台灣於「創新競爭」相關的指標,表現仍相當優異。例如「產業群聚發展」為全球第一,獲專利權總數則居全球第三,顯示台灣產業界團結打拚並努力升級的決心。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保有其產業核心競爭力。這不是指過去的比較優勢,而是面對未來變遷所投入的人力與資源。」林信義認為,只要能堅持這一點,無論「大膽西進」或「戒急用忍」都不是問題,台灣的經濟仍是樂觀的。
引爆點2:社會福利網補破網?
做為一個外銷導向型國家,隨著全球化浪潮洶湧而來,台灣也躲不過「世界是平的」的正面衝擊。有能力駕馭這股浪潮的人,在全世界都看見了機會;無力因應的人,卻發現連立足存活都變得困難。「安全感變差了,生活壓力也愈來愈大。過去上星巴克喝杯拿鐵是犒賞自己,現在連買杯85度C的平價咖啡都還要考慮一下,」這是高雄縣社會局救助課長田禮芳的感觸。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指出,根據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台灣「5等分位」家戶高低所得差距在2001年達到高峰,之後趨於緩和;但以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統計,若將全國納稅人細分為20等分,高低所得差距則由1998年的32倍增為2003年的51倍,貧富差距擴大的現象的確存在。
然而,貧富差距惡化、中產階級遭到擠壓的問題並非台灣所獨有。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在2006年初出版的暢銷書《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即指出,所得階層的分布出現位移,邁向左右兩端高峰、中間崩落的「M型社會」,已經是全球趨勢。
面對這種趨勢,「我們不怕高階所得者分配的180萬元變成300萬元,問題是要如何讓最低可支配所得者的29萬元躍升到60萬元,讓他們足以生活,」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於2006年中提出「大溫暖」計劃的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表示,扣除已受政府補助的1%低收入人口,新貧與近貧一族保守估計有138萬人,這也是政府這幾年亟思加強照顧的對象。
「傳統的窮人,多半是由『老、殘、病、童』等因素組成,但近年在全球化效應影響下,因工廠外移或因職場競爭力不足而出現的長期失業者,或是因投資失敗,導致舉債度日甚至舉家自殺的新貧戶大舉出現。」林萬億指出,「大溫暖」中的「弱勢家庭脫困計劃」,就是要幫助那些急難家庭,希望他們不要因為一時的厄運而墮入無法挽回的深淵。
林萬億表示,「大溫暖」衝刺計劃預計在3年內投入1,914億元新台幣,至少可帶來兩萬個以上的工作機會,用於縮小貧富差距、強化老人安養、因應少子化、促進國民健康等4大重點工作。
諷刺的是,媒體連日大幅報導的個案,其實部分正是「大溫暖」計劃受助的對象。媒體一味訴諸悲情與同情,卻往往略過政府的努力不提,結果是讓社會更陷入怨憤不平,對解決問題反倒有害無益。
真實快樂來自正向力
11月15日,「世界銀行」針對全球「知識經濟指數」提出2007年最新評比結果,台灣的總分為8.37分,位居全球第19名,僅次於排名17的日本,位居亞洲第二,並優於排名第27的韓國。
「在世界版圖上,台灣還是有力量的,」名列台灣國際10大品牌、全球第3大健身器材企業的喬山董事長羅昆泉表示。
「其實台灣的上升動力與正向力量一直存在,始終沒有衰減,」社運團體「千里步道」籌備中心執行長周聖心、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也不約而同地說。
「台灣不是沒有問題。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或明知問題在哪裡,卻不願意誠實面對,不願意努力化解,」林信義語重心長地說。
面對當前瀰漫的悲觀迷思,以及全球化競爭和社會貧富差距等關鍵問題,不論朝野、不論政府或民間,都沒有內耗下去的本錢。如何讓台灣2,300萬人傾聽彼此的話語,看到彼此的渴望與憂懼,將彼此手中的刺化為美麗的花朵,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誰都不能逃避。
正向思維和行動力並不難,而很多人已經在路上,正等著你我的加入。
轉載自http://www.taiwan-panorama.com/show_issue.php?id=2007129612006c.txt&table=1&distype=text&year=2007&month=12
幸福的認知分裂
更糟糕的是,媒體還製造了許多謬誤新聞,或是把爆料未查證的消息當頭版要聞,並用聳動的標題誤導民眾。
管中祥以2006年冬天喧騰一時的「瀝青鴨事件」為例。當初TVBS未經查證,即指控台灣鴨農以瀝青除毛,造成消費者人心惶惶,鴨農含冤莫白。事後證實所謂的瀝青其實是合法的「脂松香」,但損失已難以挽回。像這樣的事件不斷重演,民眾的消費信心和台灣農產品的商譽,也一次次遭受嚴重打擊。
「名嘴」現象也是一絕。每天晚餐過後,台灣幾家主要新聞台就被政論節目佔據。固定的幾位名嘴,可以從媒體人化身為任何領域的「專家」,大放厥詞。「常看見台北記者滔滔不絕地評論高雄選情,完全不以自己的外行為恥,」管中祥幽默地說。
電子媒體擅長「小事化大」,真正的大事卻無力深入探討。往往在激憤地陳述民生危機、批評主政者無法體恤百姓痛苦後,緊接著卻是某家知名百貨公司周年慶的消息。鏡頭前出現的,是民眾大排長龍、瘋狂搶購特價名牌的畫面。究竟,現今台灣有多少比重的人已「活不下去了」?又有多少比重是「購買力驚人」?媒體無法提供完整深入的分析,使得民眾更加迷惑不安。
根據11月初中央大學發表的台灣民眾幸福感調查,高達77.8%的民眾,對個人生活感到幸福;但對台灣整體生活感到幸福的只有43%,略高於不滿意的40.5%。這項在4月間進行的調查,或許因當時物價尚未颳起漲風而略顯樂觀,但也點出許多民眾在「自己生活得不錯」和「印象中台灣很糟糕」的兩極間擺盪,以致出現這種認知落差。
引爆點1:台灣經濟向下沈淪?
在媒體印象中,經濟不振和民眾痛苦指數上升,是引爆當今島嶼人民不滿情緒的主因。然而,台灣經濟真的如此不堪嗎?
翻開台灣經濟史,從1986到200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是7.3%,屬於穩定理性成長,且順利轉入已開發國家之列。在已開發國家中又分成一軍、二軍,屬於一軍的國家如美、日、德,經濟發展已進入平穩高原期,成長率約在2%至4%;台灣則屬二軍,成長率介於4%至6%之間;而開發中國家因基準點較低,衝刺空間大,約在8%至10%間,如中國、印度、越南等。
2001年,因千禧年換機潮剛過,全球資訊業陷入低迷,加上網路產業泡沫化,造成資訊業比重極重的台灣,出現了三十多年來首度的經濟負成長(-2.17%),同年有全球「經貿模範生」之譽的新加坡,也出現難堪的負成長(-2.4%)。但這次中挫,加上核四停建又復建的爭議,卻讓2000年甫執政的民進黨,從此蒙上了「不懂經濟」的惡名,即使第二年經濟成長即已快速回升至4.6%,民眾的印象卻在媒體推波助瀾下難以扭轉。
台灣產業強悍依舊
曾任行政院副院長、在企業界有著「台灣艾科卡」美譽、現任工研院董事長的林信義,點出台灣面臨「前有強者(一軍),後有追兵(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現實:「本來台灣遙遙領先這些追兵,所以國外客戶願意用多5-10%的價錢來採購我們的產品;但現在,追兵不但已兵臨城下,更以便宜20%的低價搶攻市場。」
林信義認為,關鍵轉折在於台灣部分產業轉型升級速度太慢,沒有即時拉開與開發中國家的差距,造成近20年來業者關廠、外移不斷。目前台灣產業結構雖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與高科技業,但原先釋出的人力卻不符所需,形成了失業人數增加、而企業也同時缺人的資源錯置現象。
為了加速產業升級轉型,2000年,政府提出「兩兆雙星」計劃,如今不僅「半導體」和「光電」兩大兆產業已提前達成目標(2006年產值均約1.38兆元),第三兆元產業──精密機械──也呼之欲出。
此外,1997年落成的南部科學園區,如今已有105家國內外大廠進駐,2006年產值為台幣3,313億元;2003年啟用的中部科學園區,產值也已達1,200多億元,西部科技走廊繁星盛開,包括筆記型電腦在內,台灣有18項產品產值為世界第一;另有光碟機、IC設計等8項為世界第二,台灣產業並沒有停頓或弱化之虞。
島嶼內,產業結構轉型已初具雛形,但攤開全球版圖,一向排行名列前茅的台灣,卻在不久前「世界經濟論壇」(WEF)發佈的「2007-2008全球競爭力報告」評比中退步一名,落居14,這也是韓國競爭力首度超越台灣,不容輕忽。
台韓消長之謎
中經院第二研究所副研究員溫蓓章分析,韓國近年來推動金融自由化、簽署美韓自由貿易區協定、舒緩工潮、推動南北韓互訪以緩和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等等,這些項目在WEF評比中的比重高達7成,促使韓國排名上升。相對之下,台灣近年來國內政治紛擾,媒體負面報導偏多,還有2007年初爆發的力霸集團所屬中華銀行為政府接管,造成台灣在「金融市場成熟度」的指標大幅滑落,影響了排名。
韓國的成就雖令人羨慕,但因台韓兩國企業的結構不同──韓國以三星、樂金、現代等家族大財閥為主(其中僅三星一家企業即掌握了韓國22%的總出口值,前10大企業總計合佔80%),並以自有品牌搶攻全球市場,較容易形成焦點,而台灣則以中堅型代工企業為主,做法不同,利弊也互見。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媒體認為台灣經濟之所以不如以往,是因為政府不允許兩岸三通、對中國投資設限、不開放中資來台等。但若以台韓經濟做比較,早在雙方競爭力消長關鍵的1990年代,台商便已一窩蜂搶進大陸,韓國的「中國熱」反倒姍姍來遲;尤其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金大中政府更一度壓制韓商赴中投資,成功迫使企業根留韓國,並力圖轉型升級。
自2000年起,韓國資訊科技業大舉赴中國投資,但迄今韓國對中國投資及貿易依存度的比例仍遠低於我國。以2004至2005年為例,韓國對中國投資僅占其GDP的0.2%,台灣則平均為2%至3%。台韓經濟消長互見,原因很多,但一味把焦點放在「經濟鎖國」之爭上,卻是一種簡化與誤導。
此外,在WEF的競爭力報告中,台灣於「創新競爭」相關的指標,表現仍相當優異。例如「產業群聚發展」為全球第一,獲專利權總數則居全球第三,顯示台灣產業界團結打拚並努力升級的決心。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保有其產業核心競爭力。這不是指過去的比較優勢,而是面對未來變遷所投入的人力與資源。」林信義認為,只要能堅持這一點,無論「大膽西進」或「戒急用忍」都不是問題,台灣的經濟仍是樂觀的。
引爆點2:社會福利網補破網?
做為一個外銷導向型國家,隨著全球化浪潮洶湧而來,台灣也躲不過「世界是平的」的正面衝擊。有能力駕馭這股浪潮的人,在全世界都看見了機會;無力因應的人,卻發現連立足存活都變得困難。「安全感變差了,生活壓力也愈來愈大。過去上星巴克喝杯拿鐵是犒賞自己,現在連買杯85度C的平價咖啡都還要考慮一下,」這是高雄縣社會局救助課長田禮芳的感觸。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指出,根據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台灣「5等分位」家戶高低所得差距在2001年達到高峰,之後趨於緩和;但以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統計,若將全國納稅人細分為20等分,高低所得差距則由1998年的32倍增為2003年的51倍,貧富差距擴大的現象的確存在。
然而,貧富差距惡化、中產階級遭到擠壓的問題並非台灣所獨有。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在2006年初出版的暢銷書《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即指出,所得階層的分布出現位移,邁向左右兩端高峰、中間崩落的「M型社會」,已經是全球趨勢。
面對這種趨勢,「我們不怕高階所得者分配的180萬元變成300萬元,問題是要如何讓最低可支配所得者的29萬元躍升到60萬元,讓他們足以生活,」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於2006年中提出「大溫暖」計劃的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表示,扣除已受政府補助的1%低收入人口,新貧與近貧一族保守估計有138萬人,這也是政府這幾年亟思加強照顧的對象。
「傳統的窮人,多半是由『老、殘、病、童』等因素組成,但近年在全球化效應影響下,因工廠外移或因職場競爭力不足而出現的長期失業者,或是因投資失敗,導致舉債度日甚至舉家自殺的新貧戶大舉出現。」林萬億指出,「大溫暖」中的「弱勢家庭脫困計劃」,就是要幫助那些急難家庭,希望他們不要因為一時的厄運而墮入無法挽回的深淵。
林萬億表示,「大溫暖」衝刺計劃預計在3年內投入1,914億元新台幣,至少可帶來兩萬個以上的工作機會,用於縮小貧富差距、強化老人安養、因應少子化、促進國民健康等4大重點工作。
諷刺的是,媒體連日大幅報導的個案,其實部分正是「大溫暖」計劃受助的對象。媒體一味訴諸悲情與同情,卻往往略過政府的努力不提,結果是讓社會更陷入怨憤不平,對解決問題反倒有害無益。
真實快樂來自正向力
11月15日,「世界銀行」針對全球「知識經濟指數」提出2007年最新評比結果,台灣的總分為8.37分,位居全球第19名,僅次於排名17的日本,位居亞洲第二,並優於排名第27的韓國。
「在世界版圖上,台灣還是有力量的,」名列台灣國際10大品牌、全球第3大健身器材企業的喬山董事長羅昆泉表示。
「其實台灣的上升動力與正向力量一直存在,始終沒有衰減,」社運團體「千里步道」籌備中心執行長周聖心、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也不約而同地說。
「台灣不是沒有問題。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或明知問題在哪裡,卻不願意誠實面對,不願意努力化解,」林信義語重心長地說。
面對當前瀰漫的悲觀迷思,以及全球化競爭和社會貧富差距等關鍵問題,不論朝野、不論政府或民間,都沒有內耗下去的本錢。如何讓台灣2,300萬人傾聽彼此的話語,看到彼此的渴望與憂懼,將彼此手中的刺化為美麗的花朵,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誰都不能逃避。
正向思維和行動力並不難,而很多人已經在路上,正等著你我的加入。
轉載自http://www.taiwan-panorama.com/show_issue.php?id=2007129612006c.txt&table=1&distype=text&year=2007&month=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