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8 20:11:39曹墉=倫爺
隨感錄之十八〈說朋道友〉
一、由我開始
會探訪這日記的人其實不少。
至少比我想像中還要多。
奇怪的是,我不認為我有這麼多的朋友。
我與某些外向型的朋友不同,
我只有不多於三十位真正當是朋友的人,
其餘的大多只是泛泛之交。
我是一個慢熱的人,
但外冷內熱。
我不知道我是否難相處,
如果要朋友們就著這論題來一次公投的話,
我猜兩邊的人數大概一樣多吧。
最記得很久以前「胡七」曾對「撚昌」說
黃浩倫是個很難混熟的人,
雖然我很有興趣與他結交,
但努力了很久也沒有什麼進展。
(大意如此,歡迎「撚昌」指正,
但你一留言就讓別人知道誰是「撚昌」了,哈哈)
撚昌把胡七的話轉述給我聽,
當時的我便這樣對他說:
「胡七這個人,交友方面是很有一手的。
他很容易便會與人混熟,交友模式就如同煮即食麵一樣。
至於我,則是『煲湯型』的。
他用煮即食麵的方法來『煲湯』,
難免會有以上的想法。」
之後,我們這煲湯也就煲得非常好了。
二、五戊豆沙班
昨天五戊班班聚,非常愉快的一晚。
我雖不喜歡團體生活(例如八、九人或以上的團體),
五戊文科班卻是永遠的例外。
昨晚見了很多很多的舊同學,
說了很多很多的話。
五戊人是能夠讓我完全感到自在的一群。
就如其他五戊人一樣,
我非常喜愛五戊班。
今天和何O吃飯,和她(他﹖)談到班聚的話題。
開學七個月了,我們到底已有多少次大型班聚﹖
平均一個月一次﹖
我們還預計,
2005年的班聚至少仍有五次,
如此頻繁,難怪昨日「五個三年計劃」中的
「第一次三年聚會」沒有什麼特別。
根本就不是三年一聚,
正確來說,一年還要超過三聚呢﹗
大型班聚如此,小型聚會則更多。
一年一度的「九三零男人聚會」(又名「倫爺的私人派對」)
那十多個可惡的男人,逼迫可憐兮兮的倫爺做了「終生聯絡人」,
真的是嗚呼哀哉。
還有由港大四子組成的「LOW B Alliance」(又名「BLOW Alliance」);
中大、理工的「四塊月餅」;
浸大的同學又非常緊密團結......
今天何O還說要組一個「浸港聯盟」呢﹗
(雖然我比較喜歡自創的「HB聯盟」)
以後會出席班聚的人數可能會下降,
但我們仍然對這一班非常有信心。
這種信心源於我們這一班的大部分人
都非常重視這個「豆沙班」。
三、麻甩佬團 / MALENO
我實在很喜歡這個「組織名稱」,
請原諒我是一個俗人。
「麻甩佬團」又好,「六人聚」也好,「六兄弟」也好,
「Maleno」(仿Baleno,麻甩佬的音譯。如此有創意的名字,自然是DR的傑作)也好,
於我而言都是非常親切的名稱。
很懷念籌備學生會那兩、三年時光。
大約一個月一次的六人聚,是否太多了呢﹖
還是太少﹖
算吧,重質不重量。
唯一不好的是,好像聚會聯絡人總是我(﹖)。
四、五戊男人聚會
在我的觀念裡,「男人聚會」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者,五戊班十多個男人的聚會;
狹義者,七丁班四、五個男人的私人聚會。
我兩者都喜歡,尤愛後者:
因為不用我做聯絡,而且多是即興式的,
因此見面特別頻密。
五、「四人聚」
四人聚的人物包括胡七、古西、撚昌和九倫(即是在下)。
這些名字都是我改的(包括自己那個),
請原諒我是一個俗人。
四人聚的一大好處是,每一個人在這個團體裡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三缺一就不能成局。
古西的家(「豹房」)經常是聚會的必然地點,
他的父母與我們也頗熟絡。
我很喜歡蘭姐,她是一個很親切的人。
四人聚的一大特色是「見面即吹水,一吹必天光」。
通宵吹水後的節目,多是飲茶,即是繼續吹水。
這聚會的最大好處是,不用我做聯絡人。
六、「三劍客」
中三時候的「三劍客」,應正名為「三棋客」。
不知道當日阿之何以定名為「三劍客」呢﹖
雖然好久不見了,但總是很掛念他們。
面對很久不見的舊朋友,
往往有點罪疚感。
不知道他們近況可好﹖
嗯......過了這一陣子,
我一定會聯絡他們。
七、00-01年度中史學會
原來已經四年了。
其實最初我完全沒有想過
這一班人能夠保持聯絡,
「保質期」如此久遠。
被師兄師姊們照顧的感覺總是好的,
在他們的身上,
我總會學到不少東西。
記得之前史史好像說過
我們這一屆中史學會幹事頗為獨特,
竟能保持這麼久,
以往這麼多屆中史學會,有像我們的嗎﹖
尤其於我在看過近八屆的中史學會後
我更加以第五屆中史學會幹事為榮。
(當然也以第七屆中史學會幹事為榮囉~)
八、03呂中OPEN DAY中史組政治廳
做完師弟,轉頭就為人師兄,人生就是如此。
不再被師兄師姊照顧,反過來要照顧別人,
最初真有點不慣。
這個組別的人其實都非常良善,
他們於我眼中都是很可愛的。
(除了一個經常整我的男生之外......呵呵)
我不喜歡擺架子,
更不喜歡別人擺架子,
可能這是與他們混熟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九、若隱若現
其實我真的很幸運,能分配到這一組。
現在回頭看看其他迎新組別,
有些幾乎分崩離析了,
而若隱若現仍未有一個組員Quit Hall。
老實說,若不是有這些組員,
我很可能早早離開了。
當然,我終歸會離開。
很喜歡這些人,他們都很好。
與個別組員會談些深入的話題,
他們都很值得信任。
雖然我在聚會中不是多說話的人,
但我很享受那種和諧的氣氛。
身處其中,那種歡樂有時會令我聯想起豆沙班。
對於組員,我往往有一種強烈的罪疚感。
這與我選擇的生活方式不無關係。
我很明白這三年我要得到什麼和做些什麼,
我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
這使我總覺得與他們存在著隔閡。
不過這種「隔閡」的感覺又只會在團體聚會中出現,
在個別的談話中則不會感到。
昨晚組聚,組員聯絡我問我去不去。
當時我已和何O、阿鼠出發去班聚了。
結果當然是去不到組聚。
最深刻的是,組員說了一句:
「中學同學成日都見架啦﹗」
我立即沈默了一陣子,不知如何回答。
事後想來,我是否放了太多時間在舊朋友身上﹖
老實說,非常慚愧。
不過,舊朋友我是一向重視的。
我不是那種為了結交新朋友而減少與舊友相聚時間的人。
而且,隨著我這半年來的「愈來愈學術」,
也就自然產生了不少矛盾。
唉。
十、個別好友
上面沒提及的朋友,仍有許多。
他們不是不重要,相反,
他們在我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
但沒必要在這裡公開,
所以我就不提。
上述提過的人,也不一定算是我真正的朋友。
畢竟在一個團體之內,總有些人的關係是比較疏離的。
不過,我都仍然喜愛他們。
記得2003年的12月7日我在SHOWHAPPY中
寫過了一篇日記給我廿位好友,
後來還收錄在潑墨館裡。
每隔一段日子,
翻看自己對朋友的感受,
其實頗有意思。
這就是我這篇日記的寫作目的。
會探訪這日記的人其實不少。
至少比我想像中還要多。
奇怪的是,我不認為我有這麼多的朋友。
我與某些外向型的朋友不同,
我只有不多於三十位真正當是朋友的人,
其餘的大多只是泛泛之交。
我是一個慢熱的人,
但外冷內熱。
我不知道我是否難相處,
如果要朋友們就著這論題來一次公投的話,
我猜兩邊的人數大概一樣多吧。
最記得很久以前「胡七」曾對「撚昌」說
黃浩倫是個很難混熟的人,
雖然我很有興趣與他結交,
但努力了很久也沒有什麼進展。
(大意如此,歡迎「撚昌」指正,
但你一留言就讓別人知道誰是「撚昌」了,哈哈)
撚昌把胡七的話轉述給我聽,
當時的我便這樣對他說:
「胡七這個人,交友方面是很有一手的。
他很容易便會與人混熟,交友模式就如同煮即食麵一樣。
至於我,則是『煲湯型』的。
他用煮即食麵的方法來『煲湯』,
難免會有以上的想法。」
之後,我們這煲湯也就煲得非常好了。
二、五戊豆沙班
昨天五戊班班聚,非常愉快的一晚。
我雖不喜歡團體生活(例如八、九人或以上的團體),
五戊文科班卻是永遠的例外。
昨晚見了很多很多的舊同學,
說了很多很多的話。
五戊人是能夠讓我完全感到自在的一群。
就如其他五戊人一樣,
我非常喜愛五戊班。
今天和何O吃飯,和她(他﹖)談到班聚的話題。
開學七個月了,我們到底已有多少次大型班聚﹖
平均一個月一次﹖
我們還預計,
2005年的班聚至少仍有五次,
如此頻繁,難怪昨日「五個三年計劃」中的
「第一次三年聚會」沒有什麼特別。
根本就不是三年一聚,
正確來說,一年還要超過三聚呢﹗
大型班聚如此,小型聚會則更多。
一年一度的「九三零男人聚會」(又名「倫爺的私人派對」)
那十多個可惡的男人,逼迫可憐兮兮的倫爺做了「終生聯絡人」,
真的是嗚呼哀哉。
還有由港大四子組成的「LOW B Alliance」(又名「BLOW Alliance」);
中大、理工的「四塊月餅」;
浸大的同學又非常緊密團結......
今天何O還說要組一個「浸港聯盟」呢﹗
(雖然我比較喜歡自創的「HB聯盟」)
以後會出席班聚的人數可能會下降,
但我們仍然對這一班非常有信心。
這種信心源於我們這一班的大部分人
都非常重視這個「豆沙班」。
三、麻甩佬團 / MALENO
我實在很喜歡這個「組織名稱」,
請原諒我是一個俗人。
「麻甩佬團」又好,「六人聚」也好,「六兄弟」也好,
「Maleno」(仿Baleno,麻甩佬的音譯。如此有創意的名字,自然是DR的傑作)也好,
於我而言都是非常親切的名稱。
很懷念籌備學生會那兩、三年時光。
大約一個月一次的六人聚,是否太多了呢﹖
還是太少﹖
算吧,重質不重量。
唯一不好的是,好像聚會聯絡人總是我(﹖)。
四、五戊男人聚會
在我的觀念裡,「男人聚會」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者,五戊班十多個男人的聚會;
狹義者,七丁班四、五個男人的私人聚會。
我兩者都喜歡,尤愛後者:
因為不用我做聯絡,而且多是即興式的,
因此見面特別頻密。
五、「四人聚」
四人聚的人物包括胡七、古西、撚昌和九倫(即是在下)。
這些名字都是我改的(包括自己那個),
請原諒我是一個俗人。
四人聚的一大好處是,每一個人在這個團體裡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三缺一就不能成局。
古西的家(「豹房」)經常是聚會的必然地點,
他的父母與我們也頗熟絡。
我很喜歡蘭姐,她是一個很親切的人。
四人聚的一大特色是「見面即吹水,一吹必天光」。
通宵吹水後的節目,多是飲茶,即是繼續吹水。
這聚會的最大好處是,不用我做聯絡人。
六、「三劍客」
中三時候的「三劍客」,應正名為「三棋客」。
不知道當日阿之何以定名為「三劍客」呢﹖
雖然好久不見了,但總是很掛念他們。
面對很久不見的舊朋友,
往往有點罪疚感。
不知道他們近況可好﹖
嗯......過了這一陣子,
我一定會聯絡他們。
七、00-01年度中史學會
原來已經四年了。
其實最初我完全沒有想過
這一班人能夠保持聯絡,
「保質期」如此久遠。
被師兄師姊們照顧的感覺總是好的,
在他們的身上,
我總會學到不少東西。
記得之前史史好像說過
我們這一屆中史學會幹事頗為獨特,
竟能保持這麼久,
以往這麼多屆中史學會,有像我們的嗎﹖
尤其於我在看過近八屆的中史學會後
我更加以第五屆中史學會幹事為榮。
(當然也以第七屆中史學會幹事為榮囉~)
八、03呂中OPEN DAY中史組政治廳
做完師弟,轉頭就為人師兄,人生就是如此。
不再被師兄師姊照顧,反過來要照顧別人,
最初真有點不慣。
這個組別的人其實都非常良善,
他們於我眼中都是很可愛的。
(除了一個經常整我的男生之外......呵呵)
我不喜歡擺架子,
更不喜歡別人擺架子,
可能這是與他們混熟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九、若隱若現
其實我真的很幸運,能分配到這一組。
現在回頭看看其他迎新組別,
有些幾乎分崩離析了,
而若隱若現仍未有一個組員Quit Hall。
老實說,若不是有這些組員,
我很可能早早離開了。
當然,我終歸會離開。
很喜歡這些人,他們都很好。
與個別組員會談些深入的話題,
他們都很值得信任。
雖然我在聚會中不是多說話的人,
但我很享受那種和諧的氣氛。
身處其中,那種歡樂有時會令我聯想起豆沙班。
對於組員,我往往有一種強烈的罪疚感。
這與我選擇的生活方式不無關係。
我很明白這三年我要得到什麼和做些什麼,
我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
這使我總覺得與他們存在著隔閡。
不過這種「隔閡」的感覺又只會在團體聚會中出現,
在個別的談話中則不會感到。
昨晚組聚,組員聯絡我問我去不去。
當時我已和何O、阿鼠出發去班聚了。
結果當然是去不到組聚。
最深刻的是,組員說了一句:
「中學同學成日都見架啦﹗」
我立即沈默了一陣子,不知如何回答。
事後想來,我是否放了太多時間在舊朋友身上﹖
老實說,非常慚愧。
不過,舊朋友我是一向重視的。
我不是那種為了結交新朋友而減少與舊友相聚時間的人。
而且,隨著我這半年來的「愈來愈學術」,
也就自然產生了不少矛盾。
唉。
十、個別好友
上面沒提及的朋友,仍有許多。
他們不是不重要,相反,
他們在我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
但沒必要在這裡公開,
所以我就不提。
上述提過的人,也不一定算是我真正的朋友。
畢竟在一個團體之內,總有些人的關係是比較疏離的。
不過,我都仍然喜愛他們。
記得2003年的12月7日我在SHOWHAPPY中
寫過了一篇日記給我廿位好友,
後來還收錄在潑墨館裡。
每隔一段日子,
翻看自己對朋友的感受,
其實頗有意思。
這就是我這篇日記的寫作目的。
上一篇:〈隨感錄〉十一至十七
下一篇:〈隨感錄〉十九至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