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7 16:19:30

《死亡如此靠近》之讀書報告─5R507 38號 黃曉君

一、 作者簡介
蘇絢慧,本以攝影工作、櫥窗設計與人群連結。卻在清楚看見失落與悲傷的面貌後,開始尋找邁向生命復原的軌道。神學院是停留的第一站。藉著這個起點,與社會工作相會。神學、哲學思考與社會工作的學識與技巧的學習,讓她更貼近真實的人性,學習善待與接納的生命功課。
馬偕醫院是第二站,臨終照顧工作開啟她關懷人的新眼光;社會工作師執照給了她專業的身分,但堅持不以權威或專家的身分侵犯人、評斷人。她自許一生致力於真實及美的生命展現,祈求一份能常駐人心安靜平穩力量。
文學是生命之旅剛剛抵達的站。本書《死亡如此靠近》為第一本著作,她試著以文字闡揚愛與生命、探索死亡與失去,為使人的心靈能擁有溫暖與感動,能善待生命。
明日報網站的個人新聞台「飛翔路口」,累積她的文字和情感,並以此做為和更多心靈碰觸的窗口。
http://shs.tngs.tn.edu.tw/essay/post/upload/9403/%B0%EA%A5%DF%BAX%AC%FC%B0%AA%A4%A4_9403_632479011490398750.pdf
任職:馬偕醫院淡水分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社工師。
經歷:1973年7月生於屏東。1991年,畢業於台北市泰北高中美工科。1993年,進入台灣神學院就讀。1997年6月,經甄試進入馬偕醫院社會服務室工作。1999年5月,轉任淡水院區的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2000年,考取專門職業技術人員高考執照。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190016596&Path=
二、作品簡介
安寧病房是怎樣的地方?來到這裡的人,過去如何面對自己的生,現在如何計較自己的死?而在安寧病房工作的人,看著一齣一齣關於生死的劇碼在眼前上演,會有什麼樣的感受與思考?本書作者是一位在安寧病房工作的社工師,從自己的生命歷程和工作經驗出發,要告訴大家:死亡並不是想像中那樣的毫無益處,而陪伴臨終病人也不是件讓人恐懼的事。作者在書中的第一部寫下了她照顧過的病人,記錄下這些生命勇者與智者的小故事,字裡行間流露出她對待病人的真心。她並且記錄了幾個瀕死病人能預知自己死亡的不可思議情節,讓人讀後心頭為之一震。第二部則提出了作者在安寧療護方面的心得,例如怎樣照顧喪親孩童的情緒、如何讓面臨親人死亡的家屬用健康的方式面對傷慟、關於安樂死的思考等等;她甚至自己預先設想了自己將來要如何向世界告別?(http://www.hknewage.hk/CHI/RefBookDetails.asp?BookID=319
三、佳句摘錄
1.書中真切平實地反映我們文化脈洛中對死亡的態度、呈現許多家庭突然面臨死亡打擊時的反應、凸顯臨終病人面對自己死亡時最切要的是關心。(p.12)
2.死亡,始終是生命的對照詞,它被屏除在生命之外。活著的時候似乎不要想到死亡才對,青年人接觸死亡太早;老年人談論死亡太沉重,死亡中就是神秘的。(p.16)
3.人面對死亡的惆悵與不甘,或許是因為感到此生沒有活的精采、沒有實現自己對於生命藍圖的規劃,或者是從沒有想過自己的生命可以如何活著。(p.70)
4.死亡往往不是悲劇本身。真正的悲劇是到了死亡發生時才發現許多該做的是沒有做;許多想說的話沒有機會說。死去的人帶著太多未完之事而去,活著的人也留下許多遺憾。到了天堂和人間的遙遠分隔線成為內心無盡的悲痛時,一切都太遲。
珍惜現在吧!是我對自己的忠告。我滿腦子都是電視上的廣告詞:
「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若能接吻,就別急著說話。」
這些話,讓我沖掉一些無奈與沉重的感覺。(p.80)
5.醫學相信,人死亡時,耳力是最後消失的。當病人瀕死,意識不清時,往往還是可以清楚聽到週遭的一切話語。(p.101)
6.當世界變得自私、勢利、冷漠,安寧病房是能用愛感動人一起用心照顧病人的地方,還是推卸責任的好地方?(p.188)
7.團隊人員可以藉此時機互相支持、安慰、鼓舞。我們期望自己可以永不喪志、永不疲累、永保熱心,單畢竟我們是活生生的人生現場,工作上、生活中仍會遇到許許多多難以掌握、難以平衡的事。因此,我們也需要照顧彼此,讓自己及同伴的情緒也有個出口。(p.189)
8.生命絕對重要;我們無法預料是否能延長生命,但我們堅持不拖延痛苦。(p.199)
9.只要醫療不放棄、只要病人本身有生命意志力,人就不會死。(p.189)
10.穩定的態度去教育孩子,好讓他們發展能力去面對人生理許多無法掌握的失落。(p.180)

四、他人評價
【一】missing 店長:qbu829
在安寧病房中,除了死亡,還有什麼?對我而言,還有的就是家人之間的寬宥與關懷。但更因為是家人,有了更多的不滿與怨恨,讓瀕臨死亡的情境變得複雜。
人總是害怕老去,年老除了經濟問題之外,尚有照顧問題。很多人年輕時放蕩不羈、拋家棄子,等到老了無以為靠時,才想到自己還有兒女依靠,遂打著家人的名義要求當初被拋棄的子女要行照顧之義務;有的人歡天喜地的迎接長輩回家、有的人憤然拒絕、更多的人在原諒與埋怨之間擺盪。
這樣的擺盪著實令人煎熬,看著眼前的老人,以不再是當時面目猙獰,動輒出手打人的壯漢,有著垂垂老矣的身軀,伸出的雙手止不住的顫抖。原諒他的一切吧!但是只要一想到自己成長過程的艱辛與淚水,就忍不住要怨恨;不原諒他嗎?這樣年老的身軀還能讓他活多久?他已經在懺悔了不是?再怎樣血緣是斷不了的啊!面對眼前的老人,你能說什麼?
有的家庭父母親與子女的關係緊張,對話交談以抱怨或是爭執為主;有父母親抱怨自己付出這麼多,兒女都不領情,甚至沒有出息;有的子女認為沒有人要你賺這麼多錢,我只是要你多關心我多陪我;種種的怨在家庭裡根生,難以拔除。
對於陌生人,我們總是能夠好心的付出自己的關懷,面對他人的苦痛時,也能給予真心的幫助與慰問;然而,同樣的問題出現於自己家人身上時,卻有不同的做法與心情。種種的念頭在心理盤旋,不停的質問自己究竟怎樣才能讓自己寬心,讓長輩放心?這樣的問題理當歸應於宗教,凡人啊,就是因為愛恨瞋痴,所以才是凡人。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這些問題不停的在腦海中打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作者一直不斷的強調,不應該對於病患家屬有是非的定論判斷,但是如果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又該如何面對?
上帝說要愛,佛家說要放下;但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因為愛,才有了怨懟;因為在乎,有了不滿。
作者的不下是非判斷,呈現出病患與家屬之間的愛恨糾葛,讓死亡的議題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但是必然的,也讓我的矛盾更加劇烈。(http://ps.kingstone.com.tw/stores/default.asp?sp=qbu829%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gu=main/crit_view.asp&bcid=252016
【二】※賈芙琳:
透過這本書的闡述,字裡行間中透露著作者濃濃的溫情,她堅持要以愛與寬容來幫助臨終病人,允許情緒的存在,尊重病人及家屬的心情感受,並用溫柔的話語安撫他們的不安,牽引他們一起勇敢面對死亡的到來。即使在這過程中遇到許多挫折、疑惑、困擾、不安……種種複雜的情緒摻雜其中,但是她常常自我反省,試著找出問題的癥結,並體會內心的感受、聆聽內心的聲音,而不以專業的是非論斷主宰自己的內心,也不讓情緒過份的主觀吞噬自己,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尋得一個平衡點,並勇於面對,這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更重要的是,她那熱誠、敦厚樸實、充滿愛與包容的心在病人的心中留下愛的痕跡及無窮盡的感動。

五、讀後心得
我看了這一本書”死亡如此靠近”,我觸感許多但不知道未來的我是不是也會有這段經驗,我引用且參考了我朋友一句話:「死亡等於是開始,每個人都會經歷死亡,如果以不科學的方式來說的話,死亡..只是另一段生活的開始。」
或許這句話可以給我一個想像空間,人是不是到了所謂的第四空間是不是又有另一段生活要過,那這樣啟不就是多此一舉,多活一個人生呢?或者是人死後可以投胎在轉世成為下一個個體,這樣也是有好的想像空間。而這些都值得我去探討了解這本書裡所提到每個人對於死亡的感覺、對於死亡的認知、還有一些親情友情刻苦刻難的經歷與分享。
我覺得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美段的內容,其實也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這些考驗著病人與家屬的感受,醫療成本的問題,還有現實生活上的危機,這些都是我們要一一面對的事情。
看這本書的感覺才認識了什麼是安寧病房,了解到安寧的好與壞,好的是這個地方是讓病人休養,得到好的照顧及關心,完成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壞的是這個地方卻讓社會大眾誤認為安寧是讓病患提早體驗死亡的地方,這似乎有點沒人性的理念,看了幾段文字隨著作者的描述心情也會有起伏,想著為什麼要有人,活著好好又為什麼要死亡,難道是覺得好玩?所以上帝給予限制人類活著的時間,而我們卻要照著時間來活,但這些都是想像而來的感受,並非現實生活上能夠接受的。
讀了這本書,給予自己的幾段語句:「活著就是美好,要珍惜時間的點點滴滴,沒有了生命,再來珍惜、再來說愛你,這些都是來不及了。」
只有現在是最真實的,要好好為著自己而已,關心社會需要幫助的人們,這些生活上還會有更好的意義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