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6 21:53:00品瑜

成雙成對的幸福

 

 

聖經說:凡事都互相效益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感謝MINI媽分享)

 

  讀到MINI媽分享的這段聖經經文,感覺我的存在薄膜,被輕輕地吹開了一點點裂縫,透著一點點乳白的光,曖曖內含。

 

  忽近忽遠的懂。

 

  我觀察道自己越是用腦袋去找答案,那光會忽然啪地消失,在黔驢技窮的無用狀態裡,那光才又柔柔地罩著。

 

  我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聲稱自己已經懂得這句話的意涵,或者瞬間心領神會,卻願意給自己時間在生命的分秒瞬間,以初樸的直受與內觀,讓自己沐浴在光裡。

 

  我目前體會的,這相互效益是超脫物質世間,那些可以眼見的人際度量衡與交換,絕不是我今天對你好,明天就得到回報的短視近利,或者是現在我哀怨容忍一切,明日我便能因為延遲性的享受,而得到加倍償還,相反的,這相互效益應該是人際互動瞬間,微調自己念頭上的刻度,嘗試在念頭最細微處的差異裡,去看見怎樣的轉念,才能讓這互動達到最佳的平衡,與最大利益化。

 

  如果拿我與先生之間的生活小衝突來看,他好像永遠都拿著放大鏡與標尺,盯著我作的家事,彷彿我只能被不斷糾正地努力改進。

 

  過去,我總是哀怨又有點氣憤地心想:成天嫌東嫌西的,你乾脆找個英國管家結婚好了!

 

  只是,我又不太敢挑戰先生的權威,畢竟他是我家的自動提款機,所以我總是勇於認錯,但不一定能改過地像蝸牛般慢慢改進,婚姻十二年才達到他標準的百分之0.001,但是心中積壓的負面能量卻是像鑿到油井一般。

 

  怎麼辦呢?!

 

  我有的朋友會教我,要比我先生強勢一點,比看誰大聲,讓他會怕你,知道老娘大不了就離婚不幹了,讓先生瞧瞧,誰才是婚姻中的老大!誰說了才算!

 

  這一招,我從來沒用過,因為從小的不安全感,讓我對家庭有異常的渴望,也對一份安定的家庭之愛,有著極深的惶恐與依戀。原生家庭教會我的是,討好、卑屈與不斷要求自己,才是餵養自己不安全感的食物。

 

  關於要「對付」先生,我的朋友們永遠有推陳出新的好方法,但我似乎慣性地採取母親的受害者姿態。

 

  這幾年,因為開始從面對死亡,懂得愛自己之後,我開始學始從自己的當下念頭下手,像拆解時鐘般地想看清楚,或許,可以上上油,或者是換個彈簧或齒輪什麼的。

 

  就是在與先生衝突的當下,核對事實的所在。

 

  我以前只有一種僵化的看法:先生這種天才,老是把我看成失敗主義者,所以我作的任何事落在他眼皮底,都是不對的!我實在作人太失敗了!嗚嗚嗚嗚~

 

  但是,當我開始嘗試不同的念頭,也就是將念頭的刻度慢慢微調,許多豐富的可能性,就像是伏流許久的泉湧,輕輕一碰,就噴發了出來!

 

  或許,先生並不是討厭我,而是他也有自己的生命功課,要去處理過於完美卻無法達到的焦慮。

 

  或許,我自身要先處理僵化太久的受害者情結,而不是老用弱者暴力將先生推入加害人的道德困境裡。

 

  或者,這暫態失衡的互動,給予我們的是一份難得機會去重新校準。

 

  也許~~~~~~~~~~~~~

 

  念頭上的刻度微調,給自己打開了「也許」,更讓生命更開闊的可能嘗試出現,就我目前觀察,我的受害者情結少一些,先生在加害者的困境泥沼裡,就能抽開一個腳步,而他能夠善意的施力就多了一些,甚至他也開始尋求幫助,去療癒個性裡的超完美主義與焦慮。

 

  我在想,這也許是互相效益吧!

 

  好像今天拿在自己手上惦量的不再是對方給我的東西,計較得也不再是對方有多少不是,反而是將自己念頭放在秤桿上,慢慢地微調。

 

  這一觀看的轉向,促成了許多積淤的能量流通,原本衝突的雙方,在除了慣性反應之外,都多了許多新鮮的嘗試與功課。

 

  天底下最划算的,不正是這一人吃兩人補的事嗎?

 

  所以,我想分享的是,在每一次人記碰撞的當下,或許就是相互效益」的機會,利用轉念拆解掉兩個人的慣性防衛連鎖反應,而在嘗試的開闊裡,打開彼此去探索自己的空間,如此一來,我們都能在施展拳腳裡,有更多柔性與正向的互動可能。

 

  這是我對這句話的解讀,那是放在我生命裡的一枚小抄,偷偷隨時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