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30 10:47:26Lesley

與他共度六十一世之夜半歌聲(上)

四十三、夜半歌聲(Phantom Lover;1995年出品;導演:於仁泰;主演:張國榮、吳倩蓮)

午夜,靜坐,看《夜半歌聲》。

最早的《夜半歌聲》也曾經看過,當時年紀小,只覺恐怖異常。上中學時在電視裏看到第二版《夜半歌聲》,沉悶,做作,讓我無法堅持到結尾。待到張國榮出演第三版《夜半歌聲》的消息傳來,已經是一九九五年,那正是我和妹妹關注這個人的開始,我們兩個迫不及待地借了錄影帶來看。電影美則美矣,但畫面是拉長的,每個人包括張國榮在內都長了一張馬臉,怎麼調也調不過來。買了影碟,是盜版,又是長臉。再買另一個版本,仍然是長臉。買了昂貴的票進鐳射影院看,天哪,居然還是長臉!直到國內正式公映,終於在電影院裏看到了原裝正版,我們兩個已經不太習慣:為什麼張國榮的面孔顯得這麼短胖的?

歲月倏忽,八年已經過去。如今我坐在這裏,螢幕上音容宛在,活色生香,一切的驚喜,惆悵,追尋,傷痛,都歷歷在目,生活似乎完全沒有改變,時光像是可以重回。

音樂起,電影開始了,舒緩而憂傷的旋律中,鏡頭搖過黑暗中精緻的銅像,開著帽的自來水筆,一頁頁樂譜,靜寂的小提琴,音樂盒,蠟燭孤獨地燃燒,狂風起處,黯然熄滅……

韋青坐在風沙裏賓士的馬車中,悶聲不響,聽著劇團的朋友們談論那個總是演些突破傳統的西方戲劇的名伶宋丹平。斯人已逝,歌已絕響,劇已失傳,建築已經空寂。韋青在劇院裏獨自流連,驚異地望著破敗而依然宏偉的建築。迷離之中,掠過女人的幻影,音樂縹縹緲緲,隱約傳來主題旋律的一句哼唱。這部電影的音樂指導是鮑比達,美術指導是馬磐超,服裝指導是張叔平,攝影指導是鮑德熹……集中了香港電影界的技術精英,花費四千萬港元,製作至為精美,真稱得上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整個電影的畫面有一種濃郁的懷舊色彩,那是把彩色畫面經過褪色,又加層黃色做底製成的,帶著金屬般厚重的光澤,光影的交錯更是充滿美感。電影中的佈景設計氣勢驚人,僅超大的佈景就有十一個,在香港無法實現,特特到全亞洲最大的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去拍攝。其中歌劇院頂樓一景搭了半個月才完成,單是拱形鋼架便重三十三噸,用兩部起重機才能安放到三十呎高臺上,事後兩部起重機都陷在了地裏,又要另開一部起重機才能拉出來。片中宋丹平第一次出現時,我們隨著他的視線一起仰望這座宏大的圓拱形玻璃屋頂,望著高聳的天花,精美的雕飾,華麗的雕花鐵欄,真是深刻地體會到他的志得意滿和當時觀眾們高山仰止的崇敬心情。

這部電影張國榮的投入很多,不僅擔任執行監製,參與幕後各項工作,還親自為片中的三首歌作曲。我是在《寵愛》那盤磁帶裏聽到這三首歌的,當時還沒有看電影,覺得這三首歌的曲調好特別,與張國榮以前的作品全然不同,直到看了電影,才領會到原來是西洋詠歎調的風格。張國榮說:“戲中的宋丹平是個很前衛的音樂家,故若編作一些很中國調的歌曲會不適合,於是我作了頗大膽的嘗試,略偏重於帶少許外國舞臺劇那種感覺的音樂,全無敲擊部分,更用上了歌劇式的唱腔。”——都不用聽歌,單聽他這幾句專業的介紹就把人震住了,用記者的描述是“未成曲調先有情”。這三首歌受到了影音界的一致肯定,主題曲《夜半歌聲》當年在第三十二屆金馬獎和第十五屆金像獎上都獲得了最佳原創歌曲的提名(最後勝出的分別是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的主題曲《我的美麗與哀愁》和電影《和平飯店》的主題曲《完全因你》)。

宋丹平這個角色與張國榮本人有很多相似之處,作曲,唱歌,演戲,大膽前衛,萬眾追捧,經歷坎坷……於是又有報導說是為他“度身定造”,張國榮對此極為反感:“什麼是度身訂造?我十分不明白,為什麼每當一個演員把角色演得好,別人總說是為他度身訂造的呢?他們可曾想過其實是演得好呢?我想除非是演回自己,沒有一部戲或一個角色是真正為某演員度身訂造的,因為一部戲有很多東西是編劇和導演的IDEA,演員只能做到很接近角色,但絕對不是角色。” 其實宋丹平這個角色在第一版《夜半歌聲》中差不多就是這麼個形象,並不是因為張國榮才出現的,至於怎麼和張國榮本人象到這種程度,我想,或許,一個忠於自己的事業和愛情,卻又風格前衛、不肯向世俗低頭的藝術家,在人間的際遇,大抵相仿。

張國榮在跨越九七演唱會受到非議時說:“縱然千夫所指,但每晚我有萬夫寵愛!”舞臺上的宋丹平,雖然承受著保守的官僚們惡毒的眼光和“傷風敗俗、離經叛道”的辱駡,仍然被狂熱的觀眾們追隨著,愛戴著。他穿著華美的戲服,瀟灑自如地出演羅密歐,與茱麗葉深情共舞,擁吻,歌聲在富麗堂皇的劇院裏長久地回蕩。茱麗葉的棺邊,他輾轉低徊,痛苦地吟唱,瑩瑩淚光裏,似乎都能聽到他心碎的聲音。戲外,他氣定神閑地應付惡人的喧擾,在演出結束後含笑謝幕,萬眾歡呼聲中,眼神瞟向台側包廂裏的愛人,不易察覺地微微鞠躬,致意。“所有的少男少女都崇拜他,但是他的心裏只有一個人。”這是一個,不應該愛上的人。他們只能在曲終人散後悄悄地約會,享受只屬於自己的時光。他作曲子送給她,答應每個月圓之夜唱歌給她聽,他吻她,與她纏綿,莊重地說永遠愛她,“一輩子。”但是,兩個人的力量,抵抗不過世俗的壓迫。在他沉醉地彈著鋼琴為她作曲時,她已失去自由;在她不顧一切逃向他的路上,他已失去他的面容,他的舞臺,他的藝術生命。

兩個打手前去傷害宋丹平那一場,張國榮在化粧室內聞聲回頭,一聲京腔京調的國語:“誰呀?”令人叫絕。看張國榮的電影我一般都是看粵語版,雖然對我這個粵語白癡來說很費勁,需要看很多遍才能不必去瞄字幕,但是只有聽張國榮自己的聲音才能更好地欣賞他的角色,國語版的配音一般都會令他的表演大為失色甚至慘不忍睹(參考《春光乍泄》國語版)。而《夜半歌聲》給了我們一個驚喜,就是國語和粵語版都是張國榮自己的聲音。他後來說:“好高興能說服導演用國語現場收音,覺得這樣才會更具真實感。”比起國語版來,粵語版的臺詞稍有不同,而且由於是後配的,少了很多語氣詞和呼吸聲,聲音效果也有差異,例如片尾宋丹平埋頭在雲嫣懷裏哭泣的那一句臺詞“我對不起你”,國語版中確實是埋在衣服裏的聲音,而粵語版像是捂著嘴說的,果然不如國語版具真實感。不過張國榮的國語腔調偏柔,咬字太正,在指責、控訴的戲分裏就沒有粵語版那麼有氣勢,有時侯還真不知選什麼版本來看好。

女主角吳倩蓮的國粵語臺詞也都是自己來講,但其他演員就參差不齊,象編劇司徒慧焯扮演的那位趙公子,國語版不像是自己講的;黃磊的粵語臺詞,則一定是別人代配的。黃磊現在也是大明星了,但是在拍《夜半歌聲》之前,他只是電影學院表演系的一名教師,沒有誰認得他,是因為張國榮看了《邊走邊唱》之後指點要他來演韋青,才一舉成名。黃磊後來回憶:“……首映式上我站在張國榮身邊,一出場鎂光燈晃得我睜不開眼睛,當時我的心裏就一句話:‘我終於熬出頭了!’”他在多次訪談中提起張國榮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記得張國榮在平日相處時的親和友善:“他是巨星,但並沒有離你很疏遠,我記得開機之前他請我們全體劇組人員吃口福居的涮羊肉,他很周到,每個人他都給問候。……拍戲的時候他很照顧我,把自己的潛水衣給我穿……當時他把所有的宣傳都讓給我。”黃磊和張國榮的外貌有很多相似之處(連眼睛居然都是右眼雙眼皮、左眼三眼皮!),氣質上更是接近,清俊,古典,書卷氣,雖然優雅與從容的風度尚有不及,但是扮演電影中效仿宋丹平的韋青倒是頗有說服力。

電影裏,韋青的劇團開始排練,演出,高唱革命歌曲:“熱血滔滔,熱血滔滔,象江裏的浪,象海裏的潮,常在我心裏翻攪。……”觀眾們在台下喧嘩,抱怨:“什麼玩意!騙人的嘛!”“還是宋丹平的戲好!”——你看過大陸版《夜半歌聲》嗎?那部電影是以革命為主題,劇院裏資產階級的靡靡之音不受歡迎,排了革命戲才得到觀眾一致擁護;這一部則正好相反,以愛情為主題,用僵硬刻板的革命歌曲來反襯宋丹平作品的至情至性之美。意料之中地,這一段在國內公映時和趙公子的床上戲一起被刪掉了,只剩下了韋青自己在曲終人散後不甘心地唱著,觀眾們都不明白他這不甘心是打哪兒來的。舞臺下,一片玻璃落下來了,緩緩地,璀璨地,劃出優雅的軌跡,嗆哴一聲,碎花四濺。韋青吃了一驚,四處查看,在幽幽的音樂聲中,看見樓上的門開了。

劇院樓上是這部電影花費了大氣力搭的佈景之一,絞台幔用的巨大木制齒輪絞架由地面直抵天花板,已經破敗的樓梯橫貫左右,灰網雜陳,棚柱錯落,宏偉而蒼涼。韋青笨拙地跑了上去,一望,驚呆,風起之處,見到了人。

“我就是宋丹平!”

宋丹平毀容後的第一次出場,氣勢駭人。黑袍的遮掩下,他只露出一隻眼睛,晶光燦爛,眼神中似有水波流動。“你想成名嗎?”略略一睜,淩厲的光芒。眉梢的暗影裏,隱隱見到傷痕一角。

韋青開始學唱《一輩子失去了你》,一次一次地在高音處卡住。為了阻止劇團的解散,他瞞過劇團的班主,草草登臺演唱。這一次的舞臺和宋丹平演出時那富麗堂皇的舞臺不可同日而語,韋青的演出也遠遠沒有宋丹平深情和投入,尤其到了接近高音的唱段,他的眼光閃爍,神態驚慌,“甜蜜往事,短短回憶……”他絕望地向身邊的棺木下躲去……

“……只能在夢中尋找和回味!……”

這一句的效果,真是震撼人心!說實話,韋青的歌聲也是很好的,甚至和宋丹平的歌聲酷似,但是這一句唱出,高下立判,宋丹平的歌聲深情,激越,韋青的歌聲明顯失之輕淡。韋青一臉死裏逃生的表情,閉著一隻眼睛抬起頭來,不可置信地四顧,醒悟之後又感激又興奮,放心地唱了下去。我們看見樓上的宋丹平,在窗邊的微光裏,只露出一點點臉的輪廓,那一句歌像是用盡了他所有的力氣,全身都在微微顫抖。他隨著音樂的節奏不易察覺地點著頭,沉醉於那熟悉的旋律中,然而,那是他再也不能回去了的舞臺,再也不能繼續了的生活,再也不能相見了的愛人……他在無聲地哭泣,身體顫動,眼角隱隱有淚光……他微微閉目,抽咽了一下,努力地平靜下來。舞臺上的歌已經唱到最後一句,宋丹平的口唇微動,也在無聲地隨著唱,臉上有一絲陶醉的笑容。“讓——愛——永——相——”他屏息,等著最後一個字,眉頭微蹙,有一點擔憂,“——隨——。”一切終於完滿,他露出苦澀的微笑,掩面轉身,拾級而下,背後,是獻給韋青的陣陣掌聲。

這一段,我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看了又看。我真切地體會到了一個演員的演技能夠帶給觀眾的至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