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8 13:25:35尤阿甘

70年老房子 跨年代隨性混搭

蘇大哥在老屋東側開了大面窗,為活動最頻繁的起居室,帶入自然光和樹影。莊宗達攝

 

70年老房子 跨年代隨性混搭

【陳玟錚苗栗報導】9年前找到這間近70年的老房子定居,屋前屋後、裡裡外外,穿插各年代的老件、古董,凝聚獨特生活樣貌,親手整修、保留老屋神韻的主人蘇大哥卻堅持:「我不喜歡這裡被描述成『古色古香』,因為我努力要體現的,是怎麼將古董帶入現代生活,而非被物件拉回過去。」2011 0107 蘋果日報

在這落腳前,蘇大哥早就相中此屋保有斜簷屋瓦的形貌,無奈當時仍有餐廳在此租屋營業,在不知對方是否可能撤租搬遷前,他仍執意留在三義,選擇在附近租屋、經營古董生意,以便靜待自己和那屋子的緣分能牽上線。
幾年後餐廳經營者真的離開了,房東也願意將老屋租給有毅力等候的蘇大哥。當時沒有充裕經費可找設計師、挑上好建材去翻新,他自己畫設計圖、找工班來整修。重點在於重現瓦屋之美,所以他保留山型屋頂,自內部卸除餐廳布滿油煙的天花板,露出幾10年仍維持原樣的實木屋樑,僅加上幾根工字鋼補強結構。


 

大門上方的屋簷,是蘇大哥根據建築外觀,抓出與屋頂的距離比例、傾斜度後,增設的部分。

 

山型屋頂 重現瓦屋美

儘管是租來的空間,蘇大哥卻展現比屋主還堅持的執念,小心卸除覆蓋在外的裝潢,謙虛地形容:「就像米開朗基羅描述自己刻出的大衛雕像,是『大衛原本就在石頭裡,我只是把多餘的部分去掉』一般,我沒有多做什麼,只是要恢復老屋姿態而已。」


 

通往起居室的入口,由工字鋼框出邊界。

 

但所謂的恢復,也不是一味崇拜舊瓦片、古磚、老檜木等罕見素材,去營造1棟仿如從時光隧道走出來的屋子,並不是他追求的生活環境。蘇大哥懂得運用附近既有原料,如從前餐廳臨馬路的招牌鐵架,變成屋前門柱;拆下自動門板後,他改做成大面開窗的窗片;收藏多年的石雕,鎮在前院,搭配盆栽和山上撿回來的植栽,還給老屋一處停頓、呼吸的前景。
屋內雖擺滿來自各地的古董家具、雕像和藝術品,卻不代表生活非得靠古董的價值來締造趣味。仔細觀察,空間裡有許多旁人視為廢棄品的物件,透過蘇大哥的眼睛和雙手改造,卻和這房子建立獨樹一格的實用美學。

 

 

卸除天花板層板,還原屋瓦樣貌,再添加工字鋼穩固結構。

 

隨地取材 巧製工藝品

例如工廠淘汰的老煙囪,形貌早就鏽蝕得千瘡百孔,他卻運用屋內挑高至2樓的高度,直立擺放煙囪,並置入燈管,當光線透過歲月刻鑿的孔洞溢出,就像1盞巨型藝術燈具,誰曉得、又或者誰在乎它曾是被丟棄在外的廢金屬?
聊到挑東西的眼光,蘇大哥不斷強調:「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設計師。」物件是否真材實料,並能成為具空間性的藝術品,才是他選取、應用的原則,熱愛老東西,其實也只因那樣的年代,比起工業革命後的生產態度,多了幾分製物的工藝精神,也更具真材實料的價值。
只要是耐風吹雨淋的石頭,或是貨真價實的原木,家具的線條和比例能擺出一個自在的角落,他不在乎它們的造型對應哪個朝代,或在拍賣會上的行情等級,重要的是在這方天地裡,皆能與他的生活哲學和諧共處。


石階搭撿來的木板,疊出個人風格十足的踏階,正是蘇大哥強調,將老東西帶入現代生活的用法。

 

關於布置,我這樣做

˙實木木板:不裁切、磨平,直接平擺當窗台、踏階、和室椅凳和桌板
˙石雕:在戶外可當盆栽檯凳,室內可當置物檯架
˙陶甕:蓄水養浮萍或植栽,增添空間綠意
˙燈光:燈泡或燈管可置入僅剩外殼的鐵製物件,光線從內部射出,能營造自然的藝術性
˙炭爐:若空間通風佳,炭爐可讓室內溫暖兼具除濕,偶爾丟入乾燥果皮、落葉,還能產生天然香氣


轉向屋側的步道邊,有處平台可休息,外牆取自便宜耐用的烤漆鋼板,藉圖樣營造老屋的歷史性。烤漆鋼板,連工帶料每坪約2000元。

 

蘇宅小檔案

地點:苗栗縣三義鄉
成員:屋主1
房屋類型:平房
室內:約30
格局:122衛,另有起居室
建材哪裡買:烤漆鋼板 隆豐企業(02)2995-5181
裝潢費:約30萬元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蘇山明小檔案

現職:生活家古美術負責人
年齡:51
星座:雙魚座
收藏、布置資歷:約28
喜歡:真實的東西
聯絡方式: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水美街153 (037)873-606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后里區房屋仲介http://2523253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