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6 22:08:32Luke

一段不屬於自身的命運 《非關命運》 (Sorstalanság)



《非關命運》是一本簡單、易讀但特別的書。中文版全書共225頁,前一百多頁,這名只因種族問題就跟父親一樣被關進集中營的15歲猶太少年卡維眼中所見的集中營並非冷血、恐怖,而是有條理而朝氣蓬勃,就連毒氣室、被送進焚化爐燒毀的屍體、警衛手上的皮鞭都沒有讓這本書的敘事因而陷入灰暗。中盤後,卡維越來越瘦弱,甚至染了蜂窩性組織炎,幾次都以為自己會被活活處理掉,但最後他仍是活了下來,一派平靜的訴說這一切,也感謝那些曾經幫助他的人。總算德國戰敗了,周圍的人興高采烈,自由就在眼前,我們的卡維卻說:「我發現這些人談的都是自由,可是沒有人說什麼時候會送湯來。」童稚時曾經挑食的他在集中營裡不但學會了珍惜每一口乾燥蔬菜湯,更學會了「只有飢餓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直到廣播宣布稍晚會給每一個人一份「帶來精力的牛肉濃湯」,卡維「才第一次鄭重感覺到──有點自由的感覺了。」不陷入慣見的批判,《非關命運》用現實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絕對卑微。

那麼,《非關命運》完全不恨嗎?不,這也是本書厲害的地方,它把恨意留到最後。當卡維返鄉後,一名記者注意到了沒錢付車資的他,幫他付完車資後記者叫住了他,希望能跟他聊聊他的感受。卡維說他恨,恨所有的人。出於同情,記者說他能了解卡維的感受。但這句話聽在卡維的耳中,他只認為這樣的對話毫無意義,因為你「不能跟小孩子爭辯」,沒實際經驗過的人永遠也不會懂。基於「找出原因、發掘真相」的出發點,記者形容卡維身上烙有時代「悲哀的註記」,而且說:「這已經不是你個人的問題了,而是我們的問題,整個世界的問題。」卡維說是沒錯,但他要先回家。記者留下聯絡方式,卡維則將之丟棄。他並不討厭記者,也感覺得到他的善意,但記者並沒有實際參與,局外人只能想像,不可能「知道」。同樣的情況去延伸,無論我們如何費盡心力去告訴別人「我了解你的感受」,我們還是不會理解當事人真正的感受,即便我們有過類似的經驗也一樣,因為個人的感受只殘留在個人心中,他人無法觸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徹底孤獨。

回到家,見了以前的長者,長者們要他「把所有可怕的事情忘掉」,「你才好繼續生活下去啊。」忘不掉的,怎麼可能。除非失去記憶,我們逃離不了過去,現在是過去的延伸。對「以秒度日」的卡維而言,把時代看成是一大個一大個碎裂事件拼湊而成的人怎麼能體會?「我就是經歷了一段別人蓄意給我安排的命運。這其實並不屬於我的命運,但是我卻得經歷。」對他來說,集中營讓他感受到的不是恐怖,卻是幸運,能夠活下來的幸運,手中還握有不確定的未來的幸運。真正囚於過去中的,其實是那些自以為看開了的人。

前些日子發生了台灣漁民遭菲律賓武裝船艦射擊致死的事件,從而導致部分國人燃起了「仇菲心態」。猶太人,因為宗教、經濟、文化等原因,已被仇恨超過千年,在納粹大屠殺時達到高峰,而這樣的心態至今仍未死絕,縱使理由已十分遙遠,對某些人來說那卻是一種心態上的傳承,綿延已久。2013年五月,台灣發起了一波波抵制在台菲律賓人的活動。根據《聖經》記載,耶穌被猶太士兵抓住,從而導致他最後的死亡;是的,菲律賓的船艦殺死了我們的漁民,我們應當憎恨,主張正義。但是當我們在高舉正義的旗幟時,是否曾經思考過我們憎恨的對象究竟是那些罪有應得的「肇事者」或「主事者」,還是「無辜的良民」呢?我們是歷史的延續,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還是會仇恨別人,會因各種理由用各種方法伸張我們認為的「正義」,但如果有一個人願意停下來思考,也許,只是也許,世界會變得好一些些吧。為了我們,也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新聞台Blog小天使 2013-05-17 11:17:47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版主回應
本書有改成電影喔,但是弱了點,書太強了 2013-05-17 11: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