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1 10:24:58Lydia

當工作熱情不再時~

幾乎所有成功者在受訪時都會表示,熱情是驅使他們投入工作的動力之一,他們說的並沒錯。但是如果捫心自問,沒有熱情就不能工作嗎?妳的答案會是……

五年前,楊佳燊在TVBS擔任資深業務,月入至少數十萬,但是他卻感到十分空虛,逐漸產生自我懷疑,並喪失活力與熱情。於是他決定自掏腰包去上卡內基課程,希望能藉此重拾對工作的熱忱,沒想到,公司主管非但不支持,反而開始冷嘲熱諷。於是,心灰意冷的他決定離職。他表示,會離職的最大主因,是因為公司主管階層已經都卡滿人了,他知道自己很難再被晉升上去,沒有可以進一步突破或發揮的空間了。另外還有一點,面對無法體恤部屬的主管,他覺得自己再待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後來他決定自行創辦傑思媒體,沒想到竟闖出一片天。

同樣也是五年前,熱愛寫作的Blue在大學畢業之後,順利地在一家動畫公司找到編劇的工作。但是經過了一年多,她卻決定辭職並報考公務人員。因為她厭倦你爭我奪的職場人際關係與超時加班的生活,她希望日子可以過得簡單平靜一點。現在已經成為公務人員的她,雖然口頭上還是會抱怨公務人員的工作有多麼一成不變、多無聊,但是整體來說,她過得很快樂。

工作存在之目的與必需性

當我們討論到工作的熱情,大部分的人幾乎都會不加思索地說,對,工作需要熱情。不過事實上,沒有熱情還是能繼續工作,這一點卻是不能否定的,若是硬把兩者畫上等號,似乎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顯得不太公平。尤其是「唯有在工作上投入百分百身心熱情,否則就淪為平庸之輩」這類的言詞,總是讓人看得心情沮喪。平庸,不可以嗎?

一般人工作都是為了賺錢生活,只有少數人能找到真心熱愛的工作。」身為英國RSVP公司總顧問的Ann Alder,經常在世界各地提供職場訓練學習方案的她,站在中肯立場說,「很多人甚至沒有預期自己會做這樣的工作,但既然能夠繼續做下去,就代表這份工作能為自己帶來某種滿足,因此妳接受這樣的選擇。」

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在新書《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則提出另一個觀點:人們既要在工作中,滿足維持生活的基本需求,如一份穩定的收入,卻又期望能透過工作,得到更多情感與心靈的意義,如快樂與熱情,結果反而使自己陷入達不到實現理想狀態的痛苦煎熬裡。他並引用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一句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非正常現象,而是一種罕見並且困難的心理成就。」他認為其實只有少數的人能變成億萬富翁或發明偉大的產品,但是我們卻不自覺地被「夢想沒有極限」等書籍給洗腦,把例外誤以為常態,接著就把「也許是因為我不夠熱情」或是「我沒有找對工作」的想法套在自己身上,變成一種否定自我的緊箍咒。

書裡面最有趣的篇幅,則是描述他走訪那些被主流價值觀視為「平庸的工作」的人,如負責監控攪拌機的餅乾工廠員工、把商品放上自動輸送帶的物流人員、規劃設置電塔的工程人員等。在艾倫狄波頓眼中,有意義的工作不應該只侷限在狹窄的範圍內,如醫生或修女。有些工作雖然沒有那麼崇高,但只要堅守崗位認真把每件事做好,同樣能增進人類的福祉。同理,熱情不應該淪為一種高談論闊或被過分歌頌的精神形式,就像不是人人都渴望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但卻不能因此否定他們沒有認真談過戀愛,因為有些人就是偏好淡如水的感情生活,工作也是一樣。但是,當妳對工作感到倦怠或想要提升效率時,把熱情視為加溫的妙方,倒是很好的選擇。

滿足渴望,才能源源不絕產生熱情

Ann Alder表示,一般人會產生無力感或熱情消逝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當人們開始停止相信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並與個人信念互相牴觸時,例如員工被要求按照錯誤的指令工作,或是被要求販售明知道過時且不具作用的產品給消費者,促使他們無法繼續相信公司,或是認為自己的努力只是白費力氣。另一個原因則是,人們無法從中得到他人進一步的肯定,如為公司帶來成長業績卻遲遲無法獲得加薪或提拔。而不管是哪一種,最終都跟自我價值感有關。

因此,妳應該進一步問自己:在這份工作裡,想要獲得什麼樣的價值感?有些人追求工作成就感,有些人只要三餐溫飽,有些人希望錢愈多愈好,有些人則總是在計畫出國旅行……當妳心中大概有了一個方向之後,不妨繼續往下思考,透過這份工作如何創造能讓妳得到滿足價值感的部份,比如精進哪些技能或專長,可以更聰明且有效地獲得?如果不知道自己真正渴望的價值感是什麼,就無法產生熱情的動力。換言之,熱情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

那麼,離職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嗎?Ann Alder認為,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如果妳無法獲得真正的滿足感,不管換再多工作,只能點燃短暫的熱情火花,而無法持續下去。這就是為什麼有人願意捨棄高薪回鄉下種田、有人卻可以不眠不休地在企業裡奮鬥,每個人要的價值感不同,選擇也不同。當然,我們也不能避免由於投入過多心力、嚴重超時加班,導致身體疲憊不已或生活嚴重失衡,所以熱情不起來的情況發生。這時候,妳該反問自己的是,妳跟工作之間出了什麼問題

建立與工作的良好關係

工作就跟婚姻或家庭等其他關係一樣,是現代人一輩子都得面對、也必須經營的課題。「我很幸運,在長達三十年的職場生涯裡,一直都能與工作保持良好且健康的互動關係,同時也能在生活裡得到滿足。」Ann Alder分享自己維持熱情的最佳方式,就是讓工作與生活取得適當的平衡。做法很簡單:認真工作、認真休息

工作的確很重要,但前提是,不要讓身體的疲憊影響妳的情緒與判斷力。」Ann Alder建議,最好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訓練自己專注投入每一分鐘的能力,並且有效地分配時間,提高工作效能。假使已經盡了百分百的全力,卻無法在今日完成,那麼妳要學習思考並判斷「這件事有急迫到必須馬上處理好嗎?」如果答案是不,那麼你就應該停止工作,下班充電去,好好享受生活。當妳不工作的時候,也請把腦袋淨空,把專注力放在妳週遭的人事物。真正的熱情,不應該只出現在工作上,而是廣泛運用到生活裡的每個層面,如傾聽朋友訴苦心事、陪家人吃一頓飯,或是滿足愛聽音樂的興趣喜好。

不要處處跟別人比較成就的高低,那只會讓人陷入永無止盡的自我否定中,因為妳永遠不會是巴菲特,巴菲特也永遠當不了梵谷,梵谷則不會明白妳領到薪水之後終於買下渴望已久的名牌包,心中的那份小小喜悅感。沒錯,當妳順利完成工作時,千萬別忘了嘉許自己,別擔心自己的工作看起來有多麼渺小,因為每個工作,都一定會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功能性。真實的人生,也不是天天都如電影那樣高潮迭起,因此,別把熱情當作難題,只要能把分內工作做好,就是一項成就。因此,現在就告訴自己,我做的很好!也許妳會發現,沒想到,熱情可以這麼簡單就找到了。

用對熱情,工作更順利

美國導演克林伊斯威特曾說過,保持適當的熱情最困難,尤其在工作時,如果人人都處在高亢的情緒下,只會讓現場處於混亂狀態,而不能好好把電影拍完。換言之,人人皆有熱情,但是面對工作時,卻必須投入更多理性的執行力與組織能力,才能讓事情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