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5-06 22:43:49南方小天使

市港合一 就要實現

高雄人喊了十幾年的﹁市港合一﹂,終於要從口號變成政策,在口號階段,﹁市港合一﹂除了是地方的願望之外,包括中央官員、立法委員都似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在形成政策之後,突然引起各方關切;頓時,地方的長期關注變成﹁干預﹂,其中隱含的意義除了高雄港的實質利益外,當然不乏政治角力,站在高雄港市的關鍵年代,高雄人都需要深入了解市港合一的意義!
八十九年五月二十日,台灣完成政黨輪替、綠色執政,是台灣邁入新歷史的契機,陳水扁總統上任同時,也重新點燃高雄人長年的夢想﹁市港合一﹂,在就職晚會上宣示一年內促成﹁市港合一﹂;當時,相信還有不少高雄人心存懷疑,這個做了多少年的夢,真的就要實現了嗎?轉眼,新政府上任即將屆滿一年,全國政治環境雖堪稱穩定,經濟環境的惡化卻令國人嘆息,除了經濟問題,高雄人心理恐怕還有個隱憂,就是﹁市港合一﹂究竟能否兌現?因為,在這一年來似乎看不到任何促成﹁市港合一﹂的政策,包括法令修改,即使祭出﹁公法人﹂體制,卻立即引起地方反彈,立法院也不見討論,市港合一的落實似乎還遙遙無期。
日前,市長謝長廷看似無來由的抨擊中央官員品紅酒、打橋牌,也立即被解讀是為爭取彩券發行權失利而發洩,當天,他的核心幕僚就透露:﹁這不是市長的作風,真正的效應會很快彰顯﹂;隔日,中央就宣佈將以行政命令由高雄市代管高雄港,這應該才是謝長廷砲轟中央官員的目的。
因為,從市港合一案這樣總統明確宣佈的政策來看,中央部會都還能擱置近一年沒有動靜,其他政策更不用說了,其中透露的意義恐怕不只中央不了解地方,更有中央政府內部指令無法貫徹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只有置身執政團隊之外的黨主席能點破。
如果撇開政治因素,﹁市港合一﹂更是高雄未來發展的關鍵,從實質利益層面來看,在全國經濟不景氣、政府財政普遍惡化的情況下,高雄市在地理上得天獨厚擁有一個天然良港,多少年的營運下已經成為第四大國際貨櫃港,每年的營收、所有財產對政府財政都有相當助益。
從都市發展建設層面來看,長期的市港不合一,當然也造成市港建設的脫節,除了造成都市景觀的問題,也帶給高雄人莫大的心理壓力,因為,絕多數的高雄人可能終其一生不曾接觸過高雄港,不曾真正見識國際貨櫃港的景象,真忝為﹁港都人﹂!因此,高雄人最早喊出﹁市港合一﹂時,都多少帶有悲怨的成分,而前市長吳敦義在講到﹁市港合一﹂時,也多半是去勾勒港市無藩籬的親水休憩藍圖,但國民黨主政多少年過去了,高雄人仍無法一圓市港合一的美夢;如果說政黨輪替讓台灣轉變,高雄人對﹁市港合一﹂的期待也更有機會實現,現在,就是時候。︵記者林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