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8 06:24:54品瑜

另一種月矇矓鳥矇矓



  小時後對於過年的印象,幾乎是在瓊瑤的愛情電影裡度過,即便當時年幼的自己並不懂得劇中的浪漫劇情推演,但是,我喜歡的是看著瓊瑤電影的母親,有著另一份女性的樣貌,這是全然有別於她平日悲哀愁苦的模樣。

  由於父親是獨子,而我的祖父母又過世得早,所以過年的那幾天,母親大多是帶著我們姊弟三人回到舅舅家,跟阿姨、舅舅們一起過年,大家除了吃吃喝喝、打打鬧鬧之外,最令人感到興奮的,就是眾女眷們拖著一大群吵鬧的孩子,走進黑鴉鴉的電影院,觀賞一年才有一次的瓊瑤愛情大戲。

  「月朦朧鳥朦朧」、「一顆紅豆」、「我是一片雲」、「燕兒在林梢」…等等,一部部畫面好、燈光美、氣氛佳的愛情電影,伴著我一年又一年地長大,只是,許多對於人世的疑惑,也與時增長的。

  其實,我早已不記得電影的內容,至於留在腦海裡的斷簡殘篇,也都只是女主角的美麗剪影,但是我最清楚的畫面,竟是停格在自己側身望著母親專注的神情。

  一位才八、九歲的孩子,已經懂得發現母親的另一種女性樣貌,那是在生活困頓與家庭暴力之外,還僅存的一絲絲少女夢幻吧。

  漆黑電影院裡,讓我好奇的不是電影裡的愛恨情仇,而是我身邊母親的面容風景,當時的自己只能發現母親那有別以往的少女神情,卻始終弄不清楚,母親在電影裡找到了什麼樣的桃花源?

  進行瓊瑤電影的朝聖儀式,一直持續到我念國中時,也成為我過年最鮮明的記憶,因為我喜歡看著瓊瑤電影的母親,有一份難得的放鬆,還有對愛情的一點點的粉色的幻夢,那種映樣是好的,讓年幼的我願意相信,生命與愛情還是能夾縫中求生存的。

  至今想起,忽然懂自己為什麼當年對瓊瑤電影,有一點點好感,即便念了大眾傳播與文化批判理論之後,對於這類型電影有所不齒,但是,童年某種儀式性行為,讓我瞥見了母親的另一種樣貌,那也是一份幸福,是在言語名相與價值批判之外的美好,因為看見,心還是有隨時如新的可能。

  我在年裡,看瓊瑤電影,卻也看見母親的另一種幸福。

上一篇:19年前的今天

下一篇:過年.裹年

野生綿羊 2008-02-11 10:35:45

記得曾問過美國朋友為何老愛聽5,60年代的音樂,即便理性分析起來已是落伍老套的歌曲,他的回答是那些歌曲令他想起童年,想起自己已逝去的懵懂青春,我這才突然發覺自己其實也在做著相同的事而不自覺。

版主回應
哈!
所以回憶永遠有市場!
2008-02-11 10:41:12
野生綿羊 2008-02-11 10:35:35

作品本身到最後似乎已經不是重點。

版主回應
作者已死的閱讀主權 2008-02-11 10:41:49
Rosita 2008-02-08 11:44:40

哈哈哈
這兩天無聊還正彈著這首歌呢!!

版主回應
看吧!
我自己哼哼唱唱就是這首歌,我家人都快被我疲勞轟炸地四處亂竄了!
2008-02-08 1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