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0 18:10:01

☆順理成章 洪蘭☆


一個機緣,
我接觸到洪蘭教授的文章,
十分認同文章中所要傳達的理念和想法,
便到書店掃回「講理就好」系列叢書七本,
這系列的書將洪蘭教授發表過的文章集結成書,
從科學(大腦構造)、人文角度看教育、社會,
並佐以科學實驗證明他所要傳達的概念,
更讓人信服。

洪蘭教授常舉這例子:
美國威斯康新大學心理學教授哈洛(Harry Harlow)
將小猴子一出生就與母親隔離,
然後給他一個絨布做的媽媽和一個鐵絲網做的媽媽。
絨布媽媽很溫暖,但是身上沒有奶瓶;
鐵絲網的媽媽冰冷,但身上有一瓶奶。
猜猜看:小猴子喜歡窩在誰身邊?

這隻小猴子所有的時間都黏在絨布媽媽身上,
只有肚子餓時,才過去鐵絲網媽媽處喝奶。(頁77)

我們都以為給孩子充足的物質享受就夠了,
卻不知孩子要的物質很基本,夠溫飽就行了,
但心靈陪伴卻不是電動、安親班、保母可以取代的,
李偉文先生也在《傾聽自己的鼓聲》中提到這點,
偏偏我們總是反其道而行,
不過沒關係,只要我們開始注意,就有機會改變。

------

閱讀,
給了我適時反思的機會,
避免因工作過久而落入固定框架;
書籍,
是無聲的老師,
只要幾百元就可以得到作者一生的精華,
還有什麼比這划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