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6 17:19:39伯宇

宇宙心靈(四)

        第九章提到印度大乘佛教的唯識宗也對潛意識(潛意識是摩菲的用法)有著相同的概念。唯識宗認為有八識,其中的六識即我們現在認知的五感(眼識、舌識、身識、耳識、鼻識)以及表層意識。而第七識稱做末那識(執著的泉源),即摩菲認為的眾生的心靈(負面);第八識是最深層的阿賴耶識(產生一切的根源),即摩菲認為的宇宙心靈(純淨美善)。作者用一個例子做說明(我很喜歡這個例子,很多關於潛意識的書都用這個例子,我覺得很鮮明)。比如蓋房子,是由木匠、泥匠等等來執行,但是,決定要蓋成什麼樣子的是房子的設計師。潛意識就好比木匠,依照我們給他的指令(藍圖)去執行,而意識就是設計師,也就是我們平常的想法。摩菲提到潛意識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那就是它並不會判斷善惡,它只依照我們給他的指令去執行,就很像阿拉丁神燈一樣,負責執行我們的命令,不管我們的命令是好還是壞。唯識宗認為,阿賴椰識(宇宙心靈)如果沒有受到末那識(眾生心靈)所汙染的話,就可以呈現原本與受心靈的樣貌,即圓滿如鏡的清明(大圓鏡智)。PS:我本身並不是信奉佛教(非佛教徒),也看不懂經文,可是有些白話解釋的書,我覺得跟摩菲的潛意識都有相通性,例如麥可羅區(去印度修行的美國人,修得佛學博士而在美國或其他國家弘揚佛法)的《當和尚遇到鑽石》(這本書超厚,我竟然有看完),就是在講其將佛理應用在商業領域的經驗,而我看完整本書的感覺就是,重點只有一個,就是因果法則,也就是心想事成(潛意識)法則。

        此外,作者還整理法句經(佛陀的弟子們憑記憶將佛陀生前說法的內容整理成章)的一些內文來闡述。以下引用書中內容並簡化:《法句經》(一),心是萬本之法、萬本之統率,若想著壞事惡行,不管溢於言表或表現在行為上,罪惡和苦惱將自行追來。《法句經》(二),心是萬本之法(統率),若想著善事善行,溢於言表或表現於行為,福報和快樂將自行追來,如影子伴隨著身影。《華嚴經》提到三界唯心,即所有世界不過由心理產生。日本鐮倉時代的高僧(道元和尚)也認為,真正殷切的願望,不管善惡,都會實現。再來,也有關於潛意識執行命令到發生需要一段時間的整理。《法句經》(一二O),行善之人暫見禍患,只是其善還未到果報之時,等到善報來臨之時,必享善德之福報。我覺得這跟淨空老和尚說的有相通之處,業還沒還完之時(有負債),行善的果報尚未現前(先還債),等到累積了福德之後(還完債開始有存款),果報自然就現前(可以提款了)。再來,作者也有整理類似摩菲說的以建設性思維替代負面思維的例子。《法句經》(一七三),因為過失犯下罪惡,以後能夠一心向善,就能光輝普照世間,猶如明月當空,再無雲翳遮蔽。流氓教授實在是很好理解的案例。又好比水瓶內裝著很髒的水,若一滴一滴地慢慢滴進澄澈的水滴,總有一天瓶內的水會變乾淨(有閒的人可以在家試試,打開可樂瓶放在自來水下打開水龍頭,看最後會不會變成乾淨的自來水,阿不過花了30元買的可樂沒喝到別打我^^")。《法句經》(一二二),不要輕視小善、以為小善不會致福!水滴雖然微小,慢慢就會充滿水瓶,善心的人終會充滿福慶。羯摩(業)法則(因果報應法則),只要念念是善,就會帶來好結果;心懷歹念,就會帶來惡果。《法句經》(一七三),縱使曾經做過壞事的人,只要努力讓身心清淨,就可以脫胎換骨,重新為人。我還是想到流氓教授,當然還有很多例子比比皆是。

        第十章提到摩菲提供了一些如何將烙入潛意識的方法(跟《心想事成》這本書提到的一樣)。我就不多說方法如何實行,簡單提一下這些方法就好,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深入研究。摩菲的放鬆法、影像化技巧(在睡前想著實現願望的畫面)、光的冥想法(療癒身心)、感謝法(凡事感謝)、自我肯定法(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簡語重複法(用簡單的話重複念誦)、願望列表法(寫在紙上,過很久再看會發現很多都有實現)、潛意識答案法(有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就交給潛意識)...等等。我自己最常用的是影像法還有自我肯定法或者零極限法,不過我想強調的是,如果想著這些實現畫面或者嘴裡重複唸著我會成功之類的,但平常卻常常擔心著結果或者抱太大期望(這代表你根本不相信它一定會發生所以希望一定要看到所以才會抱著期望,所以看不到就會失望,這是一體兩面的,但潛意識要執行命令需要一段時間,如果還沒看到結果就轉而失望、擔心,這就沒有除草了),那麼事情就不一定會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樣發生了。

    

        補充:我覺得摩菲說的心想事成(潛意識)很多都是用在療癒或身心靈上的平靜,當然也有很多藉由潛意識來實現願望或找答案的例子。想深入研究摩菲法則的朋友可以自行參考《潛意識的力量》(一)、(二)以及《想有錢就有錢》(這本書看書名以為是在說怎麼賺錢,但實際上是指心靈豐富了之後會反應在物質上)。所以,就我自己認識的心想事成法則並不單指實現願望法則,而是跟很多東西方哲學、心靈哲學有相通例如事物運作的原理以及如何用正確的心態來處世(或自處)(例如零極限或者麥可羅區講的因果、業力等等)。不過不管接觸何種方法或信仰都無所謂,還是要靠自己去體會與領悟,不管自己想要脫離苦海、找到人生道路、自我療癒、得到信心、得到平靜的大我、道我合一...心靈的或物質的等等,想通了、有所體悟了,那就是你自己的了,別人也拿不走的!共勉! 

         心得文完畢囉!感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