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0 21:26:15品瑜

餓飢失頓的安全感

 

 

一直不敢承認,自己是缺乏安全感的,常常陷入一種餓飢失頓(台語有一餐沒一餐的意思)的恐懼,特別是在財務方面。

 

我知道,這是跟童年的創傷記憶有關,一直鬼影幢幢地驚嚇我到今天。

 

從有記憶以來,就知道要看父親的臉色過日子,當是從事汽車鈑金工作,時常大把鈔票用牛皮紙袋進帳的他,卻習慣用突如其來的經濟制裁,讓他有某種操控的權力感,於是,我們總聽見母親哀苦地說:「糟了!又不給菜錢了,這下怎麼過活!」、「完蛋了!你們可千萬不要生病,不然可沒醫藥費呀!」、「你們要乖一點,懂得察言觀色,不然下星期就要繳註冊費了,看怎麼辦才好呀!」

 

母親慣性的焦慮,時不時在生活的間隙碎碎念,便讓我陷入一種莫名的恐慌,無意識地整個人都緊繃起來,總覺得下一秒就要活不下去了,好絕望呀!

 

總覺得活著是一種痛苦,牽拖著一具大而無當的肉體,卻是活生生又血淋淋的活靶,隨時都可以成為攻擊目標似的。

 

小時候,我經常幻想,可不可以有天我會變得都不用吃飯,也無須花錢上學,更不會生病看醫生?這樣,我就不用害怕媽媽明天跟爸爸要不到錢,也不用緊張兮兮又極其屈辱地像乞丐般跟父親討錢,更不用心疼母親縮衣節食與日夜加工了!

 

這樣不吃、不喝、不生病、不念書的我,到底是怎樣的呢?

 

後來,長大一點之後,我才知道死亡上可能的路徑之一,雖然是陰森害怕的,但卻給了我一點點解脫的快樂。

 

死亡,黑色幽默似地給了我一種朦朧的希望。

 

試想過幾種死法,包括捏著鼻子閉氣不呼吸,或者頭套塑膠袋,但最後都因太痛苦而放棄,有次還想到用氫酸鉀,幾次走過青年路上的化學藥劑店,徘徊了很久,最後還是怕被盤查而放棄了,只是,我常常被這樣的死亡準備過程,驚嚇到手心出汗與虛脫。

 

死沒死成,我卻繼續在餓飢失頓的安全感,苟延殘喘地活著。

 

長期,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我已經忘記了肌肉放鬆的滋味,於是,就習慣性地聳肩,好像準備隨時逃跑的樣子,經常夜裡有磨牙習慣,人也是敏感、焦躁與容易感到受傷。

 

這一切身心失衡,近年才慢慢地從閃躲,開始直視面對,但是,這感覺是極其痛楚的,好幾次讓我崩潰痛哭。

 

不容易,卻也是必要的。

 

我還在琢磨如何溫柔地讓自己去面對這一些不堪,慢慢地幫助自己轉化這缺乏安全感的記憶。

 

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