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9 09:40:11m492462705

「中國台北」是有的放矢

日前第23屆亞洲桌球錦標賽在大陸江蘇省舉行,大陸官媒中央電視台報導我代表隊參與賽事時名稱出現變化,自11日起「中華台北隊」稱呼全改成「中國台北隊」。此際,大陸官媒如此報導應是對台灣當局「傳達訊號」示警,是「有的放矢」而非「無的放矢」。



檢視「中華台北」名稱之適用,是我方參與國際比賽的主要名稱,也適用於參加不限定以主權國家身分為會員的國際組織,如APEC、WHA、ICAO等。因許多國家認知或承認「一個中國」政策,1981年中華奧委會與國際奧委會簽訂協議,採用「中華台北」作為我方參加國際體育運動的名稱,後亦使用此名稱參與許多國際活動。









1984年大陸當局決定接受同意更名,我國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洛杉磯奧運。但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陸媒又擅自將我代表隊改稱為「中國台北」,後經各界嚴正抗議,當年7月馬英九執政後兩岸關係回暖,始又改回「中華台北」稱謂。蔡英文執政後,雙方互動陷入冷和平與新對抗的僵局中。陸媒變更我方名稱,顯示當兩岸欠缺互信時,大陸對台政策更會傾向壓制性作法。

首先,美國重新回到一中政策軌道,短期內難以表達對台的支持。新型大國關係框架初模已現,當美試圖在國際議題尋求與大陸合作時,尤其全球發展、國際反恐、北韓核武、中東問題等,就會適度制約台灣的利益表達及自主性傾向。因此,稱呼我方為「中國台北隊」,顯示大陸正在對台施壓,蔡政府試圖「聯美抗中」的策略,其實不易協助台灣拓展國際空間。

其次,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兩岸因素」上升,兩岸當局需要進一步釋放善意及建立互信基礎。先前外交部長李大維和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明兩岸關係不是外交關係、就是兩岸關係,若無蔡總統的授權恐怕不會有如此善意的政策表述。這樣的政策表述,雖有善意但仍未達標。蔡總統若能在520就職1周年闡述「憲法一中」、「兩岸一國」、「一國兩區」概念,及定位兩岸關係性質係屬「非國與國關係」,應有助於解開兩岸僵局。

最後,兩岸民族情感凝聚有助振興中華,應避免動員極端民族主義及民粹主義情緒。兩岸統合寄希望於兩岸當局、更寄希望於兩岸人民,應將兩岸社會納入政策論述框架。兩岸統合是涓滴細微的民心工程,涉及兩岸人民親善關係的營造。陸媒擅自更改名稱,恐引發非理性極端言論。

大陸當局採取強硬的對台政策,其效果往往不彰,反而激化兩岸民族主義衝突,毫無助於兩岸一家親及命運共同體之建構。而台灣當局如煽動民粹主義及激化極端台灣主體意識,恐也會造成大陸壓制或「武統」聲浪高漲。值此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發展或對立衝突的分水嶺,兩岸領導人豈能不慎之。(作者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