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0 20:16:52京都子
我們可以給孩子什麼?
世智辯聰,真的可以讓孩子的未來更順遂?或者,有一種加法之外的給予,那是一份視野,以及觀察事物的方法。
社區一位媽媽參與登山活動時跟我閒聊提起,說我似乎是很努力地栽培兩個女兒,因為我總是帶著他們四處旅遊,參與各種生態、社區活動。我笑一笑回答她,我不知道自己能給孩子什麼,但很願意與她一起探索觀察人生的角度。
旅遊京都,並不只是為了增廣見聞,而是在那千年繁華的氛圍裡,在靜默中尋找一份觀看美的角度。
孩子在京都的枯山水庭院裡,閉目、沉思,或者拿起畫筆描繪她與景物共感的意境,甚至與天外飛來原木地板上憩息的小蟲,對話。
投入生態環保活動,我們一起學習的也是從蹲下身、手上做的角度,去體會自己與土地之間的連結,無關乎概念的呼喊、分別的語言,只是用私密的情感去覺知,那份生命所從出的感恩。
穿梭社區活動中,我們共同觀看那人情的交織,在感恩鄉土之後的付出,去引動我們的生命連結感,無須較量、評比,我們始終都是被大愛所眷顧的幸運。
說栽培太沉重!
毋寧說是陪孩子嘗試用不同的角度觀看,在一片積非成是的概念世界裡,找到一份靜默的力量。
在量化價值之外,還有一份開闊的無物。