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0 02:49:15小捲
旅行文學
「我們身在火車上,脫離平常的生活,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畢竟此時此刻,我們只是自己口中所說的那些人而已。」
珍妮.迪斯基的兩段旅程,第一段是未經刻意安排、不預設目的的火車直線之旅,從德國漢堡搭乘貨輪到達美國佛羅里達州,搭上「日落號特快車」穿越幅員遼闊的美國。第二段則是在刻意設定單人乘火車周遊美國的目標下,從倫敦搭乘飛機出發之前,先由網路預訂好一個月期的美國國鐵周遊券,抵達紐約後,開始一連串命名浪漫的列車旅程:「湖岸號特快車」、「帝國創始者」、「海岸星光列車」、「加州和風」、「西南大酋長」、「日落號特快車」,最後接上「新月號列車」回到環形旅程的原點紐約市。
這趟孤獨與菸相伴、環繞美國的火車之旅,由於早已透過電影和電視對這片壯麗的景致略有了解,所以對異常熟悉的美國大地算是沉思以對。然而,旅程中孤寂心境的反思,讓身為異鄉客的她,毅然追求菸癮的解放、忠於坦率自我的自由,品嚐心底那股意欲擺脫身份框架、和任何事物都無所牽扯的渴望。徹徹底底作為一個旁觀者,用陌生人的姿態思索自己與自己的陌生和親近。
作者簡介
珍妮.迪斯基
從倫敦大學畢業之後,在1970到1980年代初期曾經以教職為生。而今她的文章及作品定期刊載於《觀察家報》及《倫敦書評》等報刊上,是個創作活躍的作家。她最愛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為他戲中的全然虛無心儀不已。而她最敬佩的則是俄國流亡作家納博科夫,他作品中顯露出的冷靜和疏離,令珍妮.迪斯基折服萬分。目前她獨自與多隻愛貓定居於劍橋。
她以脫俗客觀、機敏伶俐的文筆著稱,著有八本小說:《雨林》(Rainforest)、《彷如其母》(Like Mother)、《然而》(Then Again)、《從此幸福快樂》(Happily Ever After)、《猴舅》(Monkey’s Uncle)、《夢幻情婦》(The Dream Mistress),以及最近出版的《唯有人類》(Only Human)和《無事自然》(Nothing Natural);短篇小說集《消失的公主》(The Vanishing Princess);散文集《從床之觀點及其他觀察》(A View From the Bed and Other Observations)和《不要》(Don’t);暢銷回憶錄《溜冰到南極》(Skating to Antarctica)和贏得2003年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及J.R.阿克雷自傳獎的《火車上的陌生人》。
是呀!面對陌生人,我們都只是自己口中的那個人,沒有誰會抱著疑惑的眼神叮著你,或著大聲吐你槽,笑著說你哪裡是這樣的人呀。
現在的大學生一堆宅男、腐女,有個學長還很自豪的和我說,現在18-24的男子最盛行的就是當宅男,有次一篇報導也詳細的寫著什麼是宅男、腐女,對宅男我就不用多說了,反正就是一群盯著液晶螢幕的人,但讓我感到有趣的是對腐女的解釋。
他說,越來越多女生會形容自己是腐女,但那不是一種調侃,而是一種超然,能夠體會一個人的生活、享受一個人的日子,把時間填滿,不管有沒有人陪,作自己想做的是,作自己喜歡做的事。也許有些話是我自己加的,但大意是如此。
旅行作家珍妮,老是花一大把的時間在一個人旅行,看著看著我好羨慕她,她說她對習慣一個人的這件事如魚得水,但卻對過渡的關心問候感覺如臨大敵。適當的陌生對她來說是生活,意外的交錯也還能勉強接受。我起先真的沒辦法體會,一開始真的有點深奧、繞舌,文字不斷的在形容她的心境,不過到了中間,卻也慢慢的能認同她的方式,現代的女生,有能力一點的,足以堅強的照顧自己的,慢慢變得不會再刻意想去依賴誰,反而傾向自我嘗試,也許這樣的快樂比兩個人一起時少,但卻也不能說是不開心,或許還是我見識的不夠多,畢竟我的生活圈比學校外的人小的多,但卻還是這樣認為。
一個人的旅行,任誰都想嘗試,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勇氣做到。
畢竟,我們不是習慣寂寞的地球人。
珍妮.迪斯基的兩段旅程,第一段是未經刻意安排、不預設目的的火車直線之旅,從德國漢堡搭乘貨輪到達美國佛羅里達州,搭上「日落號特快車」穿越幅員遼闊的美國。第二段則是在刻意設定單人乘火車周遊美國的目標下,從倫敦搭乘飛機出發之前,先由網路預訂好一個月期的美國國鐵周遊券,抵達紐約後,開始一連串命名浪漫的列車旅程:「湖岸號特快車」、「帝國創始者」、「海岸星光列車」、「加州和風」、「西南大酋長」、「日落號特快車」,最後接上「新月號列車」回到環形旅程的原點紐約市。
這趟孤獨與菸相伴、環繞美國的火車之旅,由於早已透過電影和電視對這片壯麗的景致略有了解,所以對異常熟悉的美國大地算是沉思以對。然而,旅程中孤寂心境的反思,讓身為異鄉客的她,毅然追求菸癮的解放、忠於坦率自我的自由,品嚐心底那股意欲擺脫身份框架、和任何事物都無所牽扯的渴望。徹徹底底作為一個旁觀者,用陌生人的姿態思索自己與自己的陌生和親近。
作者簡介
珍妮.迪斯基
從倫敦大學畢業之後,在1970到1980年代初期曾經以教職為生。而今她的文章及作品定期刊載於《觀察家報》及《倫敦書評》等報刊上,是個創作活躍的作家。她最愛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為他戲中的全然虛無心儀不已。而她最敬佩的則是俄國流亡作家納博科夫,他作品中顯露出的冷靜和疏離,令珍妮.迪斯基折服萬分。目前她獨自與多隻愛貓定居於劍橋。
她以脫俗客觀、機敏伶俐的文筆著稱,著有八本小說:《雨林》(Rainforest)、《彷如其母》(Like Mother)、《然而》(Then Again)、《從此幸福快樂》(Happily Ever After)、《猴舅》(Monkey’s Uncle)、《夢幻情婦》(The Dream Mistress),以及最近出版的《唯有人類》(Only Human)和《無事自然》(Nothing Natural);短篇小說集《消失的公主》(The Vanishing Princess);散文集《從床之觀點及其他觀察》(A View From the Bed and Other Observations)和《不要》(Don’t);暢銷回憶錄《溜冰到南極》(Skating to Antarctica)和贏得2003年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及J.R.阿克雷自傳獎的《火車上的陌生人》。
是呀!面對陌生人,我們都只是自己口中的那個人,沒有誰會抱著疑惑的眼神叮著你,或著大聲吐你槽,笑著說你哪裡是這樣的人呀。
現在的大學生一堆宅男、腐女,有個學長還很自豪的和我說,現在18-24的男子最盛行的就是當宅男,有次一篇報導也詳細的寫著什麼是宅男、腐女,對宅男我就不用多說了,反正就是一群盯著液晶螢幕的人,但讓我感到有趣的是對腐女的解釋。
他說,越來越多女生會形容自己是腐女,但那不是一種調侃,而是一種超然,能夠體會一個人的生活、享受一個人的日子,把時間填滿,不管有沒有人陪,作自己想做的是,作自己喜歡做的事。也許有些話是我自己加的,但大意是如此。
旅行作家珍妮,老是花一大把的時間在一個人旅行,看著看著我好羨慕她,她說她對習慣一個人的這件事如魚得水,但卻對過渡的關心問候感覺如臨大敵。適當的陌生對她來說是生活,意外的交錯也還能勉強接受。我起先真的沒辦法體會,一開始真的有點深奧、繞舌,文字不斷的在形容她的心境,不過到了中間,卻也慢慢的能認同她的方式,現代的女生,有能力一點的,足以堅強的照顧自己的,慢慢變得不會再刻意想去依賴誰,反而傾向自我嘗試,也許這樣的快樂比兩個人一起時少,但卻也不能說是不開心,或許還是我見識的不夠多,畢竟我的生活圈比學校外的人小的多,但卻還是這樣認為。
一個人的旅行,任誰都想嘗試,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勇氣做到。
畢竟,我們不是習慣寂寞的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