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6 12:12:53吳老師

教育的唯一之道-----讀經



王財貴:讀經教育的唯一之道

作者:王財貴 

王財貴說:我最近兩三年的演講,大都圍繞在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的分析。認為:一切教育,如果連這三個基本問題都沒處理好,則其教學成效必定堪虞。

以上這段文字,選自王財貴先生的文章改革世界語文教育重鑄當代人類文明兒童讀經四個字本身,其實就包含了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所以,在最近幾年的演講中,王財貴先生多從此論述。

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謂說文上的解釋是:一達謂之道,後來引申為從此處到彼處的唯一的路,由此可見,依照本末先後而行事,恐怕是必須的,也是最明智的選擇。

面對教育,是否也有唯一之道?若順著思路想下來,應是有的,即,依照教育的本末先後而行,便是教育的唯一之道。而要瞭解教育的本末先 後,王財貴先生認為,首先要把握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不過,他堅信,只要他提出這三個基本原則,每個人都會贊同他。這是個很大膽的想法,不過馬上就可以得 到驗證,因為接下來就要進入到讀經教育的主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心中問自己,我是不是本來也是這樣想的?

人人都有不可思議,不用努力,即可收效的語言天賦,人類仗此天賦,不只學會母語的一切技能,作為基本溝通的工具,還因為習得了語言,而增進了各項學習智慧的發展。

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之一:教育的時機要把握。

人之生命,在時間中順流而走,亦即,生命是在時間中成長,能力在時間中累積。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生命亦不可再重演。而人類有某些基本能力,是 必須在生命的初期就要完成的,即是所謂學習的關鍵期,錯過時機而使基本能力虛弱,將造成各種學習的障礙,往往終身補救不及。眾所公認,語文的能力,是 人生首要的基本能力。而語文的學習,又是最具關鍵期色彩的一項,即,必須在十三歲之前奠定一生的基礎。連心理學家都驚訝於:為什麼一個嬰兒,在懵懂的 三歲之內,就可以輕易地把本族母語學好(所謂母語可以是一種,可以是兩種,乃至多種),因為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解說這種現象,特別稱之為:語言天 。人人都有不可思議,不用努力,即可收效的語言天賦,人類仗此天賦,不只學會母語的一切技能,作為基本溝通的工具,還因為習得了語言,而增進了各 項學習智慧的發展。但完全的語言天賦,只保留到三歲,並隨著年齡之愈長愈弱化,以至於十三歲,幾乎等於零。所以若超過十三歲,還想學新的語文,必須完全靠 人為的努力,以人為之力要達成天賦之功,那就難了。

人文一面的教學,若學者稍平其心來觀察,則很容易發現這方面的發展反而是走一學習能力隨年齡而遞減的曲線,亦即年齡愈小,學習能力愈強,年齡愈長,學習能力反而減弱。

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之二:教育的內容要把握。

有關教育的內容,一百年來,西方有所謂的兒童中心本位社會中心本位之爭。兩派學者思考著:到底是要遵從實用主義,只教兒童現在生活要 用的,讓他從簡單日常開始,教材隨年齡而俱進?還是要遵從理想主義,一下就教兒童學習歷史文化的精華,以備將來之用?吾人當何去何從呢?所謂道不遠 ,其實教育問題並不複雜,只要立基於人性,即,這裡必須有一種洞見全體的智慧。見到:人類本來就應有其生活之所需的知識技能之學習,又應有其 雅化深化的人文智慧之學習。而兩面各有其特殊的性質,理應以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在數理科技方面,是較為單純的知識型的訓練,這一方面應完全服從兒童: 解能力的發展。因為人類理解能力的發展只有一套,即學習能力隨年齡而遞增,所以教材的編法,只有一條路,即是由淺到深,這是可以澈底兒童中心 本位的。但在語文方面,乃至性情,品格,美感,智慧等,即所謂人文一面的教學,則須配合人類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之發展狀態。若學者稍平其心來觀察, 則很容易發現這方面的發展反而是走一學習能力隨年齡而遞減的曲線,亦即年齡愈小,學習能力愈強,年齡愈長,學習能力反而減弱。

所以,教育的內容應當根據兒童學習的能力和傾向性給予恰當安排。如前所述,兒童時期是語文學習的最佳時期,因為在教材的選擇上就應該遵循學習 能力遞減的曲線,選擇經典之文。這當然包括本族經典與外族經典,推而廣之,與語文類似的人文學科,都應該選擇其中經典為教材。

各民族對其本族高度語文的學習,應走此一條路,對其本族高度文化的繼承,也應走此一條路;對外族高度語文的學習,必須走此一條路,對外族深度文化的吸收,更必須走此一條路。

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之三:教育的方法要把握。

不論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該按照人類學習的自然規律而施行,才是合乎人道的方法。學習語文只有兩個規律:其一是關於人類智慧發展的規律,語文的 習得能力是愈早愈強(上文己講明)。其二是人類語文習得的規律,語文的各項能力,包括語音語法和語詞,都是從大量反復熟悉中自然領悟獲得的。從來沒有一個 父母教他的孩子講話,而孩子日以繼夜的在母語的環境中,大量而反復的聽著那些日常用語,到三歲己習得一生講話的基本能力,包括語音,語法,終身不必再學至於語詞語意,也已夠當時之用,而隨著年紀經驗之成長而自然增廣。經典的學習,是達成高度語文造詣最簡捷的方式,也是深入文化智慧唯一的路徑。而經典 的學習方法也只有一個,即是依照所有語文學習的規律,不必講解與考察,只要反復而熟練。反復而熟練,簡單的說,就是背誦,背誦的意思是反復誦讀以至 於能熟背。取經典背誦,也就是吾人所謂的讀經。起初,經典文句雖然因陌生而似若艱深,但反復的遍數既多,熟習的數量既大,就如同嬰兒學語 一樣,自然日有領悟,漸入佳境。經典,是語文之結晶,文化之精華,智慧之淵藪。讀經是所有人類學習語文的不二法門,也是人類悟入智慧的方便之道。 唯有有了語文造詣的高度,才可能有智慧悟入的深度。各民族對其本族高度語文的學習,應走此一條路,對其本族高度文化的繼承,也應走此一條路;對外族高度語 文的學習,必須走此一條路,對外族深度文化的吸收,更必須走此一條路。

至此,讀經教育的基本原理已經十分清楚,便是 - 教育的時機:兒童;教育的教材:經典;教育的方法:誦讀,此之謂兒童經典誦讀教育。這是基本的原理,若要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操作,還需知道讀經教育本身應該把握的四個要領,即:

一,及早讀經,愈早愈好。從胎教做起,為原則性的最早。自未出生至百歲人,從知道的那一刻讀起,是為各個人的最早。

二,老實讀經,愈老實愈好。讀真正的經,如從論語讀起,是教材上的老實。只管呆呆地讀,不解釋,沒花俏,是教法上的老實。

三,大量讀經,愈大量愈好。用盡可能多的時間,讀盡可能多的經典,反復盡可能多的遍數。

四,快樂讀經:以上三點做到了,快樂之情,自然源源而來。

左一個原則右一個要領,過多的理論闡述,難免引來質疑,你說的這些,在現實中真能做到嗎?原本,假如是有智慧的人,一聽到道理,就立刻相信了, 因為道理是順乎人性之常而可以用心去體貼的,但一般的人,還是要看到實例才感到踏實。十餘年來,為了能夠漸漸實現老實大量讀經的理想,許多人創辦了全日制 讀經學堂,在這裡,那些三歲到十三歲的孩子,讀的第一本書是論語,每天讀經的時間在四個小時以上,每本書誦讀至少三百遍,不講解。這前三個要領是有章 可循,容易把握的,唯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孩子們以這樣的方式學習,真的會快樂嗎?

王財貴先生曾經對快樂讀經有如下的闡釋:要達到'快樂讀經'的效果,塾內須有一種'學堂特質',老師須有一種'老師的人格特質',即在客 觀方面,純粹以'教育'為心,其它條件參雜愈少愈好;在主觀方面,能體貼人性,知兒童,愛兒童,以協助兒童之生命成長為第一關切所在。在日常規矩的管教 上,能寬嚴得中,既不可放任,也不可太過拘束。最重要的關鍵是:對讀經要深具信心,深知只要引導兒童老實讀經,必能讀出味道,而且只要持續大量讀下去,經 典薰陶之力將日益顯著,以此信心自我鼓舞並鼓舞學生,老師的情緒即能隱定,而給孩子有一種深厚可靠的安全感。孩子讀經有了成就,又有一種心靈的厚重感,他 是很愉快幸福的,那時,孩子的生活規矩也就不必太多要求而自然容易順情順理了。

面對這些小皇帝,遠離父母,遠離網路,電視,零食,遠離在家許多待遇,在生活條件這麼差的地方,在這麼緊張的學習之後,為什麼有一半的孩子選擇想留下?只有一個答案:就是這樣的學習符合人性,孩子有了深度的成長,其中的喜悅,遠遠超過物質的享受。

前文提到的趙升君先生,每年暑期舉辦讀經夏令營,他在教學效果總結的文章中寫道:

暑假班共四十天,早上五點起床,晚上九點睡覺,每天純讀經時間九小時,教室在六樓,玩的地方都沒有。就是這種不符合近代所謂'兒童心理'的學 習,最後居然有近一半的孩子苦苦相求老師:給爸媽打電話,不要回去上學了,想留下讀經。弄得幾個理念不深的家長以為老師給洗了腦。我說:如果有這種效果, 我倒希望天下的孩子都來洗腦。實際上,我們沒給孩子洗腦,是因為孩子在他的生命深處真有了收穫,而有了喜悅,才有這樣的想法。當然,大部份的家長一時是很 錯愕的,堅持把淚眼汪汪的孩子帶回去,過了一兩個星期,還有五個孩子終於說動了家人,從家鄉再回來這裡繼續讀經。面對這些小皇帝,遠離父母,遠離網路, 電視,零食,遠離在家許多待遇,在生活條件這麼差的地方,在這麼緊張的學習之後,為什麼有一半的孩子選擇想留下?只有一個答案:就是這樣的學習符合人性, 孩子有了深度的成長,其中的喜悅,遠遠超過物質的享受。

暑假讀經班的模式後來被全國各地許多學堂複製,無一例外的獲得成功。一位參加過暑假班的家長說:孩子現在變胖了,也知道自覺學習了,甚至 我再也不必為他早上賴床而著急,他還盼著明年暑假繼續來這裡讀書,真令人難以想像。後來,萊州又舉辦了寒假讀經班,令人吃驚的是,這一次,全部的孩 子都留了下來。

究竟是什麼讓孩子如此喜歡讀書?一個叫王鐘逸的男孩說:有時讀書讀到快樂的時候,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讀逍遙遊那會兒,還會一個人爬到樹 上,去體會'地籟'的感覺,因為'天籟'找不到,就只好退而求其次。陶淵明說,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所得便欣然忘食,真的是那樣。所以這裡所有同學都讀得很 歡娛,大家以誠相待,沒有什麼苦惱...“

老子五千子:論語一萬四千字孟子三萬四千字,據說,一個從未接觸過讀經的孩子,背下老子不到一個月,背下論語不到三個月,背下孟子 不到半年。一個人倘若能把三萬四千字的文章如行雲流水般滔滔不絕的背誦出來,那種欣悅,自豪之情,沒有親身感受的人,是難以想像的。這才是一個人生命深處 噴薄欲出的快樂,不是,那不是快樂,是一種幸福,自信的,踏實的,厚重的,充沛的幸福感。

當一個人從學習中獲得如此的幸福感,就能真正體認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當他能用生命去實踐經典的時候,又反過來促進了他的幸福感, 在這樣學習與實踐的水乳交融中,就培養出一個聰明好學,性情優雅的人,他的生命會日漸的充實,飽滿,剛健,光輝,這不就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嗎?

這理論看似是無懈可擊的,不過,也常常有人提出,讀經是不錯的,但把讀經說成是教育的唯一之道,似乎過於極端,尤其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利就有弊,有得必有失,讀經難道就不會出現問題嗎?面對讀經萬能讀經有弊的兩端,王財貴先生是這樣回應的:

我也常想:我的讀經說法,以及有些朋友的讀經實踐,是否也落入目空一切唯我獨尊的毛病?至少我知道會有人認為我們是帶有此種心態的,因為我們給人的感覺是'讀經萬能'。我因有五四之戒,所以常作此警惕反省。

但,我一直以來,總認為我們的言語行跡或許類似,但心態是不同的。因為我們所要的是'全盤' - 全盤人性 - 的開發,只不過,有本末終紿先後之序,以讓'全盤'能真成其為全盤。而五四的全盤,是'全盤西化''全盤現代化',而其代價是'全盤否定傳統''全盤否定 中國文化'。所以,自終至始,自始至終,都是偏見。

我們讀經,是以背誦為始,以助長一切學習。我們讀經,是以本國為本位,消化一切文化系統。這種'以一元開多元'的動態的'全盤',也非'多元文化'主張者只是機械的分析的靜態的多元的'拼盤'

生命本是動態的,文化是有生命的,須以動態心靈體貼之,非靜態思想所能理會也。

凡對人類文化之表現,欲強加分割者,皆妄人虛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