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0 19:41:33張雅評

【《國學小疏》:宋代經學】

 

.唐末戰亂,社會氛圍如下:一是,道德不彰。二是,文化不興。三是,佛教興盛。

 

.宋太祖趙匡胤的主要政策是:獎文抑武。分為二點說明:

 

.一是,獎勵文人。官方普設學校,放寬科舉名額,大量進用讀書人,民間地方興辦書院。

 

.二是,削弱藩鎮權力,鞏固中央集權。「杯酒釋兵權」,設酒宴,暗示將軍放棄兵權。

 

.宋人面對唐代經學,雖有孔穎達等撰《五經正義》。

 

.但是唐代以來,佛道日益興盛,儒學日益淡薄。造成儒家傳統價值(仁、性善)、五倫觀念等日益流失。

 

.唐代韓愈、李翱提倡儒學觀念(韓愈作〈原道〉、李翱作《復性書》),但效果未彰。

 

.宋人有志之士加以反省,有三點說明:

 

.一是,疑經:宋人思考,儒學經書為何起不了振興社會風氣的作用?是否經書有誤?

 

.二是,改經:宋人認為,整頓社會風氣的方法,首先便要廣泛地整理經書。

 

.三是,排佛:宋人認為,傳統價值的流失,是因為佛道興盛,因此闢佛老。

 

.經學的變化,和時代脈動息息相關。因此,六朝的經書有「玄學化」的傾向,宋代的經書因時代氛圍(振興社會風氣),有「義理化」的傾向。

 

.宋代經學,疑經改經,經學「義理化」的現象,又稱為「宋代理學」。

 

.宋代理學的定義:廣義來說,宋人普遍主張:恢復「道統」、排斥佛老;狹義來說,宋人的主張不盡相同,其中又以二程、朱子為代表。

 

.宋代經學的重要著作:朱子著《四書章句集註》。

 

.南宋朱子(1130-1200年)著《四書章句集註》,至臨終(宋代慶元六年,1200年)時,仍在修改。

 

【《四書章句集註》的重要性】如下:

 

.到宋代,《孟子》才列為「經」的地位,十三經中,最後被列為經書。

 

.宋代對《禮記》的關注,集中在〈大學〉、〈中庸〉二篇。

 

.漢武帝時,「五經」為儒家最重要的教材,到了宋代以後,「四書」的地位,高於「五經」。

 

.至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11月,元仁宗下詔恢復科舉制度,《四書章句集註》,成為科舉考試的命題範圍與考生作答的主要依據。[1]

 

.在南宋,《四書章句集註》,並非官方科舉用書,但卻是宋代理學重要的著作。

 

.元代以後,《四書章句集註》,成為元明清科舉的主要用書。也是明代理學發展的重要著作。

 

 



[1] 《元史.選舉志》,頁201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