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新解(下)
延續上一篇《心想事成新解─電影觀後感》一文,這篇我想要更仔細深入地解釋該文提到的三種情況。
嚴格來說,第二、三種情況又可各自細分為兩種情形。且讓我先重述一下第一種情況,就是回歸當下,將所有被動接收的訊息歸零,重新使用自己的自我意識自主創造新的想法。《心想事成》一書教導我們在睡眠的時候,利用潛意識活絡的階段,對潛意識下指令,就是屬於這種情況。我們利用自主意識去創造思維,將建設性想法鍵入腦海裡,形成一個初步藍圖,然後讓潛意識去織構細節,之後我們只需被動接收訊息然後去執行即可(第二種情形)。
第二、三種情形,前文提到我們大部分處於被動接收訊息形成想法,然後我們選擇接受或決斷,但這裡我想要稍微修正一下。當我們被動地接收到訊息的時候,此時我們的反應只有兩種:轉為有意識思維然後行動,或者繼續著無意識思維然後行動。當我們轉為有意識地思維時,我們便回到自主意識,這被我歸類成第二種情形,意即我們先無意識被動地接收到訊息,然後我們意識到了之後,轉為有意識地抉擇。例如,被老闆罵得臭頭或者跟朋友理論的時候,當我們很不爽準備破口大罵,沒想到自己卻忍住了,可能我們當下“意識(考慮)到”如果罵出來情況反而更糟(被革職(很需要這份工作)或失去好朋友),所以我們忍住了。當然也有可能我們意識(考慮)到了有可能更糟(被革職或失去朋友)的情況,但我們還是罵了出來,是因為當下我們接受了那個更糟的預想情況,被革職或失去朋友也無所謂,所以我們也跟著破口大罵,直接跟對方槓上!這都屬於第二種情況,剛剛提到的第二種情況細分為兩種,就是指我們先無意識被動地接收了訊息,產生了自主意識的想法之後,我們選擇有所為(罵回去)或有所不為(忍住)。另外,《心想事成》提到當潛意識給了我們訊息或答案的時候,我們只需要依照指示去執行即可,意即第二種情形。
所以,第三種情況就是,我們先無意識地接收了訊息,然後又下意識地產生行為反應,然後又細分成有所為或有所不為。舉前例來說,我們遇到了被老闆罵或跟朋友理論,我們當下並沒有產生有意識的思維,而是依照我們的慣性行為去反應。例如,被老闆罵的當下,我們隨即破口三字經問候老闆娘,但當下我們並未思考到講出了這句話接下來會有什麼後果產生。然後,罵出來了之後,我們可能後悔了,因為此時我們便意識到了有可能產生的情況為何,並且該如何去因應。但也可能我們被老闆罵的當下,下意識地行為就是忍耐,接受被罵,然後被罵完了之後,才開始有意識地思維該如何應付接下來可能產生的情況(例如習慣壓抑自己不去多想)或者繼續無意識地反應(例如情緒崩潰)。所以,更清楚地說,第三種情況即是被動接收訊息且被動地下意識反應,簡單來說就是慣性反應、慣性動作、慣性思維。通常,慣性反應是偏向負面的居多,例如擔心、害怕、沮喪、煩躁、惱怒。另外,《心想事成》提到當我們有負面思維進入我們的思想裡面時,一定要做“除草(第二種情形)”的動作,如果沒有做“除草”的動作,即為第三種情形。因為當負面思維進入我們的思維裡(我們被動地、不知不覺地、無意識地接收了負面訊息而產生了慣性反應),如果有除草的動作,即是將負向能量轉化成正向能量(即第二種情形),我們意識到了之後而去改變它。如果沒有除草,那麼我們將被負面思維制約住,依照慣性反應去行動(第三種情形)。那麼,我們即在此時有可能偏離了我們的目標、改變了方向(意即負向能量是我們通往夢想到路上的絆腳石,如果沒有清除,我們到不了目的地;或者我們繞了路,最後走到了其他地方去)。這麼一來,原本的夢想就無法實現,又或者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實現(如果我們有繞回原本目標的方向的話)。
情緒的好壞,其實就是自此產生的。通常在第二種情況,我們能夠忍住或者罵回去,但我們的心情卻能不受影響。忍住是因為我們當下意識到後來的情況,罵回去是因為我們接受了預想的更糟情況,所以,此時的情緒狀況是相對穩定的。那麼,第三種情形就是我們習慣被罵的當下,出於慣性行為罵了回去然後後悔,或者忍住了然後事後崩潰或繼續壓抑,所以這種情緒是相對不穩定的。
拉回來看心想事成的潛意識原理。當我們在進入睡眠狀態時對潛意識下了指令(第一種情形),而後潛意識便會去安排任何可能情形發生以便讓我們一步一步地接近夢想,然後達成願望。那這中間的過程,以任何的訊息進入了我們的腦海裡,我們可能轉換成自主意識(第二種情形)或者繼續著我們原本的慣性思維(第三種情形)。我們的慣性思維,通常是直接且負面的。所以,潛意識安排了劇情要讓我們去演出,但我們的慣性思維(懷疑、不信任、猶豫)可能讓我們自己下意識地改變了劇本。想當然爾,接下來的一連串劇情也會跟著被改寫。所以有可能原本我們想看到的幸福美滿結局,因為演員擅自串改了劇本而被迫演變成悲慘局面,我們無法責怪編劇。而我們自己,正是那個編劇,也是那個演員,我們既自編自導又自演。所以有一句話常說:我們是自己人生最棒的主角。主角一詞,替換成編劇、導演或演員都說得通。
最後,用一句我非常深信的簡單句子來做結尾(讀過經濟學概論的人一定看得懂)。“在每個時間點的當下,我們所思所為永遠是符合當下的最高效用(滿足感),無論事後是否後悔。如果事後後悔了,在後悔的那個當下,我們的思想(後悔)仍然符合當下的最高效用。”換成潛意識理論來看,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心想事成,無論你是否同意。所以,想要心想事成,那就改變一下悲觀的慣性思維吧!
Good for sharing about the "Law of Attraction" and people make it happen (Under the condition you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