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8 11:37:45京都子
親情,也需翻譯
午餐時分,婆婆忽然聊起Rebecca的一件小事。
Rebecca快兩歲時,我在Erlangern生下了Isabella,那時我母親從台灣過來探望,而婆婆也特別從南部趕來看小孫子。
一日,Rebecca夾在奶奶與外婆的中間坐著,日常地跟台灣的外婆聊了一會兒,馬上轉身跟奶奶說:「奶奶,你別擔心,等我跟台灣的外婆聊完之後,我再解釋給你聽,讓你知道我們說了些什麼。」
果然,不出一會兒,孩子就在兩位語言不通的老人家之間,開始擔任起即席翻譯的工作。
婆婆說,當時她覺得這孩子真有同理心,知道奶奶完全聽不懂,會體貼地幫她翻譯,「Rebecca總是那麼精確地知道別人的心思,並在人家開口要求之前,就已經妥貼地打理完畢」。
我安慰地笑了,直覺這孩子的細密心思與體貼的溫柔,或許是在她的語言優勢之外,更能幫助她勝任翻譯工作的重要因素吧!
「只是,這麼小的孩子,腦袋裡怎麼會有翻譯的概念呢?」我當下不禁問自己。
雖說言語翻譯,不過是名相的轉換,但是最可貴的莫過於翻譯者直心感受訊息所在,以及兩造的求知情切,於是,慧心巧思地變起語言文字的魔法術,讓情感得以百變不離其意地傳遞,來來往往地漸增了解。
親情,也需要翻譯,只是文字之外,更加有心。
不只語言不同的翻譯.
還有眼神的翻譯.
口氣強弱的翻譯.
Rebecca的主動翻譯..是源自於母親的身教吧...
我想是吧
孩子比較成熟
總能同理地設想別人的需要與處境 2007-09-11 14: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