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7 21:33:26京都子

三隻小豬吃豬鼻子新解



  三隻小豬吃豬鼻子,新解:自食其果的死黨!

  星期天與好友吃飯,我們是自學校時期的同夥,惡名昭彰,大概教授也視我們為反動份子,過去,我們是四人堅強組合,只不過中年的失落,其中的一位閩善意等待他的自我誠實面對。

  其中一位是孩子的乾媽,我們為他即將的義大利遊學之行餞別,由向來有好鼻師才能的她選擇這家北京涮羊肉火鍋店,算是為大夥的胃,存點溫暖的墊底。

  行前,我還得費心地為孩子解釋,中午餐飲的內容,其實這老北京的飲食,我自己也沒吃過,只是閱讀過鍾曉陽的《停車暫借問》,其中一段是爽然表哥、未婚妻與寧靜,三人在紫銅火鍋蒸騰裡的翻攪愛情,有種虛擬的替代參與。

  我發揮最佳改編故事的才能,為午餐內容做了最大的附加價值,否則我家Rebecca口味挑得很,完全是傳承德國人的安全飲食法:不熟悉的不吃,實在很難說服她在一只蒸騰的紫銅火鍋前用餐。

  「你知道嗎?中午這火鍋餐來頭可大,就叫『豬鼻子』呢!不僅豬鼻子會冒出熱氣,還會噴發火星子喔!」我天花亂墜地形容著,誰知道我自己也沒看過呢!

  小妞們睜著圓溜大眼,看我誇張的肢體語言,興味全被引動了出來,粉嫩舌頭還向外垂涎著。

  來到餐館,孩子們一見著端出來的紫銅火鍋,興奮地直喊:「豬鼻子!」,惹得在場不知情人士面面相覷,霎時,我怪不好意思的,全盤招供我的創造附加價值伎倆。

  「沒辦法!要提高孩子對新奇口味的興趣,我得編派故事來提高附加價值,有時還真是玩過了火,食物的核心價值都被遮掩住了呢!」我打哈哈地回應著。

  孩子們儼然是抱著遊戲的心情來玩「豬鼻子」,整場餐會下來,果然也是玩樂勝過食物本身。

  用餐後,孩子趁著我們在聊天的時刻,竟拿出事先預備好的紙筆,Rebecca就信筆畫了張三隻小豬吃豬鼻子的畫。

  「怎麼把我們三個人都畫成豬了呢?」乾媽問道。

  我心想,總不能因為吃了「豬鼻子」,就通通變成小豬了吧!

  「因為那火鍋叫豬鼻子,所以你們三個人都可以變成可愛的小豬,這樣畫面看起來比較協調!」Rebecca理所當然地說著。

  大家都笑了!

  我們三人,變成三隻小豬吃豬鼻子,這趣味不就是自食其果的死黨嗎?

上一篇:模仿,因為愛

下一篇:我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