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溝,有沒有通?
"妳好,本人已於x月x日下午至長庚複診,傷口復原狀況良好,謝謝妳的關心!"
某個週末,mail box 裡來了這樣一封信,我張大著眼睛,呆著”啊?!”,然後開心地笑樂了。
那是長輩的來信。
前一陣子來了一個臨時性的命令交付,在對某一個領域完全沒有涉獵的情況下,硬是從google 海裡 K著一份又一份的資料試出找出一條藍路,在某個上午的會議中由同事報告。因為不是主要負責人,所以只是與會了解一下其它人的想法是什麼。己近中午用餐時間,會議其實也差不多了,大老闆突然用公司的 IM 工具丟我訊息:
”那個資料長輩確認了嗎?”
「還沒有,我想等下會議結束去隔壁堵他看看。」開會的地點剛好在長輩的辦公室旁邊。
”要不要現在去?反正現在沒什麼事。”
「噢!好啊。」 大老闆都這麼說了,我當然是去囉。
走到長輩辦公室,看到祕書才剛走出來,瞄見長輩正要拿起電話,趕緊地 knock knock
「ㄟ....不好意思...」咦?這長輩的笑容是怎麼一回事?
”我正在撥電話給妳。”
「啊?!」 這麼巧?
”妳分機是5909,對不對?我早上有撥給妳,妳不在。”
「啊!...因為我在隔壁參加那個會。」
”對啊,我也猜妳在那個會議裡,所以想說快中午了,打看看,結果妳就來了。”
「呵呵,我有接收到我有接收到,所以就自動來報到了,哈哈....。」
唉呀,長輩很親切,所以我就放心地胡說八道了啊。
長輩交待完工作,把手稿給我之後,我就到隔壁跟熟識的姐姐打屁一下,沒一會兒長輩走了進來要找姐姐一起去吃飯,這才看到我的手還包著膏藥。
”咦?妳手怎麼了?剛剛沒注意看到。還好吧?”
「噢,還好還好,就很笨地弄傷,脫臼,快好了快好了。」
”要小心耶!我腳有一天弄了一個小傷....” 長輩拉起褲管,這才知道他腳上貼著紗布。長輩繼續說著,我腦袋裡卻浮現那之前的幾天,中醫大哥的太太跟我聊天,說著她一點小傷沒有小心照護,導致蜂窩性組織炎,處理了一個多月才好。
長輩接著說:”結果醫師說再嚴重點.....”
「會蜂窩性組織炎呴?」
”對啊,妳怎麼知道?”
「因為前二天才聽到有人也是小傷拖太久,結果弄了一個月才好。要小心喔!」
結果在當天晚上我就接到了長輩的 mail 。
讓我驚喜的,其實是長輩的週到。
收到 mail ,你/妳會不會回應謝謝?
我說的是,當沒有其它事要說,會不會回覆表達感謝,例如”感謝”,或”謝謝你的幫忙”?
老實說,我自己不一定會再為了二個字再特地回一封信。長輩其實事務非常繁忙,有時候想要安排會議,卻發現他一週只有二個小時的空檔,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寫給長輩的幾乎每一封信,他幾乎都會回覆,即便可能只是一句表達感謝。又或者偶爾接到一個 mail,當下不太明白為什麼長輩會向外發出這樣的mail,而後才明白長輩知道了一些狀況,主動地直接做最有效的處理,讓我鬆了好大一口氣,並能夠拿著 mail 去鼓勵團隊:
”你們看!長輩這樣支持著,我們要加油!!”
對於和長輩這樣的互動,覺得通暢,也直接地感受到他給予的支持。
而在近期的某一天,消失了一陣子的朋友冷靜地打電話給我,我在電話這頭知道失聯一陣子的原因卻哭了。
我不禁在想,當網路互動的方式有那麼多種,例如,MSN, mail , blog, skype , facebook ....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都有準確地傳達到了?
我當然同意網路讓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拉近很多,拜科技之賜,我可以和一些不在台灣的朋友互動,例如今天分享了照片給不知道人在那裡的B,意外迅速地收到回應,開心而溫暖;例如某一天下午跟在東京的朋友聊天,卻同時被在中美洲的朋友 voice call,真是讓人驚喜得驚慌失措(因為太久沒講英文了,突然被 call 就害怕了起來,噗)。
只是,當互動的方式是透過公開的工具,無法得知到底誰來看或者單從表面理解的情況下(當然更別說不同人對於不同文字的理解可能天差地遠),那麼多的溝通工具是不是真的有達到溝通的效果?或者其實不若當面、電話或手信來得直接?
當有溝,但,有沒有通?
上一篇:090710 特別的一天
下一篇:32歲感言
B.
是的!! ^_^
(不過你嚇到我了,我以為是我文中的B,雖然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 B 真的來 reply文章,我下巴大概會掉下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