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筆記(2)
【二:宋代儒學及其內在問題】
.【按】:余氏所指的「內在的理路」,不是「非A即B」的意思。「非A即B」是一種外緣的講法。
.【按】:「內在的理路」的定義,舉例來說,甲乙丙三人皆是B情況,和A沒有直接相關。「內在的理路」,意思是,同是A的情況下,分析甲乙丙三人的差異性。
.【按:主題一:朱子、象山、陽明,內在的理路】
.按:從人物方面來說,三點說明:
.一是,朱子到王陽明,皆屬於形而上學的範疇。所謂「形而上學」,是講說,宋明講:心性理氣性命天道,這是抽象的。
.余氏說明,清人認為宋明講的太過「玄虛」,因此,清人認為自己講的是「實的」。事實上,清代學術稱為「樸學」,當時學者就批評是「華而非樸」、「虛而不實」。
.二是,朱子到王陽明,皆屬於「尊德性之學」、「德性之知」、道德修養為主。(【按】:請注意!余氏將朱熹放在「尊德性之學」,這一觀點和牟先生不同。)
.余氏說明,儒學本來就有「道問學之學」、「尊德性之學」,猶如「博學」與「一貫」、「博」與「約」、「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窮理」與「居敬」,這兩者是分不開的。
.三是,朱、陸、王,既然皆屬於「尊德性之學」,那麼,他們三人面對經典的態度,余氏分別說明:
.朱子:面對經典的態度是,在「尊德性之學」的前提下,也注重「道問學」。因此,他說「理一」,又說「分殊」。
.象山:面對經典的態度是,在「尊德性之學」的前提下,認為「道問學」對於成德功夫,是外在的,是不相干的,對「尊德性之學」的態度,可以用「信仰」來形容。
.陽明:面對經典的態度,和象山相同。
.以上三點,是余氏說明,朱、陸、王皆屬於「尊德性之學」,他們三人面對經典的態度。
.【按】:朱、陸、王皆屬於「尊德性之學」,他們三人面對經典的態度。以下三點,整理補充:
.【按】:朱子:面對經典的態度是「尊德性之學」,不廢「道問學」。
.【按】:象山:面對經典的態度是,只講「尊德性之學」。「尊德性之學」比例較朱子多,他說「六經皆我註腳」、「堯舜之前何書可讀」。
.【按】:陽明:面對經典的態度,只講「尊德性之學」,和象山一樣。陽明也講「理一」,但是不講「分殊」,「八條目」的次第,也只是「致良知」。
.【按:主題二:北宋、南宋到明代,內在的理路】
.按:從時代方面來說,三點說明:
.一是,北宋時期:周張二程的理學,不講心性,講聖人之道,包括:體、用、文。
.「體」的發展:歷世不可變的體,如君臣、父子、仁義禮樂。(按:指的是儒家的理論)
.「用」的發展:拿來建立社會秩序,經世濟民。(按:指的是儒家的應用)
.「文」的發展:文獻怎麼處理,如何解釋。(按:周張二程自漢唐傳統之後,二程開始「整理」儒學經典,學者稱,宋人喜歡疑經改經)
.二是,南宋時期,「體」的發展:偏重於「體」。陳亮、葉適有講「用」,但不是主流。
.南宋時期,「文」的發展,說明如下:
.歐陽修、司馬光「整理」儒學經典。(按:學者稱,宋人喜歡疑經改經)
.朱子延續前人,「整理」儒學經典,大規模做考證,包括:史學、經學、文學。
.朱子在「尊德性之學」下,重視知識。換言之,他把道德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之上,但是朱子這個傳統並沒有延續。因為到了明代,讀書人並不關心道德的知識基礎,只關心考試。
.三是,南宋到明代,儒學處在「尊德性」階段,「尊德性」還沒有走到盡頭,所以逼不出清代的「道問學」。
.【按:主題一的結論】從人物方面來說,朱子、象山、陽明,內在的理路是,同在「尊德性之學」下,朱、陸、王,各有「尊德性」、「道問學」比例不同的特色。
.【按:主題二的結論】,從時代方面來說,北宋、南宋到明代,內在的理路是,同在「尊德性之學」下,各有「體」、「用」、「文」不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