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2 11:10:44璽珠

我們的那時此刻

幾個月前po在fb,再轉來~


其實最近要省著點,但因為這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關於電影的紀錄片,所以我覺得不去電影院看會對不起自己。(於是只好對不起錢包)

開頭的國歌播放,說真的,我也是那個閃過是否要起立念頭的年代,雖然那時候我很小,進電影院都是媽媽帶進去的。

是的,這是一部適合帶長輩去看的電影,但是我媽已經不在了。

我已經到了,會試著去深度理解,父母年輕時是什麼樣子的時候,

我認為唯有如此,孩子對父母的心結,才能夠打開。

由於沒有婚姻、沒有孩子,於是如今需要我深思的關係,自然就留給了父母。

很可惜,我媽走前的幾年,我們母女之間,氣氛大多緊張,光是考慮自己的未來、應付她的病情,就令我心力交瘁,當然就別提什麼深入理解。日常相處跟情感交流,完全是兩回事。

所以到了現在,我只好把這些都留給想像。

隨著「#那時此刻」前半段的播放,我試圖揣摩母親年輕時可能看過、喜愛的電影……只是終究遺憾、隱隱作痛,我再也無法詢問她這些問題,甚至隨意聊上兩句了。

不過,幸好我們不只有「那時」,還有「此刻」。

隨著紀錄延續到80902000年初,我成長的年代,會令你去開始檢視自己的成長過程。

那個還懵懂的時期,可能只顧著聯考、或終於上了大學,感受到一絲真正的自由──那個時候,從導演角度、從回顧角度來看,有著什麼樣的社會氛圍呢?台灣的電影正處於什麼狀況?

看見那段台灣電影片段時,激動、興奮、傷感……等情緒,自然湧出:

我會說,我大學時看了「美麗時光」,非常喜歡,還寫了心得中獎,又拿到票,希望讓更多人看到這部片,於是把票給了同學,所以如今張導入獄,真是感慨;我會說,我看了「雙瞳」,記得「有愛不死」字幕出來時,全場愕然、噓聲四起,但打死也沒想到,這部電影居然留下一份經驗、養分,塑造出許多現在知名的台灣電影人。

然後我又看到,那些後來都很知名、我有關注,可是再也沒有閒心去看的一些台灣電影,那些與現代台灣連結更緊密的電影,一直到戴立忍得獎時,強烈的忍不住的哭泣。

而導演最後又特別挑出來、與今日相互呼應的「#搭錯車」、「#兒子的大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我是大學時看的,留下深刻印象。

「搭錯車」我從沒看過,但故事大致知道,加上兩首著名歌曲,我覺得這輩子應該都不敢看,因為實在太痛,那種身為小人物的痛。

阿西、孫越這兩個演員的扮相,在我腦海中是無可取代的台灣電影代表。

所以啊,當美麗島的歌響起時,真是猝不及防。

因為你會想到未來。

其實我直到現在才曉得這首歌,但這並不妨礙我初聞的感動、這歌的美麗程度,還有身為台灣人,沒多久就忍不住的應聲附和。

 

ps:大家要看快去看,這部片本來就是經過爭取才成為院線的,我就是怕將來沒dvd沒得看了,所以不惜花錢也要看。(像灣生我也是還沒看,突然想到日本那邊版權會比較麻煩,好險今天確認四月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