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8 20:18:01品瑜

詞心.慈心



你不一定要作詞人,卻必須培養一顆溫柔敦厚、婉轉細膩的詞心。對人間世相,定能別有會心,另見境界。正如你不必是一個宗教信徒,卻必須有一顆虔誠、懇摯的心,才能多多體驗人情,觀察物態。
—夏承燾,《詞人之舟》琦君著,頁16,純文學出版社。

  琦君,一直是我很鍾意的作者之一,特別在戒嚴的肅殺年代裡,她作品裡的人物沒有大是大非,卻逐一細數著小人物的自我困頓、彼此為難與相互的折磨,這一切的交纏都沒有反共抗俄那麼明顯的標的,卻又是在生活的每一個部自覺的踉蹌裡,反覆重演。

  國中、高中共六年,我幾乎在她敦厚的生命觀察裡,度過最敏感躁動的青春期,直到解嚴那年,我也上了大學,台灣一時的百家爭鳴、標新立異,甚至是譁眾取寵的極端,讓我一時障壁了耳目,才慢慢淡忘了這如水的溫潤。

  近幾年,琦君的作品因為《橘子紅了》的電視劇走紅,再度受到許多讀者的喜愛,甚至是重溫回味,而我的確也記憶起這份厚實的溫馨,再次細讀她的作品,有如捧上一顆飽實無華的饅頭,總是要細嚼在口,那份柔和生命汁液的甘甜,才會慢慢釋放。

  台灣解嚴已經過了20個年頭,但是,我們除了更敢於口頭上的譏辯與攻訐之外,在思維的向度上似乎更趨於一言堂與基本教義,只要他人無法落入自己的道德標尺與價值準則裡,馬上編派對方,並推陳出新地為對方貼上一張張的概念標籤。
  
  於此,琦君對人的溫柔與敦厚,更讓人感受到一種人性的反差,也不免讓人自省著,究竟她本人是承受了哪些教育,才能在主流的防衛與攻擊之外,還能有一份細膩的人性觀察?

  終於在這本《詞人之舟》裡,讀到琦君謹記恩師對於她的詞心教誨,這方才明瞭她果然系出名門,有如此溫厚的老師,怎能沒有一份柔軟的心呢?

  我常自問,自己是否缺少了這份中國傳統讀書人的殷實與忠厚,以至於我的觀察與落筆,經常也有二元價值對立的鐵條橫梗,不僅障壁了對於人性的細微觀看,也在文字之間多了份血腥與肅殺之氣?

  現代,究竟意味的是什麼呢?難道是殺人更不見血的高超伎倆?還是高度克制優雅的放冷箭呢?

  文明,到底又隱含了何種意涵?莫非是不負責言論的輿論殺人?或者高舉言論自由的言語暴力?

  自詡為現代文明人,似乎毀犯的正是上述的種種自我質疑,甚至是某種程度上的變本加厲,終至寡廉鮮恥地毫無覺知。

  琦君恩師的這段啟悟,於我,無異是暮鼓晨鐘,敲醒了我許多傲慢的水泥封層,祝福我的,就是在每一起心動念裡的溫柔回歸。

  詞心,正是愛己愛人的慈心,若是缺乏這麼一點人性,怎還膽敢擅用文字的點滴呢?
  
某某某 2008-09-14 14:29:31

真的寫的很棒!!謝謝你的分享!!

野生綿羊 2008-02-11 11:46:50

ㄟ兜@@&quot我老爸最近老把橘子紅了掛在嘴上,一開始我聽不懂,老媽才跟我解釋說老爸在開玩笑地暗示老媽幫他找小老婆。起因是我們這群翅膀長硬的小孩不太理他,老爸便吵著老媽要再生一個,老媽叫老爸自己想辦法,老爸就說橘子紅了(因為裡面似乎有妻子替丈夫找妾的情結),可愛的老媽回說:橘子爛了也不關我的事!

(抱歉,破壞京都子的氣質文學分享>&quot<)

版主回應
好好玩喔!
你家真是有趣,文學裡有生活,生活中見搞笑!
2008-02-11 12:14:27
Rosita 2008-02-10 06:30:40

嗯嗯
拍拍手
贊!!
現在的社會就是缺少詞心之人
詞心=慈心 ^_^

版主回應
所以我們就這樣馴服自己吧!
雖然沒上過琦君老師這位浙東大詞人的課,但雖不能之也心嚮往之呀!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2008-02-10 0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