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的內在美
上海提早進入了梅雨季,連續一星期陰陰濕濕的滴答著,人們所最不意欲地,卻意外地滋潤了含笑。
與孩子在小區裡散步,看見含笑文文羞羞地,我走過湊近聞香,絲絲的甜。
約莫五年前的七月初,我在京都一個人旅行,同樣是旅人最不悅的黃梅天,我卻逆向操作地騎著腳踏車雨中行去,衣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很是頑童地成為京都一道奇幻的風景線,流動的弧!我在鴨川兩岸像流浪漢般地大剌剌躺著,就是這樣與含笑打了照面。
霧雨中的鴨川,少了行人的浮動,我的湊近,含笑便也安慰了!
我是極愛含笑花的,那是我童年記憶裡的孤獨香氣,一個人常在日式宿舍的紅磚牆邊走著,無人的午後,陰雨的黃梅天,只有含笑探出頭來望著我,而我身型小搆不到她,卻也有仰視的幸福。
含笑,似乎總是與濕度相伴的。
我問孩子:「白色的花如何像其他色彩鮮豔的百花們,吸引蝴蝶與蜜蜂呢?」
據說蝴蝶與蜜蜂喜歡靠近色彩鮮豔的花朵,於是,白色系的花朵就演化為帶有濃郁香氣的特性,藉此招蜂引蝶。
孩子聽了我說明之後,也湊過來聞了許久,全驚呼這甜絲絲的香氣。
「我們也要像含笑花學習,即便沒有吸引人的外在,但也能兀自涵養著屬於自己最馥郁的香氣,那就是我們的內在氣質!同樣的,我們也要用眼睛以外的感官知覺,去欣賞別人的內在美麗!」我說。
「媽咪,我學到一課了!不要以貌取人!在眼睛裡最不出色的人,都是那朵含笑花,我要靠近他們用心體會,才能真正知道他們的好,對不對?!」大女兒說。
「哇!媽咪我也是一朵含笑花吧!」小女兒說著。
我們母女三人笑到走路都歪七扭八地捲麻花在一起,真不知道我們在好笑或高興些什麼?
「對呀!我們還得跟含笑花學習,他們看見自己一張素白的臉,不怎麼吸引人,但就是不會跟隔壁的玫瑰阿花借紅色彩筆,或者跟後方的愛麗絲借紫色蠟筆、跟太陽花借黃色廣告顏料,然後在身上隨便亂塗一番!」
我才說完這搞笑的比喻,女兒們又是醉拳般地笑著,走路都是前傾後倒的!
「媽咪,我知道啦!人就是會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不然就是去美容手術,完全沒想到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內在可愛的地方,對不對?」小女兒會心地說。
「媽咪妳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意思,多念一些書,發現自己的內在美麗,我們就是一朵充滿香氣的含笑了!」親身實踐氣質路線的大女兒分享著。
我們都是含笑花啦!
母女三人達成共識後,又是譁笑走著,然後笑到毛毛蟲般蠕動蜷曲在一起,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