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6 19:13:11荷塘詩韻

母親這種病---閱讀 (蘇惠昭)2014. 10. 16 華副

<在生活中閱讀>一切都是因為母親的緣故?──《母親這種病》   ■蘇惠昭
《2014/10/07 15:04》

 每一次我寫下「母親」這兩個字,內心便有千迴百折,很像進入幽密的森林旅行,一方面是我的母親,一方面因為我自己也是個母親,一路行來,我也遇見了日本精神科醫生岡田尊司在《母親這種病》一書中所說的,患了「母親病」的許多朋友,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面對或者背對。
 日本人的書寫,一貫的素顏相見,就算描繪奇異風景,讀起來也總是缺乏驚喜,這本書也一樣,明明有絕對可以配上淒厲嚎叫聲的驚悚故事,落到作者筆下仍舊一片安靜無聲的黑白,也許因為這樣,特別給人無法呼吸的窒息感。
  NHK報導災難新聞也是這樣的風格。
 我之所以成為我,我們的孩子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樣貌,快樂、正向、焦慮或憂鬱,一切都是因為母親?我沒有最後的答案,但我承認母親影響我的情緒和行為遠大過於父親,她以一種非常神經質的方式愛著我們,生怕我們受傷,生病,做任何她認為危險的事情,出於一種抗議,我去爬山,這是她最反對的事情。
 我的兒子也長成了一個和我很不一樣的人,譬如他記帳,而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把錢花到哪裡去。
我們的母親不完美,於是我們努力想成為一個和母親不一樣的人,但我們也不完美,於是我們的子女也想成為一個和我們不一樣的人。我們想走自己的路,反抗父母的價值觀,卻也同時受著母親的控制和支配,努力達成他們的期望,無論年歲幾何,我們內心的孩子都在渴求母親的愛。
 岡田尊司舉證歷歷,他的個案,以及珍芳達、叔本華、赫曼赫塞、蓋希文、宮崎駿、莒哈絲、小野洋子、曾野綾子……,這些赫赫名人,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足以寫成一本心理分析的母親故事。
 只愛自己的母親,全心奉獻自己的母親、順從丈夫卻不斷向孩子抱怨的母親、脾氣宛如暴風雨的母親、把孩子當朋友或情人的母親、把孩子當裝飾品的母親、無法對孩子說不的母親、過度寵溺和保護孩子的母親、只愛「理想孩子」的母親、拼命努力做好母親的母親……,每一種母親都會教養出「母親病」的孩子,或者壓抑,或者負向,或者自卑;每一個有著「母親病」的孩子都會以某種方式封閉自己,自我傷害,往好的方面想,則是從中發展出創作的能量。
 有辦法扭轉嗎?岡田尊司認為,面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就試著當個不孝的孩子吧,試著把父母踢開一次,雖然這是很痛苦,很悲傷的事,但是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就無法往前走,……當你從父母身邊解放,或許才是重新再愛父母一次的時候。」
這也就是說,解決之鑰還是在成長之後的我們,對東方社會來說這恐怕是一個太顛覆的觀念,但有些時候,越是害怕傷害父母,我們受的傷就越重。要擊退「母親病」,就必須徹底的「不孝」一次,放棄做一個「好孩子」,或者找到一個可以相互依附的人,成為彼此的安全基地。
 但說來做母親也有其悲哀,人生中的某一段時間,她必須放棄成為自己,但這個自己一旦放棄,可能終其一生就回不來了。
 了解才能原諒。母親也許不夠愛我們,或者愛得不對,但就算沒有得到愛,我們也能夠給予和付出,這是這本書教給我最重要的事。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旅人 2014-10-23 10:55:23

第一賞

早安安

版主回應
早安。旅人。 2014-10-24 08: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