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09 14:15:17東方亮

(走馬遼宁)撫順:轉型進行時

2003年08月06日 B3


【商報撫順專訊】記者東方亮、馬輝、馬格明報道:從瀋陽到撫順,雖祗半小時的車程,但兩市的產業結構已然不同,在中央政府所定的振興東北的藍圖中,瀋陽的定位是裝備制造業,而撫順作為一個資源正在走向衰竭的城市,該市市委書記周銀校對記者說,撫順正在進行產業轉型。

撫順素有“中國煤都”之稱,其煤炭開採已有百年歷史。甫抵撫順,記者一行首先來到了位於撫順南側、亞洲最大的西露天煤礦區,這也是新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個多月以前曾經到過的地方。展現在眼前的碩大露天礦,確讓人頓覺到一種振撼。以下的數據是撫順西露天礦副總經理王福林提供的:一九○一年開採至今,人為地在礦區挖掘出一個大坑,東西長六點六公里,南北寬二點二公里,礦坑總面積十點八七平方公里,開採垂直深度三百八十八米,僅盤旋而下的鐵路就長達三百六十多公裡。歯採煤舍棄的煤矸石堆積而成的巨大舍場上下落差一百多米,面積有十多平方公里。

記者在撫順見到周銀校時,周銀校不無風趣地說:“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人類挖的最大的一個坑。”撫順是遼寧的重工業基地之一,“一五”期間,國家一百五十六個重點項目中,撫順就佔了七個,通過五十年來的建設和發展,形成了以煤、油、電、鋼、鋁及化工和機械為主導的工業框架。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撫順市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煤炭資源接近枯竭期,如何振興撫順,實現城市經濟發展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捷的問題。

周銀校在接受採訪時,表白了撫順所面臨的轉型壓力,他說:“撫順市歷史上做出了巨大貢獻,改革中付出了巨大代價,現在又面臨著城市轉型的問題。”資源枯竭型城市進行產業轉型,這也是資源開採型為主的老工業基地所必須要走的路。前不久,溫家寶曾在撫順視察時指出,“在整個老工業基地中東北地區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撫順更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個縮影。

不過,對一個背負了近百年“煤都”歷史的城市來說,其轉型或要比其他城市更為艱難。作為撫順的主官,周銀校用這樣的三句話來概括撫順所面臨的產業轉型的挑戰:“錢從哪裏來,人往哪裏去,機制怎麼改。”解決這些問題,對一個地方官員來說,在當地有一個說法,就像“求解哥德巴赫猜想一樣”。

無論難度有多大,轉型是出路,不轉自是死路一條。撫順轉型所擁有的經濟基礎,在周銀校心目中有四條,一是撫順作為以工業為主的重工業城市,全市工業固定資產六百二十億元,成品油、石蠟、潤滑油、鋼、鋁、煤炭、電等在全國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條件;二是撫順擁有比較強的優勢產業,並被列為中國精細化工基地和催化劑基地;三是撫順特鋼、新撫鋼公司、撫順鋁廠等傳統產業,通過改造調整具備發展壯大的基礎;第四,煤炭工業發展接繼產業,如油母頁岩、煤層氣、城下壓煤和礦井煤柱等可開發產業具備同類城市更加優越的條件。

周銀校說得最多的是第四條。最關鍵的是中央政府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和改造,支持以資源開採為主的城市發展接續產業。周銀校對此的理解,撫順的發展接續產業的主要思路之一,便是“由煤轉油”,實現“煤都”到“北方石化城”的轉型。而要實現北方石化城的轉型,最根本的就是要盡最大努力地改善環境,吸引外資,立足自身優勢,充分利用豐富的油母頁岩資源,大力發展石油化工產業。

撫順石油化工公司在實現城市轉型過程中將扮演重要角色,因為撫順石化在撫順全市的工業總產值中,已經是二分天下有其一。撫順市委宣傳部部長馬克猛帶記者來到撫順石油二廠采訪,該廠在撫順石化中又佔了半邊天。撫順石化的資產分兩部分,一由中石油總公司所控,另一部分優質資產則注入了在香港上市的中石油。

撫順石化的常務副總經理白連剛向記者介紹,為配合撫順市建設中國北方石化城的發展戰略,撫順石油化工公司確定了以產業鏈延伸為主,實施打開“兩扇門”的發展戰略。第一扇門,是指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十五”期間投資二十五億元,重點投資建設五個項目,由此使公司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公司將再投資二十五點四億元,重點建設八個項目,力爭實現產值雙百億元。打開發展的第二扇門,是指加強與地方企業合作,從而盤活資源和不良資產,促進企業加快發展和地方建設。

通過這一部署,或使煤炭資源正在走向枯竭的撫順,由煤都到北方石化城的轉型成為可能。撫順的轉型,正在進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