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FAST添“利刃” 巡天能力將大大增強
中國“天眼”FAST添“利刃” 巡天能力將大大增強 |
原標題:中國“天眼”再添“利刃”,FAST巡天能力將大大增強 “觀天利器”再添利刃。3月25日,記者從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獲悉,隨著19波束接收機即將投入使用,FAST的巡天能力將大大增強,隨之產生的超級數據,將給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帶來嚴峻考驗。不過,這完全不用擔心,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將投入上千萬元購置硬件,並對數據中心進行擴容。 FAST巡天一圈,費時在20天左右。平時,一根光纖專線將FAST捕獲的海量數據,從平塘大窩氹直接連到瞭100多公裡外的貴州師范大學內。由中科院國傢天文臺和貴州師范大學合作建立的FA優惠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負責將實時傳送到這裡的海量數據進行存貯、計算和篩查。 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副主任劉志傑說,經過一年多的緊張調試,FAST已實現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調試進展超過國際同類大型望遠鏡,成為世界級的“觀天利器”。目前,數據中心存貯瞭2個PB的巡天數據,其容量相當於8000個256G的蘋果手機。 通過模式識別和超算能力等數據處理手段,截至目前為止,數據中心已經幫助FAST發現瞭11顆脈沖星和54顆侯選體。可以說,數據中心在脈沖星搜索計算和人工智能識別等方面,達到瞭世界領先的水準。 事實上,FAST捕捉到的海量宇宙原始數據,並不能立即告訴我們哪些是人類未知的天文現象。它首先需要數據中心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科研工作者“讀得懂”的數據。如果將海量的巡天數據比作是從礦井裡挖出來的一堆堆礦砂,那麼,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的作用,就相當於是從一堆堆的礦砂裡找出金子來。當然,這些數據在處理以後,即使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也可能有新的發現。所以這些數據是寶貴的,需要長時間保存。 劉志傑說,FAST將在近期將單波束接收機換裝為更先進的19波束接收機,以大幅提高觀測效率。屆時,FAST周圍也將建設若幹30米至5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組成“天眼陣”以提高分辨率,從而獲得射電源更精確的定位圖像。 19波束接收機每天將產生原始數據約500TB,處理後會壓縮到50TB,每年按照運行200天計,將產生約10個PB的超級數據,這對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的存儲和超算能力都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不過,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早有應對,預計將投入上千萬元進行擴容。目前,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已添置瞭硬件設備,並新建瞭中心機房,完善瞭通訊配套和耗材。 未來十年,預計FAST產生的數據量將達到100PB,對此,貴州已啟動相關工作,將在貴安新區建設大型科學數據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