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4 18:05:14張雅評

讀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筆記(3-2)

 

【本節標題:三:從「德性之知」到「聞見之知」】

 

.【按:主題一:德性之知的高峰】

 

.明代理學最盛的是王學。

 

.王學是儒家「尊德性」的最高階段。但是,王學不可避免要面對「道問學」的問題。

 

.陽明在理論內容上,接近象山。

 

.陽明在學術發展上,接近朱子。

 

.余氏對於陽明悟道的過程,他的理解是:

 

.當然他那時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格竹子的經過連王陽明思想起點都談不上。那不過是一個年輕人的好奇罷了。可是後來他在龍場頓悟,還是起於對格物發生了新解,他忽然覺得要把格物的物字認作心中之物,一切困難都沒有了。如果要格外物,一件件地去格,最後得到統貫萬事萬物的理,那是做不到的。所以王陽明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和朱子奮鬪之中,他心中最大的問題之一還是如何對待知識,如何處理知識。[1]

 

.王陽明曾寫〈答歐陽崇一〉,王陽明回答他「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另外,歐陽崇一另外有和羅整菴書信討論這個問題,值得參考。

 

.余氏認為,宋明理學如何面對經典,是一個中心問題。

 

.余氏認為,王陽明提出「良知」,也是要解決知識的問題。

 

.白沙、陽明面對知識問題,余氏的理解是:

 

.從陳白沙到王陽明,都走的是一條路子,都想直接的把握住人生的道德信仰,並在這種信仰裡面安身立命。他們因此把知識問題看成外在的,不相干的,或外緣的,看成跟道德本體是沒有直接關係的。[2]

 

.針對王陽明的「致良知」之教與知識的關係,余氏的理解是:

 

.王氏的「致良知」之教,雖然後來流入反知識的路向,但陽明本人則並不取反知的立場。他正視知識問題,並且要把知識融入他的信仰之中。所以他和柏格森[3]一樣,是「超知識的」(Supraintellectual)而非「反知識的」。

 

.王氏發明良知學說,解決知識問題對他的困擾。

 

.王氏經過百死千難得到「良知」二字,後人沒有經過百死千難,就拿到「良知」,是現成良知[4]、「偽良知」,抓住這個「欛柄」,輕視「聞見之知」。

 

.【按:主題二:德性之知,走向三教合一】

 

.朱、陸、王,和佛、道的關係,主要在禪宗,道家是其次。

 

.宋代理學雖然闢佛、道,卻也深入佛、道。

 

.到了明代,禪宗衰歇,陽明及弟子對儒家大有自信,逐漸不以佛、道為敵,開啟後人「三教合一」的風氣。

 

.余氏稱,明代這種「三教合一」的風氣,是「過份的太丘道廣」。

 

.余氏認為,因為「過份的太丘道廣」作風,逼使一些理學家回到經典,儒家「文的傳統」[5]顯出其重要性。

 

.【按:主題三:聞見之知的興起】

 

.羅整菴(明中葉):主張論學一定要「取證於經書」。較重視「見聞」。

 

.黃佐(明中葉):看重十三經注疏。較重視「見聞」。

 

.顧憲成(明末):提出「質諸先覺,考諸古訓」,主張仍要回歸經典。較重視「見聞」。

 

.王廷相(明末):提出「學習讀書當以經國濟世為務」。較重視「見聞」。

 

.劉宗周(明末):雖然較重視「德性」,但反對王學末流排斥「聞見」,成就「德性」。

 

.戴震(清中葉):較重視「見聞」。

 

.以上是清代「訓詁明而後義理明」、漢儒「去古未遠」的先聲。

 

.陳援菴(清末):提出晚明「儒釋之學,同時丕變,問學與德性並重」,意思是,從「尊德性」的最高階段,轉而兼顧「道問學」。

 

.【結論】余氏舉證,清末學者提出,晚明從「尊德性」的最高階段,轉而兼顧「道問學」。

 

.【結論】余氏得到結論,可知,明中葉至明末,從「德性之知」逐漸轉向「聞見之知」。

 



[1] 頁131-132。

[2] 頁132。

[3] 亨利.柏格森(HenriBergson),法國哲學家,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思想受到康德等人的影響。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維基百科)

[4] 王龍溪提出良知現成,後人多有批評。

[5] 余氏用「體」、「用」、「文」,說明宋代到明代,理學發展的特色。其中,「文」,指的是:文獻怎麼處理,如何解釋,即是:儒家如何面對經典的態度。可參考:讀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筆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