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8 22:44:06品瑜

天命的所在就是(一)



「這些交易員可能認為我過得很悲慘,沒辦法像他們一樣買很多衣服,住在自己的房子裡。…他們可能瞧不起我,但是他們卻好奇,這孩子為什麼這麼開心?我臉上永遠掛著笑容,總是有說不完的笑話。但是在他們眼中,我只不過是擦鞋童。」頁56

對於一個對投資股票興趣缺缺的我,乍看《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這本小說,對我最大的吸引只剩【擦鞋童】與【告白】這「人」與「念頭」的兩個部份,至於【華爾街】倒是成了可有可無的場景。

【誤闖森林的小白兔?】
只是,華爾街理所當然存在的是交易員,而擦鞋童這位看似不相關的人物成為主角穿梭其中,正因空間場景與人物的錯置,也讓一個對於投資理財沒有多大興趣的人,更好奇擦鞋童如何能在華爾街全身而退,或者滅頂,甚至是同流合污。

  我的好奇,有一種對無知小白兔誤闖森林的幸災樂禍期待,以及一種先驗之明的快感,忍不住在自己促狹的念頭裡數落著擦鞋童說:「看吧!那不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去的地方,像我就不會傻到去嚮往那種致富的方法,更不可能去擁抱股票大做發財夢。」

人與地的錯位,在我們被制約的念頭裡,出現的總是一種兩相抗衡、勝敗既出的一翻兩瞪眼結果,若不是擦鞋童完全被華爾街所馴化與同流合污,或者徹底被打敗與邊緣化,就是擦鞋童人定勝天地反轉華爾街的既定生態,只是,通常形勢比人強地,我們會流於刻板印象地認定擦鞋童就是落敗的一方。

  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在看完了整本書之後,自己驚訝地發現這是一本無關發財夢想、投資報酬與狗仔偷窺快感的作品,相反的,卻是在節奏緊湊、爾虞我詐驚險的情節裡,隱伏著另一種生命態度與處事哲學,透過擦鞋童最樸拙與未經馴化的視野,引領讀者反思自我僵化的概念、被主流價值所框架的生活型態,以及利益交換的人我關係。

【存在的荒謬】
  事實上,不管我們以何種社會身分存於物質世界之中,我們跟華爾街這位擦鞋童都面臨著相同的存在命題,那就是人、時、地的相對關係,以及三者之間的動力平衡,並且得處理生命的荒謬性:知與不知、願與不願、為與不為。
  
  當下的時點裡,我自己究竟是誰呢?我跟周遭大環境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我與身旁的人進行什麼樣的互動呢?我到底知不知道自成一格的生態實況呢?我願不願意活出自己呢?我能不能發展出特有的生存姿態呢?

  如果我們對自己夠誠實的話,我們不得不承認生活裡反覆上演的情緒事件,幾乎是圍繞在生存的荒謬性,以及人、時、地三者的動態上,不管是亢奮追逐、感懷傷世、驕傲志滿,或者是困頓惆悵與茫然失序,我們都應該追本溯源地進行自我探索的歷程,而不只是以外在表象的短中長期目標,像驢子前方的那根紅蘿蔔一般地誘使自己埋頭地走著。

  於是,《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這本小說,利用最極端的人、時、地反差,突破我們的知覺慣性,引領我們經歷一場不同的生命經驗,給予我們的也就是一份在生命僵局之中反轉的勇氣與能量。

  知、願、為,就是閱讀之後的一項生命嘗試,但我們卻不可能因此而失去什麼,因為生命本來就是一種冒險!

  誠如擦鞋童在自序裡所言:「這本書的宗旨,就是大家不一定都一樣。很多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大好機會。」頁13,而華爾街的擦鞋童究竟如何善用機會活出什麼不一樣的生命格局呢?
  
東觀文化 2008-05-08 17:48:58

你好,
不知道你有收到敝公司寄的信件嗎?
麻煩你回覆信件,多謝。

東觀文化 行銷企劃 劉小姐
tel:02-2700-2375ext13

漫步人間 2008-04-29 14:24:10

『對於一個對投資股票興趣缺缺的我,乍看《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這本小說,對我最大的吸引只剩【擦鞋童】與【告白】這「人」與「念頭」的兩個部份,至於【華爾街】倒是成了可有可無的場景。』

還沒看完全文,我就先看到有趣的潛意識遮蓋,姊姊啊!你跟錢有什麼仇恨啊? (拍謝,我竟邊打字邊笑.....)

版主回應
哈!我跟錢沒有仇恨啦,就是把這撈錢的工作推給先生去做喔!
最近我們考慮在上海買房子,沒向到看了幾本上海房地產的書,老天!無字天書!號稱天資聰穎的我有看沒有懂耶!

真的,數字我是一點也沒輒啦!

至於前跟我有沒有仇喔~
哈!我希望夠用就好啦!再多錢我也不想要,因為我又不買昂貴的東西,我只想過日子啦!
2008-04-29 14: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