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8 22:49:14米亞

溺愛病毒

同事寄給我一篇商周最近的文章「溺愛病毒」,文中述說現今的小孩在少子化的社會現象下,集三千寵愛於ㄧ身,過多的溺愛造成小孩許多負面的影響: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溺愛病毒」在198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們,發病率尤高。

相較於溺愛病毒的散播,老媽曾說他們這三、四年級是最可憐的一代,屬於戰後嬰兒潮,家中的小孩很多、家境困苦,於是大的小孩帶小小孩,我的大阿姨與小舅相差近二十歲,肚子可不可以填飽都是問題,更何況要用心教育小孩。待父母長大成家有小孩後,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的關心,加上經濟起飛、物質生活轉好,有能力滿足小孩就盡力滿足,讓小孩接受最好的教育。等孩子們長大,因為所受教育水準及見識都比父母廣,因此父母對小孩們也是言聽計從。父母這一代就像夾心餅乾,沒有得到上一輩的寵愛,有時也失去下一輩應有的尊重。

1980換算為民國是69年,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七年級生。我不是七年級生,但對於三千寵愛後帶來的影響有些感受。家裡排行老么,除了享有老么的寵愛外,靠著小時候些許小聰明,在學校成績名列前茅,個性開朗因而深受師長喜愛,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也因此父母對我的寵愛更深。小學、國中,只要天氣稍有變化、轉涼,母親就會請父親送衣服到學校,怕我著涼;同學吃著學校準備的營養午餐,我吃的是母親準備好、熱騰騰的便當;由於母親每天早上都會早起作早課,因此前一天晚上會先問我隔天早餐要吃什麼,幫我準備好;飯後的水果也都是母親切好的。除了小學時,母親規定我每週要打掃的功課,烹煮食物時偶爾幫忙端盤子外,家事我鮮少幫忙,因為以課業為重。久而久之,就不覺得需要分擔家事,於是吃完的碗筷,會擱置在洗碗槽,沒有切好的水果,就懶得吃。直到北上唸書,凡事自己來,所有事情自己打點。也許天生個性參雜獨立因子以及同儕關係,許多事情不喜歡父母幫我太多,能自己做的都盡量自己做,能自己解決的也盡量不讓父母操勞。回想小時候,因為成績好、人緣佳,父母師長對我寵愛有加,我的個性也增添了任性及倔強色彩。

世代交替,輪到我們這一代當父母,週遭親友的寶貝們相繼出生。我的好友對小孩採取的管教方式,是以鼓勵代替責備;而老姊對小朋友,雖稱不上嚴厲,在小朋友吵鬧時,吃頓竹筍炒肉絲是常有的。在打與不打間,無法多做評論,畢竟父母親的辛苦是第三者無法體會,不插手別人的教育是我常告訴自己的。想分享的是,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了解鼓勵與體罰的差異與重要,從小被父母師長的體罰次數大概一隻手就可以數完,這樣愛的教育對我日後自信心的培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讓我總是充滿自信。但是過度的溺愛,養成任性與倔強的個性,在日後與人進對應退,有時會處理得不夠成熟。

記得高中時,有位老師告訴我們,他相信在以後的社會,只要我們比同輩有多一點的責任、多一點的體諒、多一點的謙卑,必定會少很多的辛苦。現在有許多文章探討著這一代的孩子們如何被寵壞,但我相信疼愛並不會教壞小孩、體罰也不會傷害小孩,只有無盡的寵愛與無理的體罰才會毀了他們。

難得寫一些嚴肅的話題,改了又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