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31 22:50:33京都子

貪婪是自設的網—兒童繪本《西雅圖酋長的宣言》



這星期與孩子一同觀賞卡通《風中奇緣》,孩子很不解,故事裡的英國人怎麼如此殘暴與愚蠢呢?

  「這些可怕的事真的發生過嗎?我實在太震驚了!」Rebecca悲傷地望著我,彷彿希望我告訴他,這人類文明史上最血腥與可恥的一頁,未曾真正發生,而且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是的,這個故事的確發生過,而且即便到今天,美洲大陸還是持續著最愚蠢的歧視與欺壓,其實,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有不懂得反思的心,就會有這種暴力發生。」我也很哀痛,卻又不得不據實以告。

  最暴力血腥的起心動念,往往發生在自稱文明的人類身上。

  我到圖書館找了一些關於印地安原住民的兒童繪本書籍,希望與孩子分享一種最深沉的人類省思。

  《西雅圖酋長的宣言》是由一位西北印地安部落的酋長所寫下來,或者公開演說的講稿,主要是在1850年回應美國政府乘人之危,利用印地安人戰敗疲憊的艱難時機,強行要買下他們生存千年的土地。

  這個近兩百年前的宣言,於今聽來,都像是對我們這些自詡為文明的人,以及高度科技發展的社會,哀憫地重重嘆著一口氣。

  兩百年前的暮鼓晨鐘,我們卻蒙昧、驕矜地反其道而行,並自食惡果,人類自相殘殺、氣候暖化、環境污染、物種消失…,我們的無明是否說明了以「文明」作為虛飾自我的概念,羞辱的只是我們自己的覺知?

  我為Rebecca輕輕地唸出這兩百年前的生命智慧,並且在呈現印地安原住民與自然互融共生的插圖裡,神入那一方西方文明永遠走不到的深邃。

「你們怎麼能買賣天空?你們怎麼能擁有風和雨?」

  這一句點出了文明造作的「量化」機制,凡事都能簡化成一個數字,人們在買與賣的無意識行為裡,滿足所有的虛榮。我們真能以無生命的金錢,去購買想要佔有的一切,或者我們不過在繁瑣的交換機制裡,最終出賣自己的靈魂?

「每一根松針,每一片沙灘海岸,樹林深處的霧氣,遼闊的草原和嗡嗡鳴響的昆蟲。這一切,在我們族人的記憶裡,都聖潔無比。」

  我們何嘗仔細看過一根不起眼的松針,仔細聞著那忍冬的香氣?唸到這裡,孩子跟我交換了一記會心的眼神,是的,才在四月的某日午后,我們母女在森林裡漫步,撿拾著掉落的松針,以指尖撫觸那麟片,以手溫揉捻著鬱鬱的香氣。

  樹林深處的霧氣…,多美的生命意境,俱足的幸福,我們隨時都能緣視,只是,我們的心眼是否展開?

「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大自然也在我們的生命裡。」

  天人合一,印地安人感受樹液在枝幹裡流動,如同血液在身體裡竄流,而原野的花朵也是所有人的姐妹,熊、鹿和老鷹都是兄弟,山峰、草原和初生野馬都是一家人,一即一切,互即互入的無有分別,讓天地有情得以共生共榮。

  只是妄尊自大的人類,似乎忘了自己所從何出,更遑論會記憶起該向何去,我們以各種人為概念與價值,作為自我牢籠的隔板,1/2、1/4、1/8、1/16、1/32、1/64、1/128…,等比級數地緊縮自己的視野與空間,當然,只有落入只看得見自己的囚徒窄視。

「清澈的湖面上每一幅朦朧般的倒影,都訴說著我們族人生命的記憶。」

  插圖裡,是兩個印地安人划著獨木舟,行過霧氣氤漫的河流,水面上白蓮朵朵,浮現兩張模糊的印地安先人靜肅的面容。真美?

  只是,即便行過自然曠野,親炙深潭明湖,我們真能看見嗎?

  我們能忍受朦朧的意象嗎?在模糊之中,我們仍有想像悠遠的空間嗎?我們能憶起千萬年以來,一份無盡燈的覺知傳遞嗎?

  眼見為實的現代社會,畫素位元代表著唯一的影像價值,視覺的貪婪追逐,已經將我們的感官視覺嚴重退化,所有留白與若有似無,都被我們弱視地視而不見。

  我們太執著於肉眼看得見的物質世界,於是自絕於一種腦海印象的浮現,或者印心似的言語道斷,我們與過去的豐厚絕緣,也跟未知的久遠告別,自困於五色令人盲的瑣碎幻影裡。

「空氣非常寶貴,它支持所有的生命,並賦與他們靈魂。我在風中吸進第一口氣,也在風中吐出最後一次嘆息。」

  天可憐見,兩百年前的酋長,耳提面命地希望所有人都能愛惜那無色、無臭、無味的空氣,任誰都能享受那生命的清新。於今,我們的任性妄為與愚蠢,造成人類的呼吸系統疾病,這才認知到原來我們的無知,將取之不絕的自然空氣,轉變成一種稀有財,而且漸次消失中。

「大地不是我們的財產。我們都是大地的子民。」

  聽見了嗎?現代人類的眼裡,只有掠奪、佔有的疆界,我們只是一心想要滿足心理的某種匱乏,卻忘了讓自己真實生活在那片土地,一份生根的連動與共感。

「大地是我們的母親,發生在大地上的一切也將發生在大地的兒女身上。」

  插圖呈現的是一群被白人感到山之涯水之顛的印地安原住民,沉痛地望著被白人大肆砍伐破壞的森林。

  報應!我們的確感受到了,地球暖化、二氧化碳排放、臭氧效應,物種漸次地消失,我們開始承受自作自受的惡業,但我們可曾覺察、懺悔與亡羊補牢?

「奔馳的野馬和自然的狩獵都不存在時,會怎麼樣?那時,我們不再有真正的生命,我們只能生存而已。」

  這不正是今日人類社會的寫照,在地球滅絕的陰影下,懷憂恐懼地勉力生存,我們只能淪落到最低等的保命,就像螻蟻苟活,怎能感受生命相續的美好與恩寵?何來覺察輪迴的生命功課與精進?

「不是我們織出生命的網,我們只是其中的一條線。」

  廓然無聖。滄海之一粟,我們豈能妄想造作地要翻天覆地呢?

「用心珍藏這土地的記憶,使它永不褪色。為你們的子子孫孫保守好這土地、空氣和河流,請像我們一樣好好愛它。」

  掠奪印地安原住民土的白人,做到了嗎?美國造成的汙染與軍事暴力,以及藐視京都協議的粗暴,不僅傷害、踐踏了那片強取豪奪的土地,也將汙染外銷,染污了世界的各個角落,能不慚愧嗎?

  美國以外的其他人呢?

  孩子央求我反覆朗誦著宣言,眼眶泛紅地傷感著…,「媽咪,我真的很悲傷,我不知道我們人類究竟要走到哪裡去?」

  我摟著她,在耳邊輕聲地說著,「孩子,別怕!我們都是世界的一部分,當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進行一些生命的反思,以及自身的環保實踐時,我們就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就像印地安酋長所說的:『我們對生命之網所做的一切,都會回到我們自己身上。』」

  覺知,就有希望;實踐,帶來夢想。與孩子共讀這本《西雅圖酋長的宣言》,讓我在兩百年前的純淨心靈與深邃的智慧裡,重新看到自己於世的位置,以及所從、所往的瞭然。

  對生命的睿智與熱情,是沒有時、空象限的,讓我們先放下文明的假面,和孩子一起分享這曠野的聲音,也許,我們會看見那肉眼不可見的開闊,領受那無可名之的恩寵與祝福。

  《西雅圖酋長的宣言》,一份人類寶貴的心靈資產,獻給所有對生命有夢與愛的人。

《西雅圖酋長的宣言》西雅圖酋長文,蘇珊.傑佛斯圖,台灣麥克公司。
  

Jenny Wu. 2007-06-07 01:12:43

我也很喜歡這篇文章,是篇肯切並且有尊嚴的宣言,看得出他們(印地安人)希望白人(美國人)能好好愛惜他們世代珍惜的大地,那種愛很深刻,很無私,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的睿智酋長。

裕文 2007-06-01 00:25:58

對生命的睿智與熱情,是沒有時、空象限的,讓我們先放下文明的假面,和孩子一起分享這曠野的聲音,也許,我們會看見那肉眼不可見的開闊,領受那無可名之的恩寵與祝福。

寫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