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1 11:42:15

基因密碼

  「在我們的直系親屬裡的血統裡面,有一種遺傳的因子,它帶著基因的密碼,綿綿密密地從遠古一直沿襲到現在,祖傳父、父傳子、子傳孫….這樣子脈絡相循,綿綿密密的關係,我們稱為『血統的脈絡』。在這種祖、父、子、孫的脈絡之間,互相有影響力,能成為幫助對方的一種力量。」在書上看到這段話,為我心裡帶來震撼。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姊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雖然沒有好花園,春蘭秋桂長飄香,雖然沒有大廳堂,冬天溫暖夏天涼,可愛的家庭呀,我不能離開你,你的恩惠比天長。」一首簡單的兒歌,卻清楚表達了一個家的溫暖,好棒的一首歌,我很羨慕歌詞裡的意境。

 

  我跟弟妹都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自我有記憶以來,父母就各自分居,爸爸的身旁總是出現同一位阿姨,媽媽則獨立自主,一個人在馬祖開美容室,我們跟父母之間不是聚少離多,根本是不曾住在一起。偶爾,爸或媽會回來探望家裡,但我們之間,沒有親人的親暱,有的只是陌生跟疏遠,只知道他們回來一會兒後,馬上又要離開了。

 

  我就這麼懵懵懂懂逐漸長大,雖然不了解大人之間的問題,卻很清楚知道,這就是我的家庭,儘管心裡有一種遺憾,卻始終不敢跨出一步,主動拉近跟父母之間的距離。大學的時候,我寫了一篇「爸,您辛苦了!」的文章,記錄我的心情與想法,前幾天,有位朋友忽然問我:「怎麼妳說的跟我看到的不太一樣?」他指的是那篇文章,我豁然發現,原來我心裡面的爸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了?

 

  用功上進的弟弟,考上了清大研究所,沒想到爸爸竟然覺得國立的學費仍然很貴,因為要修學分,還要住外面,加起來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甚至決定不要讓他唸了!我聽了很生氣,這是什麼鬼話?弟弟除了沒報考台大,清交成全都上榜了,這是他努力來的成果,憑什麼因為他一句話,就要讓弟弟夢想破滅?以賓士車代步的他,在外頭再風光,又有什麼意義?

 

  後來,有一天爸回來家裡,找了我跟弟弟坐在客廳談話,說是有事情要跟我商量,原來他要弟弟親口告訴我,未來的學費,還有住宿費,可能要暫時跟我借。在這場嚴肅的談話中,我一直保持側坐,眼光完全不想跟爸爸交接,我沉默,偶爾點頭表示同意,不過心裡真的有說不上來的感覺其實,他毋需這麼做,我也知道該怎麼做,還需要他來告訴我嗎?他只要把外面的家庭顧好就行了,家裡的所有開銷,都不用擔心,不是嗎?

 

  關於弟的狀況,媽也很清楚,因為乖巧的弟弟,在與父母保持聯繫這件事上,做得比我好太多了,或許媽要一個人照顧自己,要規劃自己未來的退休養老金,所以也沒什麼表示,有時我在想,她身上用的名牌這麼多,難道稍微表示一下,哪怕是給弟弟一點零用錢,她都做不到嗎?

 

  我在父母身上,看不到他們對長輩及兒女應有的責任與疼惜,坦白說,真的很失望!只是有時候,我又會想起,他們曾經為我付出的那一面。像是我在大學時代住院開刀,媽媽在醫院照顧我的日子,也想起畢業後又開刀的那次,我被推出手術室,醫護人員竟找不到我的親友家屬,後來連忙打電話給我爸爸---我在手術同意書上填寫的緊急聯絡人,他才知道自己的女兒開刀,急急忙忙跟阿姨跑到醫院來探望我。

 

  心裡似乎有兩種不一樣的聲音在拔河,我知道我的想法很偏激,或許我真的不夠懂事,明知道爸回來了,寧願坐在房間裡也不願走到客廳,直到他為神明上香後,我聽到鐵門關上的聲音,猜想他離開時落寞的樣子,才在心裡悄悄罵自己,怎麼連一句問候都說不出口?

 

  昨天下午,好友阿敏來台北,因為工作不順,想去給我媽算命,很巧的是,前幾天我剛好有打電話給媽媽,問她要不要一起去餐廳吃飯,所以知道她人在台北,就帶阿敏過去了,阿敏算完後,因為店裡還有客人,媽媽叫我們先去逛一下再回來,由於外頭正下著大雨,後來我就直接送阿敏到台北車站坐車,自己也搭公車回家了。

 

坐了兩班公車,從忠孝東路回到新莊,到家已經八點多,電腦才剛開機不久,就接到媽媽的電話:「妳在哪裡?」『我剛回到家。』「是喔,我以為妳還會回來,剛剛煮好雞湯,裡面還有你最愛的紅槽喔」我拿著話筒楞住了,覺得自己怎麼會這麼愚蠢?縱然不回去,也該撥個電話告知一下吧!

 

腦袋裡又浮現出媽媽為女兒煮湯的畫面,顧不得自己筋疲力盡,撥了電話:「我現在過去。」於是我又走了一段路,再次搭299到忠孝東路。稍晚,弟弟正好也從新竹回來台北,直接到媽的店裡。

 

  我看得出媽一直努力找話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擔心搭不到公車回家,卻遲遲不敢開口。明天是母親節,既然媽媽不願意跟我們一起陪奶奶吃飯,我想我能做的,也只能坐在這裡聽她說話吧!「這麼晚了,還有公車嗎?不然晚一點再搭計程車回去好了!不急嘛!」她似乎猜中我的心聲,於是我們繼續坐著吃東西,聽她說話。

 

後來,她又說最近剛學會一套英式按摩,做起來非常舒服,想幫我們做,不過牆上的鐘已指著十二點多,我只好跟她說:「已經很晚了,下次啦!」天知道當我說出這些話時,我是有點愧疚的,她的臉上,她的心裡,是不是又多了落寞的表情與聲音呢?

 

  人們常說:「父母恩澤大如天」要尊敬長輩,敬父母如敬天地,我承認自己曾經無法諒解他們,直到現在,我們依舊保持「相敬如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些大道理我都懂,只是要跨出那一步,對我來說有點難,不過我會嘗試改變自己,畢竟我們身上流的,是相同的血脈啊!

上一篇:千里鵝毛

下一篇:只是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